城市扩容,再有新动向。
近期,广东佛山发布行政变更公告,肇庆市高要区 9 个行政村,划归佛山市高明区管辖。
区划微调,主要出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需要,新机场位于两市交界处。
这意味着,新机场遥遥在望,离全面落地只有一步之遥。
继西安、成都之后,佛山成为又一个因机场建设而扩容的超大特大城市。
" 广州第二机场 ",为何促成佛山微调扩容?
珠三角枢纽机场,在坊间被称为 " 广州第二机场 ",设计总吞吐量 3000 万人次,去年底已获立项批复。
虽以 " 广州第二机场 " 为定位,但选址不在广州,而是佛山高明区与肇庆高要区交界地,距离广州 80 公里左右。

这与上海第三机场选址南通、惠州机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一样,都是都市圈同城化的体现。
" 广州第二机场为何不在广州 " 已有答案。
新的问题是,新机场建设,为何助力佛山扩容?
这要从选址说起。考虑到区位、空域等条件,新机场选址在佛肇两市交界之地。
如果只是普通机场,两市完全可以协调共建,安徽芜湖宣城机场、江苏扬州泰州机场就是 " 双地级市机场 " 的典范。
然而,珠三角枢纽机场并非普通的支线机场,而是以 4E 级为定位,与上海虹桥机场相当。

在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中,珠三角枢纽机场与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并列,位列四大国际机场。
这里不只是单纯的机场,而是集机场、高铁、城际、快线为一体的超级枢纽,发挥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因此,通过行政区划微调,打破行政壁垒,以统一规划促进机场一体化建设,就成了必然。
当然,所谓佛山扩容,只是简单的区划微调,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扩张。
真正借助机场建设扩张的,是成都和西安。
过去 10 多年,全国共有 5 大省会完成合并式扩张:合肥、西安、成都、济南、长春,其中两个与机场有关。

2016 年,因成都第二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管理需要,原本由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正式划归成都。
这次调整,为成都带来 2200 多平方公里土地、140 多万常住人口,不仅为 " 强省会 " 添砖加瓦,也为成渝 " 双城记 " 打开更大空间。
跻身省城后,简阳先后获批临空经济区、跻身东部新区,成为成都 " 东进 " 的桥头堡,在成渝得享左右逢源之利。

行政区位之变带动经济之变。2024 年,简阳全域 GDP 增长到 862.8 亿元,与自己原来的 " 老上级 " ——地级简阳市,只有一步之遥。
比成都更早一步的是西安。
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通以来," 西安合并咸阳 " 之说一直广为流传。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身为大西北唯一的 4F 级机场,名为西安,却建在咸阳市境内,因此以两个地级市作为共同命名。
长期以来,机场区划一直相对模糊。
随着 2016 年西咸新区划归西安代管、2017 年西咸新区直管区由西安全面管理,地处其间的机场,行政归属最终尘埃落定。

凡事都有两面性。成功合并西咸新区直管区,但西安合并更大的咸阳,却迟迟未能落地。
今年初,国务院批复西安 2035 总体规划,提出 " 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 "。
这意味着,传闻多年的西安合并咸阳之说正在烟消云散,而立足两市协作的西咸一体化成为新的选择。
城市扩容,是否再次开闸?
过去,成都、西安合并周边县市,无论有没有机场因素,都属于名副其实的外延式扩张。
如今,佛山将肇庆个别村落纳入行政区划,只是基于机场建设的微调,难以谈得上真正的城市扩张。

从大环境来看,自 2020 年长春合并公主岭之后,超大特大城市的扩张之门,一直都没有再度开启。
就连撤县设市、撤县设区等传统的内涵式扩张,也一直搁浅。
最近,只有重庆通过撤销两区、三区合一,将两江新区从 " 经济功能区 " 转为 " 行政区 "。
其中的原因,在最近最高层级的城市工作会议上,已给出答案:
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 两个转向 ",标志着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成为过去式。
坊间传言已久的深莞惠合并、武汉鄂州合并、潮汕三市合并、宁波舟山合并 …… 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反,在新的经济、人口格局下,部分收缩型市县的撤并调整,反而更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