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

王者之魏 vo快游大全 1

2025年11月20日,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长三角文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本届展会规模达8万平方米,汇聚超过1500家文化产业相关单位和企业品牌。

本届文博会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主办,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为主题。

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1张图片-

开幕式现场

开幕活动上,会上发布了“长三角数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第三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以及《2025年度长三角文旅产业重大项目》。

本届长三角文博会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嘉年华。从“1+6”的全新展览格局,到126场涵盖产业峰会、经贸对接到现场演出的各类活动;从重磅首发的文化赋能型产品《长三角畅游护照》,到汇聚近千种美食、上万件文创的“文化消费嘉年华”,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全面展现长三角地区如何深化文化传承、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并以此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2张图片-

展会现场

汇聚区域合力,展现“文化赋能”的实践图景

本届文博会5.2H馆的综合发展板块,是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集中陈列室。它直观地展现了“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汇聚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携手云南、贵州、内蒙古、吉林、新疆阿克苏、山西临汾等53个省及地级市,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宽领域、高能级的文化产业生态展示矩阵。

作为东道主,在上海展区,黄浦展团以一声“Hi黄浦”发出热情邀约,创新设立戏剧便利店,邀请《大理寺日志》剧组一日店长,将演艺大世界的活力带入展馆;苏州河的纽带在普陀展团流淌,构筑出万花为景的视觉奇观,蔚蓝云创的VR沉浸式体验与木棉花动漫《间谍过家家》的打卡空间相映成趣;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嘉定展团得到充分体现,深厚的元宇宙产业根基催生了XR大空间,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杨浦展团主打不一YOUNG的精彩,B站的小电视与敦煌当代美术馆的沉浸式互动,彰显了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的多元创新生态;而在临港新片区,4米高的雪嘻嘻气模与科技智慧图书馆的智图AI系统并存,共同构筑了文旅+科技的N种新体验。还有松江区的“古华亭”历史文脉、“符号松江”创意,闵行区的“文创赋能,闵行有LI”特色,以及静安区、奉贤区的重点文化内容,共同展示了文化融合跨界,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3张图片-

文博会现场

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江苏展区,以“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设置“苏超”主题展区、“数智引擎”和“国潮新风”三大板块,携万余件优质文化产品打造“可观可买可体验”的空间。

现象级IP“苏超”成为绝对焦点,“苏超”+文旅、“苏超”+文创、“苏超”+科技三个维度,生动呈现了这一竞技赛事如何激发社会活力、构建起文体赋能经济消费的闭环生态。“数智引擎”板块尽显江苏文化科技的硬核实力,28家企业携黑科技亮相,以39%的市场份额登顶全球第一的雷鸟创新(无锡)有限公司带来全球首款支持HDR10的AR眼镜“雷鸟Air 4系列”,苏州墨觉智能电子有限公司带来全球首款头戴式智能运动专业骨传导耳机,这些“黑科技”正是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的核心驱动力。“国潮新风”板块则是一场非遗与创意的盛宴,苏州丝绸纹样数据库、江苏华艺时装集团的AI扎染机器人生产线、现象级IP卡皮巴拉小黄豚等,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创新赋能下的新生。

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4张图片-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5张图片-

展会现场

浙江展区同样占地2000平方米,以“培育文化新业态 促进文化新消费”为主题,设置文化名片、数字文娱、非遗文创三大板块,带来约100个精选展项。展区设计理念源自“寰宇之间”,巨型良渚玉鸟和玉璧造型屏幕构建起视觉奇观,诠释了浙江文化传承与潮涌的双重内涵。文化名片板块通过主题视频,呈现了良渚文明在当代的活化与全球传播;数字文娱板块则聚焦“文化新三样”的国际传播,VR眼镜、AI影视数字人以及东海龙族LBE文旅大空间等项目,清晰地展示了浙江如何通过激发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开拓经济新蓝海并推动文化出海;非遗文创板块整合了历史经典产业,古法竹纸、瓯塑、德清窑原始瓷复烧工艺、青田石雕等非遗技艺和展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浙江手造”的匠心独运,见证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重塑。浙江龙港展团则以“爱潮玩,来龙港”为主题,3米高的罗小黑装置和Coser互动,成为动漫爱好者的聚集地。

安徽展区以“创新安徽,向新而行”为主题,展示了安徽在文化三业融合上的最新成果。在平台载体展区,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与科大讯飞、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联袂登场;好戏安徽板块带来了黄梅戏、庐剧等经典选段,展现了安徽31个地方戏曲剧种、超1500家院团的深厚底蕴。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超级皖”美食争霸长三角分会场,这一现象级活动全网曝光量突破92亿次,拉动消费5.87亿元,成为文化创意活动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典型示范。黄山臭鳜鱼、淮南牛肉汤等地道美食让现场观众大快朵颐。“皖美相约”文旅体商融合区展示了奇瑞房车和荣事达智慧文旅舱,观众还可通过VR体验《渡江战役》,并通过通关文牒集齐安徽十六地市印章,实现深度互动。

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6张图片-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7张图片-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8张图片-

展会现场

综合板块内,来自全国其他省市的展团也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宝藏。吉林展团将“长白山冰雪季”搬入现场,探索冰雪文化的经济新路径;云南展团围绕“文化+科技”,展现云南影视、演艺、出版(版权)、文旅、文创、五大板块的成果,并通过“蘑幻奇旅”VR体验、裸眼3D等特色项目与产品,展现云南元素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互鉴,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浙江对口阿克苏展团在浙江的数智赋能下,通过非遗数字档案和《龟兹印记》VR,展现同根同源的文化新生,彰F显了文化协同赋能社会发展的力量;内蒙古展团的“锦绣霓裳”AI旅拍机和《阴山岩画》VR体验,尽显数字文化魅力;贵州展团推广“黄小西吃晚饭”“爽居贵州”等精品文旅和特色非遗,带来“村超”“村BA”的火热激情,展示大众文化活动如何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山西省临汾市展区,围绕“不止小西天·临汾皆如此”的主题,重点展示霍州年馍、老粗布、锣鼓文创、乡宁紫砂壶、乡宁陶瓷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

“1+6”格局重塑:以机制创新激发产业融合新活力

本届长三角文博会首次打造“1+6”展览新格局,即一个综合发展板块,辅以四个特色专题展和两个特色展区。

两大特色展区率先抓住了体验经济的核心。作为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点项目,本届长三角文博会期间亮相了33个沉浸式项目,并将举办2025中国沉浸产业峰会。从南京博物院《坤舆万国全图》的VR大空间,到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大美敦煌》的XR体验,科技手段让历史叙事变得可触可感,这些项目不仅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成果,更开辟了全新的文化消费场景,成为赋能经济的新增长点。而古镇新生态-跨界融合创新展作为首个“古镇+”平台,汇聚了23家文旅运营方,乌镇发起人陈向宏、拈花湾创始人吴国平、阿那亚创始人马寅等业界顶尖思考者齐聚“文旅操盘手论坛”,权威解析“产品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为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创新性转化、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9张图片-

展会现场

四大特色专题展则精准聚焦垂直赛道,旨在通过专业化平台激发特定领域的创新活力与经济动能。以“创新·融合·赋能”为内核的长三角国际文创产品展,成为Z世代的聚集地,50家博物馆机构携新品亮相,“神小象”、“马利中国色”等老字号焕新登场,更有Comicup合作引入米山舞、《恋与制作人》等二次元内容,展现了文化创意赋能传统品牌、链接新世代消费力的强大能量。同期举办的2025ECA国际创意设计大赛吸引了海内外34个地区、1262个投稿者参与。瞄准产业投融资的中国文旅产业投资博览会与中国酒店投资加盟展双展联动,首次引入东南亚代表性企业,设立“中国企业出海对接环节”,直接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创造“输血供氧”。而Auto Show上海国际汽车潮流节与SRVC上海房车露营博览会则将目光投向了汽车文化消费,约500多辆特色房车和潮流车集结,全景展示了汽车文化风尚,探索“文化+”赋能传统制造业的新路径。

文化赋能、激发产业,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今日开幕-第10张图片-

展会现场

作为长三角文化产业的核心平台,本届展会共举办高达126场精彩活动,其中包括37场高规格的行业论坛。不仅有1场开幕活动,更有17场聚焦垂直领域的主题峰会、9场精准高效的经贸对接会和10场针对性强的招商推介会。这些活动围绕沉浸产业、古镇生态、中国企业出海、文旅投资、AI元宇宙等前沿议题展开,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思想碰撞、创造活力落地、经济价值转化提供了核心场域。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