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俄罗斯海军为可以携带“末日鱼雷”的新型核潜艇“哈巴罗夫斯克”号举行了下水仪式。

“‘哈巴罗夫斯克’号潜艇下水。
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海军司令亚历山大·莫伊谢耶夫以及造船厂官员出席了仪式。别洛乌索夫在电视直播的仪式上表示,此次交付对俄罗斯海军而言意义重大,“这艘新型潜艇将增强俄罗斯在世界各大洋不同区域保护其海上边界和国家利益的能力”。
尽管俄罗斯官方并没有直接提到“哈巴罗夫斯克”号配备的武器,只介绍该潜艇“用于搭载不同用途的无人武器系统”,但俄罗斯媒体和俄海军官员透露,“哈巴罗夫斯克”号将成为“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主要搭载平台。“波塞冬”可搭载核战斗部,打击地方沿海城市,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
神秘的“哈巴罗夫斯克”号
虽然“哈巴罗夫斯克”号下水仪式非常高调,但只展示了这艘神秘核潜艇的艇尾部分,非常神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出场方式进一步增加外界对该潜艇的兴趣和关注。
“哈巴罗夫斯克”号从2014年7月开始建造,原计划在2022年下水,但可能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影响,推迟到了2025年。下水后,“哈巴罗夫斯克”号预计将进行港口试验、推进系统测试,随后进行长达一年或更久的海上试验。特别是“波塞冬”的集成和认证可能需要额外的水下测试,包括验证发射程序与无人化武器的指挥控制链路,以及从有人平台上操作核动力、核武装无人潜航器的安全规程,因此它将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正式加入俄罗斯海军。第二艘同型潜艇“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已在建造中,预计未来将加入俄北方舰队或太平洋舰队。
“哈巴罗夫斯克”号是俄罗斯09851型核潜艇的首艇,普遍分析认为,该型潜艇由俄罗斯海军885型“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改进设计而来,并且采用“北风之神-A”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某些结构要素。该型潜艇长约113米,宽超过12米,艇身直径约为10米,满载排水量仅1万吨左右,采用泵喷推进装置,设计航速32节,最大下潜深度500米。

“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可携带核战斗部。
在武器装备方面,“哈巴罗夫斯克”号最受关注的就是可携带“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就在该潜艇下水前几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成功进行了“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这是俄方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并且开启核动力装置,让该潜航器航行了一段时间。普京表示,“波塞冬”的威力超过目前俄罗斯最先进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此外,就机动速度和潜航深度而言,目前全球没有任何同类武器可与之匹敌,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出现,且“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无法被拦截。
“波塞冬”其实在2015年就被外界关注到了,当年11月被俄媒体“意外曝光”,当时俄官方电视台在报道国家高级安全会议时出现了“状态”6核鱼雷的画面,显示该鱼雷的运载工具为“别尔哥罗德”号和“哈巴罗夫斯克”号特种核潜艇。2018年,普京发表国情咨文时正式披露了这种武器的存在,后经俄民众网上投标被命名为“波塞冬”。
“波塞冬”的技术来源可追溯到苏联时期的“超级核鱼雷”计划,紧凑型核反应堆技术成熟后,鲁宾海洋工程中央设计局开始研发“波塞冬”。“波塞冬”直径约1.5米,长约20米,尺寸相当于一枚小型洲际导弹,由于采用了核动力装置,其航程可达1万公里,按照俄罗斯军方的说法,“波塞冬”安装了小型核反应堆,推进装置为泵喷推进,能够在水下1000米深度以高达100公里时速的速度航行。除了令人惊讶的1万公里航程,其还可以携带一颗TNT当量200万吨的核弹头,其一旦在敌方海岸附近爆炸,可引发高500米、宽550公里的海啸冲击,不仅可彻底摧毁敌方海军基地,沿海城市也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根据俄罗斯《2018至2027年国家武器发展纲要》,俄计划生产32枚“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分别由4艘新型特种潜艇搭载。除了“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哈巴罗夫斯克”号应该还配备了多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重型鱼雷用于自卫。
重塑海基核威慑力量
作为一种新类型的核潜艇,俄罗斯计划将“哈巴罗夫斯克”部署在太平洋舰队。俄罗斯在2024年初完成在太平洋沿海地区的核潜艇基础设施建设,俄罗斯官方未说明该设施的具体位置,但综合多方信息,俄军将在堪察加半岛的雷巴奇核潜艇基地修建配套设施,并新组建第3核潜艇师,这些配套设施可停靠携带“波塞冬”的“别尔哥罗德”号和“哈巴罗夫斯克”号战略核潜艇。据介绍,核潜艇从这里可以直接进入太平洋深处,是俄罗斯在太平洋地区最适宜部署远洋舰艇的地方。
雷巴奇核潜艇基地位于阿瓦查湾,是俄海军在远东最大的核潜艇基地,在苏联时期就是其重要的核潜艇基地,当年修建过程中,苏军把半岛上的花岗岩山脉凿空,并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在其内部建成了大型洞库式潜艇靠泊码头,核潜艇维修、装弹等一系列工作均可在码头完成。核潜艇执行任务时可从水下洞库口直接出海,潜入大洋深处,不容易被侦察卫星发现。该基地还部署有俄罗斯最先进的“北风之神”级系列战略核潜艇。

水面航行的“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
上文提到的“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虽然也可以携带“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但与“哈巴罗夫斯克”号不是一个级别的核潜艇。“别尔哥罗德”号特种核潜艇(09852型)在2019年4月下水。该潜艇在949A型“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12号艇基础上建造而来(工程代号变为09852),为了适应新的任务,艇体中部被切开,加了一段29米的舱段,全长增加至184米,成为世界上长度最长的潜艇,水下排水量估计超过3万吨,仅次于“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4.60万吨)。
从任务定位来看,“别尔哥罗德”号和“哈巴罗夫斯克”号可以归类为多用途特种核潜艇,那么在俄罗斯海基核力量中,这些潜艇将扮演何种角色呢?这种类型的潜艇是否会成为俄海基核力量未来发展的重点呢?
在笔者看来,上述核潜艇和“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只是俄未来海基核力量的补充,在美国大力发展反导技术和对俄进行反导围堵的背景下,“波塞冬”为俄罗斯提供一种能够绕过现有导弹防御系统的全新战略核打击选项,借助海水的隐蔽性和超长航程,美国或北约几乎难以对“波塞冬”进行有效地拦截,进一步提升俄海基核力量的可靠性和韧性。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曾表示:“我们的反潜策略仍停留在追踪潜艇平台,而‘波塞冬’使武器与平台分离,传统手段已无法有效应对。”

“北风之神”级系列核潜艇将是俄海基核力量的支柱。
俄罗斯目前正在建造“北风之神-A”级潜艇,俄计划建造7艘“北风之神”-A级潜艇,目前有5艘“北风之神-A”潜艇。按计划,7艘“北风之神”-A将在2027年之前全部入列。届时,俄罗斯将拥有10艘“北风之神”级系列潜艇。该级核潜艇配备的主要武器是16枚“圆锤”潜射弹道导弹,导弹最大射程超过9100千米,可携带6个分导式核弹头,核弹头当量在10-15万吨之间。
从“北风之神”级系列潜艇的建造数量和武器来看,“北风之神-A”级潜艇才是俄未来海基核力量的支柱,而携带“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核潜艇是海基核力量的补充,其定位与前段时间俄宣布测试成功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一样,都是俄“非对称”核打击手段,通过重塑战略核威慑体系,与美国保持战略平衡,甚至获得某些“非对称”优势。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