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为《山姆外卖员的一天》并非记录特定某天的经历,而是将现实中多次发生的情节重组于一天时间轴中。文中所述皆为亲身经历,只是经过重新编排,使得这份日常更具叙事感。
真实的经历可能比文字更复杂。不顺、疲惫、伤痛、客诉、货损随时陪伴,远多于文中所写;而我配送过程中所获得的温暖与善意,也远比文字本身更丰沛。
由于是纪实性质,难免涉及违反交规的细节,身为局中人,实在是现实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并非值得提倡或效仿。没有作为骑手的日子,我一直是严格遵守交规的。
记录这些,只为给这段经历画一个句号。外卖路上时不时闪过"无奋斗,不龙华"的slogan,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它们属于我,也属于每一个在深圳奔波的普通人。
每一个字手动敲出,无奈文笔有限,敬请斧正。全文约1.5万字,不妨分开阅读。
昨天周五送得晚了点儿,睡下时已经十一点多了。今天早上一觉醒来,已是6:50。
我赶紧手忙脚乱地找到充了一夜电的充电宝和手机,戴上防晒口罩,到阳台上抓起工装。没时间吃早饭,拿一个鸡蛋就出门了。我是上早班的,虽然在7:30之前打卡就可以,但我还是想要早点儿打卡排队——越早排队才能越早接单,可以早点儿回来送第二趟。要不然,就失去上早班的意义了。
坐专梯下楼,因为这个点孩子们还没上学,上班族也都在梦乡里。出门后,刚升起的太阳迎面照来,本就睡眼惺忪的眼睛更是睁不开了。
出小区门外,在马路上我套上山姆专属的紫色T恤工装。虽然小区里很多邻居知道我在送外卖了,但我还是觉得别扭,所以一般都到一路之隔的小区对面才穿上工装,电动车也停在了这里。
工作日的新区大道这个点已经车来车往了,今天还稀稀疏疏的,没几辆车。经过路口时虽然是红灯,我扫视了一眼对向没车,就轻车熟路地斜插到了对面。沿着人民路主路一路直行,天桥底下右拐到布龙路辅路前行500米,左转到龙华大道,往前骑了四百多米停下来。此时是7:04,离站点还有2公里左右,这里是最近的打卡点——这是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赶紧把电动车停到路边,戴上头盔,拿起手机打开"达达秒送骑士"APP,选择开工。先自拍上传穿工装的照片,然后拍一下货箱,点击开工,一波操作下来,7:06,系统显示我排第五——昨天都忙到很晚,今天早起打卡的人也少了些。
压力顿时轻了一些,我沿着锦绣江南小区边上的非机动车道慢慢地往站点赶,此时才感觉到了早上的鸟鸣虫叫。原想在路上买个早餐,又怕来单了来不及吃,就没再买。十分钟左右到站点,已经有十多人在等着了,排前面的骑手自觉把车停站点门口,其他人散散落落地聚在一起,也有人边看手机视频边拿着几个包子吃。
排队时间:7:06
首单接单:7:20
接单数量:4单
出发时间:7:40
末单送达:8:10
我刚停好电动车,排第一的胜哥手机里就响起了熟悉的提示音——"您有新订单,请及时处理"。
内仓已经开始打包,不出意外这又是和平里的好单。前面几个骑手陆续接单后,我也在7:20收到了沙吓的订单,嘴里忍不住骂了一句"TMD……"
沙吓虽然离站点近,民治大道一路插过去就到了,但是订单少,经常等完二十分钟,然后被强配。果不其然,起大早赶晚集,我接到第三单的时候,已经排到第一。前面的骑手都单满离开了,后面排队的也有几个已经满单,只剩下一个送大信的倒霉蛋还和我做难兄难弟,苦苦等待。
被骑手拿走订单的筐子散落在仓库里,打包员要挨个去收。为了多接到可能的订单,我干脆主动揽下这活:"你只管打包,筐子我来收拾"。饶是如此,二十分钟过去,也只在最后接到第四单——然后,等我把这几单装好箱,下一个接沙吓片区的骑手竟然一下子来了三单。带着不甘心,我骑上电动车赶紧去送。
单少也有单少的好处,不用费劲规划路线,由近及远地送就行。第一单是城中村塘水围二区,沿着民治大道拐个弯儿就到了。此时,打螺丝的上班族已经陆续出门,电动车渐渐多起来。这里几个城中村混在一起,导航不准,平常运气不好,一个地址要找十几分钟,好在我对这里已经烂熟于心,很快找到了。
本就狭窄的巷子楼下停满了电动车,没有一个空位,停在路中间又会挡路。我只能退回去,把车停巷口,再走进来。提前打电话给顾客,让他开门,我上楼,第一单一气呵成。
第二单在沙元埔村。正在修建的地铁把整条马路隔断,原来的路口已经封闭。如果按交规走,要绕一公里多;如果直接插到对面,人行道已经都是赶着上班的人。几乎不带犹豫,我果断选择了主干道逆行,幸好没有遇到机动车,很快就进了村。
订单地址写了58栋一楼,原本顺利的一单由于导航不准,让我在村里兜了五六分钟。打电话给顾客,对方也讲不清楚,我只能一栋栋地搜,最后才发现,原来导航把我带到了村主干道对面。
后面两单在梅花山庄别墅区,直接骑车到顾客家门口,顺利送达。送完最后一单,已经是8:10,我沿着民治大道原路返回,导航提示我还有3.8公里到达站点。因为民治大道没有非机动车道,只能绕路——导航默认我是遵纪守法好公民了。
但我哪里肯就范?争分夺秒的我直接主路干到底,三分钟就到了排队范围。马上排队,位列第18——刚好够我到站点接到下一趟订单了。
排队时间:8:15
首单接单:8:22
接单数量:6单
出发时间:8:32
末单送达:9:15
我排队的时候,上晚班的很多骑手没有上线。等我到达站点,顺延到第八位,刚好接到了莱蒙片区的订单。此时,晚班陆陆续续地打卡,排队人数猛增到30多人,这就是早班早打卡的优势所在,既能早送又能比晚班多送一趟。骑手们三三两两地分布在站点外面,有的坐在车上打着哈欠,有的蹲着吃肠粉或油条、包子,还有骑手一身的汗腥味——估计是昨天下班后没洗工装,今天上班又直接套身上了。
周五晚积压的订单还没消化完,打包员已经全员上岗,出单速度也加快了。我这6个订单很快就满了。仓库里堆满了刚打包好的商品,找订单也费了不少功夫。我刚骑上电动车准备出发,就听见站长在喊"开早会了,都来开早会",我一溜烟儿地跑了,刚好避开了絮絮叨叨的会议,省下十几分钟时间。
去莱蒙片区一般走民治大道转民安路再一路向西,但是绿景公馆在修地铁,路口暂时不能通过,需要绕行一下。我临时选择了从布龙路转道人民路,竟然有了奇效,拐弯就进了幸福枫景小区,再依次送完七里香榭、水榭春天一期,路线比之前还优化了。
本来送完水榭春天一期,再去水榭春天6B区是合理的,但是这样总体绕远,而且要多走一段路,看时间还富裕,我便临时起意更改路线先送龙光玖钻北区的单。结果失算——顾客在15楼,这个点上下电梯的人太多,我等了两趟才送到顾客手里。
点完送到,系统里跳出来"请上传工服头盔自拍"的提示,戴着头盔、穿着工装,拍完照很容易就上传成功了——只是不知道成功与否,反正他们也不会通知骑手。就几分钟前,骑手微信群里还有骑手咒骂:"大热天的,刚送完单又来查头盔。"虽然我对频繁地查拍照有意见,但是戴头盔这事儿,我没意见——安全第一。
送完出来,最后一单还只剩5分钟,马上骑电动车赶过去,到小区楼下已经不足1分钟。我给顾客打电话解释:"我在等电梯,先点个到达,马上送上来。"顾客同意了。
可这单是十多公斤重的水果,电梯偏偏又慢。等我出电梯,马上迎来了劈头盖脸的痛骂:"你不是说2分钟就送到吗?我从打电话就在门口等了你10分钟了!你们站长是谁?我要投诉你们站长!他是怎么培训的?你们这种行为不是第一次了!"
我赶紧低声道歉:"对不起,是我错了。今天周末,人多送得慢,请您不要投诉,好吗?"
对方毫不理会:"不行,我必须投诉,你这种行为太恶劣了,我在门口等你,就看你多久给我送到,你让我就在门口站了10分钟,你知道吗?"
我双手合十,语气近乎哀求:"我知道错了,请不要投诉,这种行为被判定虚假签收,一次就要处罚500元的。"这时顾客的丈夫听到争吵声,走了出来:"算了,这次就这样,你以后要注意,我们不投诉你了。"
我唯唯诺诺地感谢道:"谢谢您,下次我一定注意。"
出门后,我马上在微信群里提示:"水榭春天6B区某顾客,千万不要提前点到达!"
此时才早上9点多,走出小区抬头看看旺毒的太阳,我才注意到后背已经湿透了,也不知道是热的汗水,还是刚刚被顾客吓出来的虚汗。
排队时间:9:30
首单接单:10:00
接单数量:6单
出发时间:10:25
末单送达:11:00
送完前面两趟,我才得以喘口气。检查了一下电池,只有20%的电量了,赶紧到换电站换了一块电池。然后上线排队,发现已有30多人排队。昨晚积压的订单已经送完,今天顾客还没开始下单,大家只能百无聊赖地等着。
这个时候,我才觉得肚子有点儿饿了,于是找到了附近常吃的一家自选称重快餐。点了一碗粥、一个油条、一点炒饭,上称12块钱——好久没吃过这么贵的早餐了。上次午饭一点东西也花了26元。感觉这一窝蜂兴起来的"称重餐"又是一个坑,专门割加盟者的韭菜。手里紧张的人吃得不划算,手头宽裕的消费者看不上,估计过两年又是一波倒闭潮。
开始吃饭时,我还排第17,没吃几口,新订单就到了——应该是很多骑手被强配了一波,我赶紧扒拉几口稀饭直奔站点。
到站点时,副站长正挨个检查骑手们的形象:指甲不能过长,后备箱不能有异物等。一个穿拖鞋的骑手被站长骂着"把鞋跟儿带上,不然就别穿"。
打开APP一看,第一单展滔大厦15公斤重的"抛物单",大都是零食和水果,重量不重,体积很大。离站点只有400米,一放上去就占据了大半个储物箱的空间,趁其他订单还没有到,我想着先把这一单送了,干脆给后面几单腾位置。
刚到展滔楼下,订单信息连续地响个不停,五个订单接踵而至。我是很讨厌这种抛单行为的,内仓非要攒一起抛,给骑手送最后一单的时候就没有配送时间了。
送完展滔回来装货,第二单的配送时间只有35分钟。更糟糕的是,这几个订单分布分散。我原计划是先送最近的万盛百货服装城。这是个奇怪的地方,服装城小区位于万盛百货楼上,顾客在住宅区7楼。要先沿斜坡上四楼,再爬三楼到7楼。
上平层的通道就是三条长长的斜坡,第一个坡度接近30度,还有两个减速带。要么骑行要么步行,在骑手圈子里有一句话,"能骑行到的地方,绝不步行",何况这个订单还有十几公斤。

这个坡度稍微重一点的电动车都很难上去
五个订单60多公斤,加上接近70公斤的我,已经远超电动车的负荷,我试着冲了两次都失败了。没办法,只能临时改路线,卓能雅苑→上油松新村→水斗富豪新村→香缇雅苑,最后折回万盛百货。
虽然一路急行军,但是前面耽搁的时间太多,最终,万盛百货的单还是超时了。距离站点一路之隔,最近的订单给超时了,也不失为笑谈了。
相比餐饮外卖,山姆外卖的综合订单需要考虑的因素无疑更多。时间、重量、路线、电梯……哪一个环节出点差错,都可能导致订单超时。毕竟,我们能送多少订单,系统早就精准测算好了,怎么能让"牛马们"轻轻松松送货呢!
临近中午,虽然还没到一天最热的时刻,几番折腾下来,我已是汗流浃背,胸口发闷。
赶紧跑到万盛百货超市,花3.6买了一瓶1L的鸭屎香柠檬茶,用支付宝"碰一碰"又减了2块钱,这比在便利店可要便宜3块多呢!在超市里享受着空调的惬意,冰茶下肚,方才有了些许的舒适。
刚靠超市空调喘几口气,站长的电话就来了,"在附近就赶紧上线,要压单了。"那是不容拒绝的语气,我强压住心头的火气回答道:"刚送完万众城的,马上回来。"
站长等站点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骑手定位,所谓"调控订单",不过如此。
排队时间:11:28
首单接单时间:11:30
接单数量:6单
出发时间:11:45
末单送达时间:12:30
排队上线,只有十多个人。到站点时,发现一位骑手蹲在地上啃西瓜,我打趣道:"这么会享受,大热天的吃西瓜。"
他恨恨地说:"享受个屁,山姆就喜欢卖这些容易破损的东西。我把西瓜放箱子底下,也不知道碰到了什么,送到会员手里就破了,只能自己买单。一上午白忙活了。"
我刚上线两分钟,就接到了星河传奇片区日出印象B区和龙塘居的订单,又等了十几分钟才满单,最后一单是日出印象A区,中间几单分别是星河传奇和上塘道。
按照系统规划路线,我应该先送日出印象A区,最后送龙塘居,这样送完还能顺路回家吃午饭、休息;按照经验路线,走布龙路高架桥先送上塘道二期,更省时。但是这两条路线都会导致订单超时。
不得已,我只能重新调整订单路线,先送日出印象B区,再转道上塘道二期、星河传奇和龙塘居,最后送日出印象A区。
没想到大中午交警还非常敬业地顶着烈日查违章电动车。
当我到日出印象B区路口时,正好遇到交警在查车。此时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退回去就要在主路迎着车流逆行,还要多走两公里,前进就可能被交警抓住罚款。我正犹豫时,前面一个倒霉蛋被交警拦了下来,我一咬牙趁交警转身的瞬间,加速斜插了过去。
不得不说,对外卖员而言,日出印象算是一个口碑不错的小区,骑手可以直接骑电动车进小区。相比之下,星河传奇就显得自私得多——他们连给骑手停放电动车的空间都不留。明明门前有大片的空地,却说那里是消防通道,严禁停车。骑手们只能沿着马路边上一溜儿停放,这样存在着极大的交通危害。
我停好车,抱着两包10公斤的大米步履蹒跚地往单元门口走。刚到楼栋门口,正准备打电话给顾客请开门禁,一个小姑娘飞快地跑过来,笑着说:"叔叔,我给你开门。"
那一瞬间,炎热的夏天自然地多了些许凉意。
星河的电梯一如既往地慢,为了节省体力,在电梯厅里,我靠墙蹲下,把大米压到腿上,稍作休息。电梯厅里挤满了人。一位老太太说:"小伙子,大热天的,你们这赚的也是辛苦钱啊。这么重的货物,你怎么不找个拖车啊?电梯还要一会儿到,你把东西先放地上呗。"
我解释到,放地上再搬起来也要费力气,不如就这样子。拖车在平地还行,但是在高峰期或者遇到有台阶的路,反而更不方便。
前面几单总体送得还比较顺,得意忘形,最后一单赶往日出印象A区的路上,小腿不小心擦到了路边的石柱子,瞬间疼得我龇牙咧嘴,不用看也知道肯定紫了一块。
总体还算顺利地送完星河片区。料定这个点跑单的人不多,我决定到站点再排队。
排队时间:12:45
首单接单时间:12:45
接单数量:6单
出发时间:13:00
末单送达时间:13:45
果不其然,到站点上线后马上就来了订单。这个时段虽然订单不多,但是排队的人也少。相比于早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此刻的站点竟然显得有些孤寂。几辆电动车孤零零地摆放在站点门口,午后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部分聪明的骑手都休息去了,只有少数人还在酷暑中坚持。
面对压单的压力,站长又祭出了他的大招:"异常超过两个小时的骑手,再不上线将罚款500元。"
——送外卖,哪有传说中那么自由无拘无束!
取单的骑手们挤在屋里吹着空调,听到订单响起,才赶紧取单装货。我拿出刚喝完的饮料瓶到净水器下接满一瓶水,咕咚咕咚一口气灌下。不得不说,这个刚添加的站点仅有的福利既给骑手们省下了钱,又解了渴。
十多分钟,我的订单就满了:一个新华城,两个锦绣江南,三个风和日丽。乍看订单集中在三个小区,还算是比较好的订单,但三个订单超过了10公斤,其中四个都要爬高层楼梯。
平时不注意防晒的我,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用上避暑神器——面罩、袖套、手套一样都不敢少。整条马路就像个蒸笼,纹风不动,热浪紧紧地往身上钻,除了来来往往的外卖员,马路上几乎没有其他行人。这倒方便了外卖员在马路上穿梭,飞奔在马路上竟然带起来了一点点凉意。
风和日丽小区最近严控电动车出入,但是上百个单元居民集中在一个小区内,要步行进入,非脱一层皮不可。据说某天晚上有外卖员在小区里骑快车撞到了孩子,物业才开始管控。为此一些骑手和保安没少起冲突。后来有的出入口管理有所缓解,有重货的骑手和业主联系,给物业报备登记即可放行——这既是无数次争取得来的"例外",也说明保安也不是天然地站在骑手的对立面。
风和日丽作为老小区,全都是楼梯房。不得不说外卖、快递行业的发展,为了这些老旧小区的家庭和谐做出了莫大的贡献。米面粮油菜,生活日用品全都送货上门,业主们既省了时间,又省了体力,更不用为谁提重货而产生矛盾,只需要每天上下楼梯锻炼身体了。
一般的外卖员往往对楼梯订单都敬而远之,山姆外卖员却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最轻的货往往都比他们的重得多。风和日丽的订单离东三门更近,但是东一门的保安更通情达理,我宁愿舍近求远,也不愿意看保安的臭脾气。到顾客楼栋下,为了尽可能地节省体力,我把电动车停到了单元门门口。这单是重货,包括了一袋10公斤的大米、一提1800g的卷纸,还有一袋零食。
我把零食袋套胳膊上,把大米放地上,摞上卷纸再抱身上咬牙往上爬。到三楼几乎喘不过气来,胸口像被箍住,汗水顺着眼角往下淌,模糊了视线,我却腾不出手来擦一下。看一眼墙壁上的"3",恨不得它能马上变成"6"。为了转移注意力,边爬楼边默念着楼层高度。终于爬到6楼,我整个人快要散架,实在扛不住了,完全凭惯性把货物丢到地上。
定一下心神,匀一会儿呼吸,我才敲开顾客的门。门刚打开,我便头也不回地下楼了。我知道这样不礼貌,但是更不想记住那张让我生气的脸。区区几块钱的配送费,十几公斤的货物能完整送到六楼,我就已经完成任务了。
到一楼,我抓起水瓶牛饮起来,顺势坐上电动车,却又猛地跳了起来——坐垫被晒得像鏊子一样把我屁股烫得生疼,而坐垫上也印上了湿湿的一层汗水。而没来及看的手机暴晒在太阳底下,不到一分钟竟然红温报警了!我把车推到远处的树荫下,用水降下温,才重新上路。
送完风和日丽,出小区另一门口,碰到送餐的外卖员在和保安吵架。看到我出来,一个外卖员直接跟保安吼叫:"凭什么他能进,我不能进?"
我没理他,只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句"傻X,你跟我们比什么?"——因为他们这种攀比,导致仓储式配送员很多可以进的小区不能进了。
几个订单送完,我的体力快要透支,胸口压得难受。我坚持骑到站点附近的零食有鸣,花1.9元买了个方糕冰激凌。雪糕直接咬下来,从喉咙滑落到肚子,我才觉得自己好像活过来了。
普通便利店卖3元的商品,这里批发价就可以买到,难怪传统便利店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排队时间:13:55
单接单时间:14:00
接单数量:6单
出发时间:14:20
末单送达时间:15:20
虽然已经快两点,我被折腾得连吃饭的意识都没有。刚送完,站长的电话又准时响起:"现在很忙,再安排一波。"
于是,我又把队伍排了起来,第一单就来了一个下马威——喜马拉雅酒店的代购单,足足30公斤,刚好是一单的上限重量。我一般会先送最重的订单——剩下的订单就不容易混淆——所以这类订单都是最后装车。但是这一单位于片区的中间,如果先送它,肯定会有订单超时。于是,等6个订单全接满,我才确定了送货顺序:梅龙苑→喜马拉雅酒店→共和新村→龙华社保中心→江南华府→龙华公寓。
喜马拉雅的货物不仅重,还都是抛货(纸箱装的零食),既占空间又怕压。小小的电动车怎么承载就成了头疼的问题。装满了整个后备箱后,我把喜马拉雅的单放箱子最上面,把重货放脚踏板上,再把梅龙苑的货放上面(要优先送,就不用找了),把两桶水绑一起压到坐垫下。剩下五六个箱子没地方放,最终只能挂在箱子后面的架子上。

这种装货司空见惯
电动车严重超载,失去了脚上的支撑力,起步时电动车纹丝不动,在其他骑手的帮助下才慢慢动起来。电动车已经没有双脚立锥之地,我只好把脚当做辅助轮了,顺着马路慢慢前行。出工业园区大门往北逆行,我为了不跟其他的车有接触,毫无素质地按着喇叭,几乎没停过,直到转弯到主路上。
终于到达梅龙苑,用力把电动车撑起来,整辆车都在摇晃。边上一个外卖员看着我一车的货物,讥笑道:"哥们儿,你真牛,这一趟不得赚个一两百啊?"
我瞥了他一眼,没有功夫搭理他。
这一单重量只有两三公斤,实在是无益于电动车减重,所以我还是没能把电动车推动。用脚尖硬顶也没用,最后一位路人看出我的窘迫,帮忙推了一把,才动起来。
到了喜马拉雅,借用他们的拖车竟然还装不下。我干脆把两箱饼干挂脖子上,勉强地坐上电梯。送完这一单终于喘口气,双脚有了施展的空间,电动车又能风驰电掣起来。
到了社保中心,写字楼上不去,顾客电话又联系不上,打了两次都无人接听,无奈只能申请"带回"。本来因为喜马拉雅耽误不少时间,到这里更拖后,最后一单的龙华公寓只能超时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龙华公寓破电梯有一部在保养,只剩下两部可用。
我到的时候,电梯刚上去,然后另一部迟迟不下来。有快递员在卡电梯——他们每层都停,然后就直接把货车横在电梯里,导致电梯不能正常使用。
就这样等了七八分钟,站长又来了电话:"你那单快要超履约了,赶紧和顾客沟通一下,先点个到达。"配送超时8分钟以上叫超履约,履约率是站点主要的KPI。我点头照办,和顾客沟通后先点了到达——很明显早上的教训对我并没有起到作用。
不急不慢地送完这最后一单,在回站点的路上,收到了社保中心订单的来电,问我为什么还不送。我如实相告,地址不清楚,又联系不上,我已经把订单退回站点,一会儿其他骑手会做二次配送。
把订单退回站点,看排队的有二十多人。我终于有时间可以吃饭了。实在不想吃太热的东西,于是到万众百货花10块钱买了一份凉粉凉面的拼盘。超市里没有座位,我在外面找了个阴凉处,蹲在地上就着汗水吃完了,这个点吃饭对于一直坚持跑单的骑手来说,基本是家常便饭了。
排队时间:15:50
首单接单时间:16:20
接单数量:5单
出发时间:16:40
末单送达时间:17:20
快吃完的时候,我就顺手把队给排上了,略微一等,结果来了最不想去的大信片区。第一单是桦润馨居,然后左等右等都不来新单,最后五分钟来了几单,最终还是5单被强配。
这会儿太阳已经没有那么毒了,气温也缓和了些,人流车流也还未到下班高峰期,一路主路行驶倒也顺畅。相比沙吓片区的少,大信片区的楼梯可能是最让人头疼的,东边的小区多,西边都是城中村,基本都是楼梯房。
桦润馨居的订单只有6公斤,门口保安一般10公斤以下的货物不让骑车进入。我耍了个赖,拿其他小区的订单给保安看了一下,然后就蒙混过关了。
第二单康华苑,十几公斤,要送到7楼。本以为又要苦逼爬楼梯,结果柳暗花明——不知什么时候安装了电梯,我这才轻松了一回。
好运气还没完,在西头新村送单时,吭哧吭哧地爬完七楼,还没来得及口吐芬芳,顾客先递过来一瓶饮料:"大热天的,辛苦了,喝瓶水休息一下。"这一刻,我也笑了。大热天的不在乎饮料值多少钱,重要的是那一份理解与尊重,我所获得的情绪价值,比这瓶饮料更解渴。
排队时间:17:30
首单接单时间:17:35
接单数量:6单
出发时间:17:45
末单送达时间:18:20
送完大信片区的西头新村,我马不停蹄往回赶。离站点还有两公里的时候,我就点了排队,排名第十七。按这个排名,到站点应该刚好赶上订单。等了一整天,终于等来了和平里的订单。
和平里整个片区全是电梯,没有城中村,也没楼梯房,而且片区单量大,不需要等候太久,虽然该片区离站点最远,但是可以通过布龙路走高架桥一路无红绿灯,因此是骑手们最喜欢的片区之一。
这一趟的订单配置堪称完美:两个中海锦城的双胞胎,一个金茂府、一个尚峻花园、两个中海汇德里,还避开了片区最远的龙军花园和电梯拥挤的和平里小区。
刚开始跑山姆那会儿,胆子小,我总是按照导航循规蹈矩地沿着工业路往北走,去程都要十几分钟。后来有一次被站长从饭桌上叫回站点加班,赶时间走了布龙路高架桥,才发现真的爽爆了——从此,再也没有走过下面的路。
走高架桥,不但能避开拥堵的人群、红绿灯和交警,还能节省七八分钟,这足以让我再送一单并保证不超时。

一趟高架桥,十分钟省下了
傍晚五六点钟,打工人陆陆续续下班,再加上修地铁,民治大道已经水泄不通。每天都要跑七八趟的我早就摸清了这段路的脾气。
出园区右拐前行50米,过红绿灯,再走一百米,就是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分流口。看主干路上没有公交车,前面都是小汽车,我果断骑上主干道。车流在等红绿灯,路边的护栏与车身之间也就仅仅一辆电动车的空间。我便双脚点地,电动车向护栏稍微倾斜向护栏,慢慢地骑行。
离红绿灯大概走了一半,前面一辆给店铺卸货的小货车挡住了去路。货车和后车之间有一米左右的空隙,我干脆斜插到中间,然后沿着两车道中间越过小货车再右拐。超过小货车,把电动车车身摆正,刚喘口气,一不小心后备箱上的袋子扫碰到了前面小汽车的后视镜。我也略微感觉到了轻微的一点声响,回头一看,正好与小车司机对视。他指了指路边,我继续往前腾挪,然后过了红灯,就在路边停下。等绿灯亮起来,司机却向我摆了摆手,示意我赶紧走吧。
这一刻,我没有庆幸没有被司机找麻烦,而是庆幸没有耽误太多时间,赶紧跨上电动车,继续赶路。
从民治大道左转上布龙路,前行一百米左右,有电动车摔倒了。如果在平时,我肯定会上前帮忙扶起来,但是现在自身难保的过程,只能是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理念,先送了这趟。再往前是一个三岔口,此时布龙路上的车流刚过了红绿灯,任我敢上高架桥,但恐惧的本能还是让我停下来,等大部分的车辆过去了再尾随而行。等我起步刚开始慢慢地行走起来,一辆电动车几乎是贴着我的车子呼啸而过,该有80公里的时速了。
下了高架桥,一溜儿的私家车在主干路上等着红绿灯,我又施展纸片超车的技能,在车流中辗转腾挪,把它们都超过了,然后等左转的红灯变绿,才下了布龙路,赶往第一单的目的地中海锦城。
这两单加起来二十多公斤,但却是同一个顾客做了拆单,这样我等于是送一单赚了两单的钱,对于外卖员来说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情了。送到顾客门口,我小心翼翼地敲开顾客的家门,郑重地跟顾客说了句:"谢谢您做了拆单,这给了我极大的安慰。"
紧接着是金茂府小区,因为不用送货上门,放大门口即可,金茂府的管家会帮忙继续送上门。金茂府被外卖员们亲切地称为大茂茂,在龙华这是绝无仅有的福利了。而且金茂府还时不时提供饮料给顾客。
还在路上的时候,中海汇德里的顾客就打电话问我能不能优先送她的单,看时间还宽裕,我就决定本来先送尚峻花园的路线临时调整到了先送汇德里。到小区门口,把车停好,热情地跟保安打招呼,借了物业的推车。送完第一单才发现,我把2栋1单元和1栋2单元弄混了,货送错了。我赶紧返回给顾客道歉,把货物换过来。幸好发现及时,只耽搁了几分钟。以前送错而不自知,要么是顾客发现了告诉我送错货,要么商品被顾客打开,要么已经走太远了,再折返一耽误就是一个小时,甚至还要承担损失赔偿给顾客。
这六个订单仅用了35分钟就送完,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不料大意失荆州,我忘记了换电池,电动车就在马路中间尴尬地停了下来。导航显示,最近的换电站还要七八百米,我就这么推一会儿,用脚划地一会儿地到了换电站。所幸,距离不算远,而且订单都已送到。但是如此一来,又白白耽误了十几分钟。
排队时间:18:35
首单接单时间:18:35
接单数量:6单
出发时间:18:45
末单送达时间:19:40
返程又是布龙路高架桥,这次我的行为更大胆了。刚上布龙路时还只在高架桥沿着路边骑行,到离民治大道约400米处,瞅准后方没有来车,我猛地斜插到最里面车道,贴着护栏往前骑行。一路超越了等红绿灯的几十辆车辆,到掉头位置才停下来,等来向车辆都过去了,我马上从布龙路逆行穿行到对面,一顿输出,成功省下了不少时间。想当初,我曾发誓红绿灯都不敢闯,如今竟能娴熟地在高架桥上逆行穿梭,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点下单的人逐渐增多,我刚排队就接到了壹城中心的订单。如果是白天非高峰期,壹城中心算是比较好的片区。十个小区连在一起,出入口多,路线顺,但是一到晚高峰,就是另一种景象了。
装完货物容不得一点耽搁便出发了,民治大道上,北向水泄不通已经不足以形容当前的路况,公交车排成了火长龙,纹丝不动,而南向则相对空旷。我连尝试正常行驶的勇气都没有,直接从左侧逆行,沿人行道冲上去。本来就不宽的人行道,堆满了横七竖八的共享单车,我小心控制着方向,才好不容易转到展滔大厦的路上。
到了壹城中心的路口,摊贩的售卖推车横在路边,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混杂在一起,拥挤不堪。马路上面的下不来,下面的上不去,就这么对峙着。有人拼命地一直按喇叭给本就烦躁的人群更增添了压力,咒骂声、催促声、孩子的哭叫声交织在一起,混乱之至。一切对缓解交通都无济于事。短短的100多米我足足走了七八分钟。

壹城拥堵是常态
好不容易挤出人群,右拐,前行100米,把电动车停好,我挎上十几斤的货物,快步到侧面一楼的"业主专用入口"处,到门口时门是关着的。一位在外面的物业小姐姐,一边说"下次不要走这边了,走入户大堂",一边还是帮我开了门。我赶紧连声道谢。不得不说,鸿荣源物业的工作人员是我见过的最友好的行业群体,保安的专业度、对非业主的友好程度都是同行业无可比拟的。
高峰期的壹城中心,堵的不仅是路,还有电梯——令人绝望的电梯。六区电梯厅里人满为患,我进去的时候不得不排队到了侯梯口外面,前面一趟三部电梯满员我都没能排上去。在绝望到极点的时候,旁边一位阿姨问我:"你送哪家的?"在我报出房号后,阿姨马上跟我说:"这是我儿媳妇买的,就放这里,给我吧。"瞬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立刻给阿姨道谢,把商品递给阿姨,然后飞快地去送下一单。
直到七区配送下一单时,我才想起来一时得意,竟然忘记了点到达,已经超出了范围。我赶紧返回目标范围内,给顾客打电话确认了已经送到,再在APP上点了到达。
华盛珑悦是这趟配送的最后一单,给顾客打电话无人接听,按门铃后,依然没有人开门。刚要打算再联系一下顾客,里面传出来了一句怒吼:"你按门铃做什么?不知道影响我休息吗?"我解释到:"您好,我是山姆专送……"
"放门口就行了,不要打扰我休息。"
顾客订单备里但凡备注一个"放家门口",我都不用大费周章,直接放门口拍照走人,我还省时间了,但是这些话只能想想,是万万不可给顾客说的。我压低了声音回答顾客:"好的,我都给您放门口了,有冻品记得及时拿到家里。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毕竟一句口嗨可能换来一个投诉,得不偿失。
由于电话没接通,我点击到达后,又用水印相机拍照留证。
壹城中心这一趟,堵在路上,堵在电梯里,耗费了太多的时间。送完最后一单,系统又发出了请及时接单的提示——有顾客申请退回的取回单。如果在白天单少的时候,取回单也是一个订单,这可是香饽饽;但此时却成了累赘,又要耗费我十几分钟的时间。
回到站点已经是8:10,站长蹲在地上,挨个给送完单没上线的骑手打电话:"压单了,压单了!赶快接一波!"
排队时间:20:15
首单接单时间:20:15
接单数量:6单
出发时间:20:25
末单送达时间:21:10
履完取回单流程,排队上线,马上就接到了梅陇镇片区的订单,脱口而出"TMD,又是‘梅毒’,老头在不在?"
梅陇镇太特殊了,偌大的一个小区只有两个入口,其余都只对业主开放,最远的9栋5单元离小区入口接近1公里,步行来回都二十多分钟,在别的地方可以送好几单了。不仅耗费时间,又极易超时,大家自然都避而远之,所以在骑手们中间都叫它"梅毒镇"。
唯一喜欢送梅陇镇订单的是一个山西老头儿,他是小区业主,可以骑电动车在地下车库畅通无阻。所以虽然六十多岁了,站点仍然接纳了他,大家也都愿意把梅陇镇小区内的烫手订单给他送。但是老头晚上7:00就下班了,我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
六个订单,绿景香颂一个,世纪春城一个,梅陇镇四个订单——1栋、12栋3单元、17栋5单元,还有最远的9栋5单元。如果普通小区4个订单那是极好的,但是梅陇镇方圆一公里多,订单分散,极其头疼。
前面两个很快送完,到梅陇镇西门,先送17栋。货不是很重,所以我快步跑起来,迎面碰上一位美团小哥,他幸灾乐祸地喊着:"加油,加油,要超时了。"
到电梯厅,一个电梯在检修,30多层楼只有一部电梯可用。上面的人下来得慢,几乎每层楼都停,下面的人等得急电梯厅里挤满了等电梯的人。电梯终于到了,我没有进,冲着里面喊"有20楼的邻居吗?麻烦您帮忙给邻居带一下,可以吗?我还有几个单马上就超时了。"一位业主回答他是20楼的,可以帮我带。
"麻烦您帮忙送给03号房,拜托了。"我把这份信任托付给业主,然后给顾客打电话讲明了情况,转身送下一单的大米、水和纸巾。
我骑车直接冲上斜坡,到保安亭停下,把货物放到马路旁墙头上,再退回到斜坡下,停好电动车,然后步行上保安亭。把系绳子的两桶水挎到双肩上,抱起大米和纸巾步履蹒跚地去给顾客送——小推车就在旁边,但梅陇镇物业有规定,非业主概不外借。

望而生畏的梅陇镇
送完这单,然后又耗费了十几分钟把9栋的送完,接着赶往3栋的小门口,3栋在负二楼有一个平时仅供业主出入的小门,由于这里距离第二个入口太远,外卖员都会尾随业主进去。这几天门被人踹坏了,据说是某平台外卖员所为。
我刚打算停下电动车,巡逻保安路过,他吼道:"不要停这里,我马上就关门了,这里不允许进入。"
我嘴上答应着"好好好",等他走远了,又折返回来,刚好碰到一个回家的业主。趁他开门的瞬间,我顺势闪进去。这一单又省下一公里的路。
排队时间:21:15
首单接单时间:21:15
接单数量:6单
出发时间:21:25
末单送达时间:22:20
傍晚时分,天气转阴。白天大地还被炙烤,这会儿已经乌云密布,不多时,雨点稀稀疏疏地落下来。我本想送完梅陇镇磨蹭一会儿就回家,打开微信才看到通知:"今晚一直压单,所有人排队到9:30,否则一律按早退处理。"
虽然我知道这话有恐吓的成分,但看到自己已经送了58单,不妨再接两单,凑够60单收工,于是便折返回了站点。
到站点一看,还有上百单没送。我没有排队,直接找队长商量:"给我两三单龙塘的,我送完刚好回家。"可是站长没那么好心,一会儿就给我塞满了六单。
龙塘片区十多个小区和三个城中村从南到北,沿新区大道排成"一字长蛇阵",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依次送。送中航天逸时,小雨还淅淅沥沥。等我从小区出来,雨水骤然变大,转眼成了瓢泼大雨。电动车脚踏板上还有龙欢欣苑顾客的两件牛奶。虽然有塑料包装袋,但一头暴露在外面。果然,等我赶到电动车旁,牛奶已经被雨水打湿了。
我顾不上穿雨衣,赶紧把口袋往里扯,尽量让牛奶少沾些水。大雨将身上浇了个透心凉,砸得我睁不开眼睛。懒得再穿衣服,我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迎着微弱的灯光,电动车在水里溅起一串串水花。
一路迎雨直行,到了顾客门口,我主动解释:"刚突然下大雨,牛奶不小心打湿了,我赔钱给您,可以吗?"
顾客看了一眼,诚恳地说到:"没事的,里面没有打湿,不影响喝就可以,不用赔的。"我再三道谢,继续赶着送下一单了。
送完龙塘村的订单,我直接骑上天桥,把油门加到最大,两脚踩地缓慢地爬到天桥上,拐到简上村,送完最后一单。十点二十分,终于送完所有的货,然后这个时候雨也停了。
到小区楼下停好车,我摘下头盔,才觉得头皮瘙痒难耐,一摸头发,湿漉漉的,被汗水浸泡了一整天。回到家,芳姐已经哄孩子们睡下。打开手机才看到他们早就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桌子上留着热好的饭菜,我先冲了个澡,把工装丢洗衣机里,吃完饭收拾妥当,已是十一点。
用时16个小时,共送了64单,万幸没有罚款,这就是今天的业绩。
十三、晚安:深圳、山姆、外卖员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最后一盏路灯。
一辆电动车陪伴着我,穿梭于城市里的大街小巷。
一天就在无尽的循环中往复:排队、接单、取货、再出发。
没有浪漫的故事,也没有悲情的喜剧,只是无数人赖以谋生的手段。
有人看到了速度,有人看见了辛苦;
有人表达了同情,有人表达了感谢。
我所在意的,只有那份卑微的真实。
夜深了,我该睡了。
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