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又一传闻已久的券业合并重组案例落地。
11月19日晚间,中金公司(601995.SH)、东兴证券(601198.SH)、信达证券(601059)同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公告披露,本次重组的核心模式为换股吸收合并,中金公司将作为合并方,通过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承接东兴证券与信达证券的全部A股股份。
中金公司A股股票已申请于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开市起停牌。
中金公司表示,本次重组有助于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支持金融市场改革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重组各方能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力争在合并后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高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质效,并提升股东回报水平。
从资产规模来看,本次重组将催生一家万亿级券商。据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金公司总资产7649.40亿元,东兴证券、信达证券总资产分别为1163.91亿元、1282.51亿元,三者合并后资产总规模将达10095.82亿元,净资本分别为1178.2亿元、272.21亿元、296.4亿元,合计净资产合计为1746.81亿元,位列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后的第四位。

有行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本次重组的核心优势在于三方业务的天然互补性与股东背景的协同基础。中金公司在综合投行、专业投资、跨境交易服务及财富管理等领域具备专业优势,而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则在网络布局、客户积累及资本金储备方面拥有深厚基础,三方整合后可强化客户资源的综合服务转化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尤为关键的是,借助东兴证券、信达证券股东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专业积淀,中金可进一步深化债务重组、风险化解及产业投行等业务能力,拓展投行新型业务增量空间。”一位券业资深人士表示,重组后中金的资本实力将显著提升,客户资源实现深度整合,在巩固头部优势的同时,将形成“规模效应+业务协同”的双重增长动力,推动营收结构优化与盈利能力提升。
本次合并的三家券商同属汇金体系,为重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三季报显示,中央汇金持有中金公司40.11%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中央汇金通过控股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间接控制信达证券(信达资产持股78.67%)与东兴证券(东方资产持股45%)。股东层面的关联性大幅降低了整合阻力,为资源高效协同创造了条件。
从经营基本面来看,三家券商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其中中金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幅达130%。
东兴证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1亿元,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70%。信达证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53%。
从政策导向来看,证监会2025年“培育一流投行”政策明确要求通过并购重组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央汇金作为国有资本运作平台,肩负落实“管办分离”和“集约化发展”政策导向的重任。
西部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孙寅对界面新闻表示,“中央汇金旗下的券商股权存在进一步整合的可能,相似股东背景或注册地的(券商)整合或更易推进。”

中央汇金目前持有8张券商牌照,包括持有中金公司40.11%股份、中信建投30.76%股份、申万宏源证券48.93%股份、中国银河48.20%股份、光大证券48.70%股份、长城国瑞证券67.00%股份、信达证券78.67%股份,以及东兴证券45.00%股份,在证券领域的资本布局与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有业内人士表示,“整合将面临利益协调、审批周期、市场波动等风险,如平衡中央汇金与财政部股东利益,应对反垄断审查及监管审批,以及解决信达澳亚基金等非核心资产剥离、高管团队整合难题等。”
本次汇金系重组将开启本轮券业并购浪潮的新篇章。去年以来,券商并购重组节奏明显加快,这与新“国九条”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政策明确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界面新闻统计,目前已有“国泰君安+海通”“国联+民生”“浙商+国都”“西部+国融”“国信+万和”等多起并购案落地或正在推进。
在政策持续支持下,未来券业并购重组案例将进一步增多,资源整合将成为券商提升规模与综合实力的重要路径。兴业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徐一洲告诉界面新闻,在监管部门“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导向下,“汇金系”券商阵容的扩大或将引发市场对券商整合的预期升温。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