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来自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4108家境外企业齐聚一堂,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
就在前一晚,众多跨国企业高管、商协会负责人相聚豫园,参与“上海之夜”交流招待会,夜游园、听昆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上海文化、探讨合作机遇。其中有不少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他们对本届进博会有哪些新的期待,又如何看待上海和中国的营商环境?

11月4日晚,众多跨国企业高管、商协会负责人相聚豫园,参与“上海之夜”交流招待会。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外企赴进博,看中的是什么?
“进博会不仅仅是产品展销,更重要的是促成深层次的商业合作。”资生堂中国及旅游零售首席执行官梅津利信说。该企业已连续7年参展进博会,“作为日本美妆企业,资生堂通过进博会推出新品牌、新产品,获得来自行业伙伴、消费者以及政府的反馈和支持,并将这些意见融入市场推广。进博会加速了我们的业务发展。”
来自瑞典的阿法拉伐是一家专注于换热、分离及流体处理的全球工业公司,进入中国已有40年。连续5年亮相进博会,阿法拉伐今年将全球管理层会议也放在上海召开。
“此次参展,一方面是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同时也希望观察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我们既与中国供应商同台竞技,也与国际企业相互角逐,进博会是把握竞争态势的重要契机。”阿法拉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姆·埃瑞克森(Tom Erixon)说。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领军作用。”汤姆·埃瑞克森介绍,阿法拉伐在海事行业脱碳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涉及电子燃料、生物燃料、能效及氢能解决方案,而中国正在引领这些关键领域的产品开发与技术革新,参与进博会有重要意义。
丹麦格兰富集团全球副总裁阿斯特丽德(Astrid Nørgaard Friis)同样表示:“进博会致力于打造全球合作平台,我们连续8年参展,希望持续了解中国市场的创新动态,谋求和中国企业及政府合作。中国发展迅速、创新活跃,必须紧跟趋势才能与之同行。”
中国意大利商会主席罗仁舟(Lorenzo Riccardi)在上海工作生活已逾20年。他介绍,中国意大利商会会员企业在华投资总额达150亿欧元,员工超过13万人。他认为:“上海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的重要经济金融枢纽。对于意大利而言,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此次进博会上,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将设立国家馆,并组织多家企业积极参与活动。罗仁舟表示:“进博会是外国商人了解中国新机遇与新趋势的最佳时机之一,期待此次进博会能促进意大利企业展示和交流,了解中国及全球新的商业趋势。”
外企投资,为何青睐上海?
过去25年,汤姆·埃瑞克森频繁往返中国,足迹遍布上海、厦门、北京、青岛、香港等地,亲眼见证了中国产业的迅猛发展,他说:“伴随中国社会的巨变,我们的业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段历程令人惊叹,我对参与其中感到荣幸。”
目前,中国是阿法拉伐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员工数量也居首位,多家工厂分布在上海周边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范围内。汤姆·埃瑞克森表示:“上海的营商环境十分优越,不仅是高效的物流枢纽,也是理想的全球连接点。每当我们派遣专家来中国,上海一定是首选。”
谈及上海的营商环境,梅津利信总结了三大优势:第一,美妆行业客户群体成熟,企业可在此率先推出新品;第二,上海对创新有深刻理解,政府正在从监管思维向合作思维转变,各级部门积极支持创新,“我们既能将世界的创新技术引进来,也能发展源自中国的本土创新”;第三,上海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一旦在上海立足,就能以此为据点将业务拓展到中国其他地区”。
他指出,上海正成为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者,致力于提升整个美妆产业的发展质量。例如,奉贤区打造了美妆产业集群“东方美谷”,资生堂也参与其中,与本地高校、企业合作从而加速创新。今年的进博会上,资生堂将推出一个新的医美品牌,这是与本地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成果。“上海既支持创新,也便于业务拓展,我们对这里非常有信心,决心继续在上海和中国投资。”梅津利信说。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就制造能力、基础设施、生态系统而言,中国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尽管双边关系有波动,许多美资企业仍愿意在华发展”。对于第八届进博会,他表示期待和看好,“进博会是我们在中国推广产品的绝佳平台,希望能在此期间签署一系列商业协议,将更多美国产品带入中国。”
他认为,两国经济是互补关系,中国有大量产品出口美国,美国的许多产品在中国也有巨大市场,如果能够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对两国未来的发展都是利好。企业发展寻求长期稳定性,期待两国能创造更良好的贸易环境。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