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马H1是悍马汽车系列品牌中最为经典的车型。其车身大量采用铝合金、钢材及玻璃钢材料,这种组合旨在不平坦道路上保持极高的稳定性。尽管搭载了6,500cc的大容积发动机,但其油耗相对较低。通用动力设计的V形八汽缸6.5公升柴油引擎,能够输出170匹马力和40.1kgm的惊人扭力。
研发 美国军部于七十年代末期,基于越南战争的实际经验,认识到需要一款新一代的轻型多用途军车。军方对这款军车的要求是具备高机动性、多用途性,并且是轮式(非履带式)车辆,其英文简称即为HMMWV(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 Wheeled Vehicle)。 美国国防部对其所用机械设备素来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经过长达八年的全面测试,最终在八十年代末期,正式授予其“M”字编号,将其纳入军方制式装备并分发至各部队。军方对“Hummer”的要求包括至少十二年的服役期,并且需要从同一通用车架衍生出多达十五款不同用途的车身,其中包括救护车、运兵车、反坦克导弹车等,由此可见Hummer的功能泛用性之强。如今,它已被民间收藏者视为珍品。
特点 A.M.General公司于1992年正式面向公众发售民用版车型。民用版在车厢舒适性方面得到了极大增强,而其他部分,如车架、悬挂系统等,则与军用版完全一致,以确保其卓越性能得以保留。
Hummer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油耗方面,尽管Hummer拥有6,500cc的容积设计,但实际并不“耗油”,每公里仅需0.16公升柴油,大约花费400元即可加满Hummer的油箱。 其宽敞的车厢仅能容纳四人,主要原因在于车厢中间部分内置了引擎及变速器。
车身 车身广泛采用铝合金、钢材和玻璃钢材料,秉承高钢性和低重量的核心原则,车身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灵活组合。其车身设计采用低重心、阔轮距的理念,主要作用是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保持极高的稳定性。 车身底部安装了铝合金防护板,不仅保护车身下部免受沙石损害,也能有效防止从车身底部开始的锈蚀,这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这类潮湿气候地区尤为合适。 车身大致可分为四门硬顶尾斗、四门软顶尾斗、四门软顶软门尾斗、四门客货两用密斗、两门长尾斗、两门特大车厢尾斗等六种款式。
引擎 通用动力设计的V形八汽缸6.5公升柴油引擎,能输出170匹马力和401N.m/1700rpm的最大扭矩。还有6.5公升涡轮增压柴油引擎可选,能爆发190匹马力和更高的53.3kgm扭力,其拖曳能力超过四吨。 两款引擎均采用电子喷注式设计,能提供稳定且流畅的动力输出。尽管引擎容积达到6.5公升,但其耗油量却很低,每公里仅需0.16公升柴油。
车架 Hummer最引以为傲的是其独特的车架设计。100mm的宽阔轮距确保了车身在任何路面上都能保持稳定。高达410mm的离地间隙,使其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崎岖路面,如履平地。 四轮独立避震系统,足以承受从50米高处下落的撞击力,其高钢性车架设计能获得美国军部青睐绝非偶然。
保养简易性:由于Hummer最初是军用车辆,军方对其保养简易性要求极高。全车电子部分极少,减少了在恶劣环境下可能受到的影响。
Hummer还拥有以下多项独特性能:
爬坡度高达60%,横向倾侧度达40%。接近角为72度,离去角为37.5度,这两项数据在所有四轮驱动越野车中堪称冠军。 还配备了中央控制车轮充、放气系统,当地面失去摩擦力或路面异常崎岖时,可在车厢内调节并放出过量胎气,使车轮呈扁平状,从而增加附着力并减少车厢震荡。其性能相对于同类型车型来说十分优越。 独特的四轮动力平均分布装置。通常,任何四轮驱动越野车在有一个车轮离地或空转时,由于差速作用,其他车轮会失去动力。Hummer的差速系统能完全消除这种情况,通过其油压系统,采用制动--加油形式,便能将动力平均分布到四个车轮上。只要有一个车轮接触地面,其产生的动力就足以将车辆推离困境,再结合备有的线控绞盘</a],在任何路况下都无所畏惧。 偏心同轴齿轮系统,能将扭矩在车轮轴心处放大近两倍,其出色的爬坡性能可见一斑。 Hummer在车胎穿破的情况下,仍能以48km/h的速度行驶50公里。 得益于其独特的机械设计和极高的离地间隙,Hummer能够安全穿越760mm深的水域,在河流和沿江地区可以轻松行驶。
标准配置 其标准配置丰富,包括牵引控制、方向调节、转速表、AM/FM收音机、电动车窗、动力转向、电动加热倒车镜、中央门锁、雾灯、后除雾镜、防盗装置、ABS刹车系统、副驾驶座安全气囊、驾驶座安全气囊、CTIS中央轮胎充气系统、小型储物箱、Run–Flat功能、卤素大灯、电动门锁、高靠车斗式座椅、无逆流通风设备以及辅助油箱。
历史 提及悍马</a],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体型庞大、价格昂贵!这的确符合事实,毕竟悍马始终属于少数人的座驾,尤其是世界各地明星的宠儿。 悍马绝非那些文弱书生用来撑场面的车型。世界上有一群极具个性的人选择它——网球名将安德鲁·阿加西、身材魁梧的“终结者”阿诺·施瓦辛格、NBA巨星克里夫·罗宾逊、拳坛老将福尔曼,以及更为凶悍的迈克·泰森,他甚至拥有6辆悍马……。 悍马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和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探寻悍马H1的来龙去脉。
说到悍马</a],就不能不提到美国的悍马汽车公司。这里的AMG并非指奔驰的御用改装品牌AMG,而是生产悍马的美国AMG公司,其全称为AMGENERAL。
美国AMG公司因生产悍马(Hummer)而闻名世界。而AMG公司的前身实际上是一家自行车制造商——乌特(Utt),他于1903年成立了越野汽车部。 1908年,约翰·威利(John Willys)收购了越野汽车部,并于1912年成立了威利斯-越野(Willys-Overland)汽车公司,生产威利斯汽车,对于喜爱越野车的人来说,威利斯应该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0年7月11日,美国军方向135家企业发出了研制一种轻型侦察车的招标书,条件极为苛刻且时间紧迫。 其中有福特等三家公司投标,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其产品即最早期的吉普WillysMA。后来,美国军方综合了三家企业产品的优点,以WillysMA为基础,委托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重新进行标准化设计,这款标准化车型便是WillysMB。 直至二战结束,威利斯公司生产了接近36万辆WillysMB JEEP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甚至在中国国内也能见到威利斯的身影。
1953年,商人凯赛(Kaiser)收购了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凯赛-吉普公司。1970年,美国汽车公司(American Motors Corporation)收购了凯赛-吉普公司,之后又改名为吉普公司,最终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兼并。 该公司当时下设商务汽车部和政务汽车部两个独立部门。1971年,政务汽车部成为美国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悍马汽车公司(AM General)。
1980年后,AMG开始承接美国军方军车的设计任务;并设计出名为Hmmwv(即悍马的前身)的越野军用车,其开发过程仅用了短短的11个月。 1983年,美国LTV公司从美国汽车公司手中收购了AMG汽车公司。1992年,AMG 又转入Renco集团旗下。同年,AMG推出了Hmmwv的民用车型Hummer!即悍马越野车,因其卓越的性能,被美国业界内外人士誉为“越野之王”。
详情 1991年2月28日,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波斯语 Gulf War)正式结束后,HMMWV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赢得了美国民众的广泛喜爱。 自此,各界爱好者询问的电话不断涌向AM General公司,这也促使AM General开始考虑推出民用版HMMWV的可能性。1992年,民用版HMMWV开始销售,并正式定名为HUMMER。 美国电影明星、时任(2010年任期结束)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Arnold Alois Schwarzenegger)成为首位拥有该车的人士。 此后,众多知名人士纷纷指名购买此车,掀起了一股hummer流行的热潮。 悍马H1继承了Hmmwv的外观,造型威猛强悍。它并非为普通民用设计,而是为了满足美国军队的严苛要求而诞生。 军队要求汽车在近乎满负荷的使用条件下,使用寿命需长达12年。 其具备前所未有的动力性能、操纵性能及耐久性能,能够适应各种特殊路面,行驶在许多运动型车辆无法通行的道路,被业界誉为“越野车王”。 它具有高离地间隙,大角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车体宽阔,重心低,配备V8柴油机,全时四轮驱动,独立悬挂,动力转向等。 还配备中央轮胎充气系统,驾驶者可以调整轮胎气压,装配泄气保用轮胎,即使在轮胎泄气的情况下仍能以48公里时速行驶30公里。 而悍马在舒适性、内部装饰、动力性能方面与军用型Hmmwv有所区别,但车型外观保持一致,在城市中行驶显得格外“另类”。
H1系列提供五种车型,包括两门、四门硬顶两厢体车,四门软蓬两厢体车,四门及两门皮卡。 其动力来源于一台6.5升涡轮增压柴油引擎。引擎位于车辆中部,这种布局使整车重量分布非常均匀。 一种密封的中央稳压装置能维持系统压力平衡并保护主要部件免受污染。各个部件上的通气软管都汇集到一条来自空气滤芯的中央软管。该系统使得悍马能够在近1米深的水中行驶一整天而无需担心水、沙子和泥巴的侵袭。 采用焊接而成的钢制车架,其上配有5条重负荷横梁,这些横梁能够充分吸收在恶劣路况下满载行驶时所承受的应力。 这种结构赋予悍马无与伦比的力量和灵活性。 高负荷多重冷却系统为防冻液、机油、变速器/分动器油和转向机油提供高质量的冷却服务。确保这些液体处于正常工作温度,有助于延长发动机部件的寿命,并使车辆即使在最恶劣的状况下也能安全运转。
4L80E自动变速箱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优秀、最耐用的4挡变速器之一。 它不仅使悍马更易于驾驶,还能通过平顺的动力传递提升车辆的越野机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适应,它甚至能迎合驾驶者的驾驶习惯。
多数越野车的后轮采用鼓式制动,这在倒车下坡时会使车辆难以控制。悍马采用的半轴内置4轮盘式制动器,无论是倒车下坡还是向前行驶都非常有效,因此4轮盘式制动器被视为不可或缺的越野装备。
该车的分动器允许驾驶员根据不同路况改变传动形式,提供分高低挡的全时四驱功能。 整个传动系统的齿轮减速比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3:1。 极高的传动系中心线以及带齿轮的轴头等设计,赋予了该车近半米的离地间隙。 悍马在城市车流中与在野外丛林中同样敏捷。 不论是在交通高峰期的公路上,还是在拥挤的停车场内,驾驶它都并不比其他车辆费力。 助力转向、4挡变速器、独特的悬挂系统以及小得惊人的转向半径,使得悍马异常灵活,操控感受不像卡车,更接近跑车。
2006年1月,HUMMER推出了HUMMER H1 Alpha版本,进一步提升了发动机性能。 由于HUMMER H1产品世代已显老旧,面临汽油消耗过大的批评以及销售量锐减的影响,于2006年底停止了生产。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