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航空业复苏正在加速。据《航空周刊》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商用机队的总飞行小时数相比2019年增长了11%,已恢复疫情前水平。
“飞行小时数增加可以带动整条航空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售后市场、维修服务及软件更新相关增长机会。行业估测2026年全球飞行小时数还将继续实现稳步增长。” 霍尼韦尔(Honeywell)航空航天科技集团亚太区总裁徐军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11月20日,在第三届航电技术助力飞行安全研讨会上,霍尼韦尔分享其在航电系统领域的若干项进展,其中大部分围绕机队的增强型近地告警系统(EGPWS)进行软件升级,能够将新型地面预警(SURF-A)软件、跑道感知与引导系统(RAAS)、智能跑道系统(SmartRunway)、智能着陆系统(SmartLanding)作为软件选项集成到EGPWS中。
EGPWS是商用飞机常见的安全系统,用于监测飞机与地形之间的距离并发出预警,避免地面碰撞风险。
徐军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SmartRunway及SmartLanding系统已于全球近5000架商用飞机上投入使用。今年6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宣布为全部波音737机队启用SmartRunway和SmartLanding,目前亦有超过700架飞机完成系统激活。


此外,现场展出的新型地面预警(SURF-A)软件也是霍尼韦尔新推出的重要产品,该软件能帮助飞行员提前30s识别跑道危险,采取纠正措施避免致命事故。
徐军透露,SURF-A技术可针对波音737、空客A320等机型进行更新,但并非随飞机原厂取证,需要通过补充型号合格证(STC)模式取证。目前霍尼韦尔已与国内航司展开初步接洽,探讨STC合作可能。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20252030 年航空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Aviation Software Market 2025-2030),亚太地区航电软件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以10.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中国作为全球航空业重要市场,航空公司及航空制造商的技术需求正不断提升。
据界面记者现场了解,各大航司对于霍尼韦尔软件更新的期望值还在增加。国航、东航及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若干专家指出,在空中GPS信号封锁所导致的干扰与欺骗问题也亟待解决,行业需要像霍尼韦尔这样的科技服务商提供相应技术软件更新支持。
“机上航电系统需随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对于飞行员操作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最简洁明了的指示。”一位东航飞行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对此,徐军也向界面新闻表示,未来航空电子产品正朝高度系统化演进,更互联、更安全、人机互动界面更简洁,这几点是全球航空业的统一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本土航电系统也逐渐崭露头角,多个品牌在相关领域展开布局多年。中航电子、昂际航电等企业在航电系统的研发与集成方面正在突破。
例如,昂际航电已于2017年前后推出 IMAP 模块化航电平台,为国产大飞机 C919 项目提供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尽管如此,尚未有公开资料显示该平台已部署更完整的“软件更新服务”体系,其商业化进程仍待观察。
据悉,霍尼韦尔于今年2月宣布计划全面分拆航空航天业务。徐军告诉界面记者,目前分拆工作正按计划推进,将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未来,霍尼韦尔航空航天科技集团将独立上市美国纳斯达克。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