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肺炎的病因、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mysmile 闻库 3
真菌性肺炎的病因、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真菌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Fungal 肺炎),是由真菌感染引发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属于肺部真菌病的一个重要类别。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假丝酵母属(例如白色念珠菌)、曲霉属新型隐球酵母以及接合菌门(如毛霉菌和肺孢子菌)等,其中念珠菌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

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且难以解释的发热,早期呼吸道症状和体征较轻微。随着感染进展,可出现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典型者咳白色黏稠痰,有时痰中可见真菌菌丝和碎片形成的胶冻样物质,偶有血丝,亦可能为脓痰。多数患者存在肺部或其他器官的基础疾病,例如呼吸系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即便没有基础病,某些诱因仍可导致发病。肺真菌病在影像学(X线及CT)上表现多样,包括肺纹理增强、斑片影、实变、弥漫小结节、空洞及胸腔积液等,严重时可并发感染性休克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靶向抗真菌治疗,即根据确诊结果选用特异性药物。可依病原菌类型选择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拉夫康唑、盐酸特比萘芬盐酸萘替芬卡泊芬净等。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居室通风、避免受凉,并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B族且易消化的饮食。

病因

临床上因长期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及细胞毒类药物,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促使真菌繁殖致病。病原体种类多样,国内以曲霉菌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其次为新型隐球酵母放射菌、奴卡氏菌与毛霉菌等。

基础疾病 

多数患者伴有肺部或全身基础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等,因局部结构损坏和免疫功能减弱而易感。肺外疾病中,艾滋病在国外较常见,国内则以恶性肿瘤、白血病糖尿病慢性肝炎尿毒症、结缔组织病及大面积烧伤为主。

诱发因素 

即便无基础病,某些诱因亦可引发感染。常见医源性诱因包括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放疗、手术(如器官移植)、吸毒、雾化治疗、气管插管/切开及各类留置导管等。

流行病学

真菌性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深部真菌感染的60%以上。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及有基础病患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药物者,病死率高、进展快。无基础病者虽少见,但起病隐匿,易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细菌性肺炎肺结核。老年人是真菌性肺炎的高发人群。

组织胞浆菌病主要流行于北纬45°至南纬30°间,尤以美国南部河谷地区为甚,在中南美洲、非洲及东南亚亦有分布。美国年新增约50万病例,其中至少800例死亡。该病分两型:一为荚膜组织胞浆菌所致,主要累及肺及网状内皮系统,流行于美洲;另一为杜波变种引起,好侵犯皮肤、皮下与骨骼,少累及肺,多见于非洲。

球孢子菌病多见于美国与墨西哥部分地区,临床表现包括原发肺感染、慢性肺球孢子菌病及播散型(可危及生命),少数表现为皮肤型。

芽生菌病在北美流行,常侵犯肺部,初期症状轻微(发热、咳嗽、声嘶),多数患者在数周内自愈。

临床表现

患者常见持续性不明原因发热,早期呼吸道症状较轻。随病情进展,咳嗽、咳痰加剧,痰多呈白色黏稠状,可带血丝或呈脓性。

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因真菌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引发组织灌注不足。

检查诊断诊断标准

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确诊依赖真菌培养或组织病理学证据。

病史 

职业史(如饲鸟、酿造、皮毛加工)、旅行史与接触史是重要线索。某些环境易导致高浓度孢子吸入。

症状和体征 

无特异性,常见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典型表现为咳白色黏稠拉丝痰。肺部听诊可有湿啰音,偶见实变征或胸腔积液征。

辅助检查胸部X线及CT检查 

影像表现多样,包括肺纹理增重、斑片影、实变、结节、空洞及积液等,易与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肺癌肺结核转移性肺癌混淆。

不同菌种所致肺炎影像特点各异:

1. 白色念珠菌肺炎:双肺中下野斑片影,边缘模糊,变化较快;亦可呈弥漫粟粒状阴影,但较结核粗大且少累及肺尖。

2. 肺隐球菌病:以结节/肿块为主,可伴空洞,少累及淋巴结;亦可为斑片或粟粒影。

3. 放线菌肺炎:中下肺实变,可融合成块或空洞。

4. 曲霉菌:常寄生于原有空洞,形成霉菌球,伴肺门淋巴结肿大。

病原体检查 

病原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痰涂片或培养 

最常用,但易受口腔污染。痰中检出菌丝意义较大,多次培养同一真菌且菌落量大提示感染。痰检结果需结合临床,仅作拟诊参考。

病理诊断 

组织中发现真菌为“金标准”,但阴性不排除感染。可通过纤支镜、穿刺或胸腔镜获取标本。

真菌抗原及代谢产物的检测 

1,3-β-D-葡聚糖曲霉属半乳甘露聚糖及PCR等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血清抗原动态监测可评估病情与预后。

治疗治疗原则

(1)依病原菌选药:如氟胞嘧啶念珠菌病有效,但对毛霉菌无效。
(2)长疗程:通常6–12周以上,防复发。
(3)重症联合用药:增强疗效,减少耐药。
(4)治疗原发病,提升免疫。
(5)必要时手术清除感染灶。

预防治疗一般预防 

治疗原发病,保护生理屏障,减少侵入操作,改善营养与免疫状态,停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或激素,加强器械消毒。

靶向预防 

无免疫抑制者通常不需预防用药;高危人群(如HIV感染、粒细胞缺乏、器官移植者)可考虑药物预防。

拟诊治疗 

针对广谱抗生素无效伴高危因素者,依临床拟诊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需综合考虑感染部位、病原可能种类及药物特性。

临床诊断治疗 

亦称先发治疗,对宿主因素者连续监测(影像、培养、抗原),一旦阳性即开始治疗,药物依检测结果选择。

确诊治疗 

靶向治疗,依确诊菌种、药敏及患者情况选择药物,参考药理学特性与耐受性。

抗真菌药物分类 

按机制分:作用于细胞壁、细胞膜、核酸合成等;按结构分:多烯烃吡咯类(咪唑与三唑)、丙烯胺类、嘧啶类及棘白菌素类。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1)细胞壁抑制剂:如棘白菌素类抑制β-(1,3)-D葡聚糖合成,对人体毒性低。
(2)细胞膜抑制剂:两性霉素B结合麦角固醇;吡咯类抑制其合成。
(3)核酸合成抑制剂:氟胞嘧啶抑制胸腺嘧啶合成酶;灰黄霉素竞争性抑制鸟嘌呤入DNA。

常用抗真菌药物多烯类 

两性霉素B抗谱广,是重症感染首选,但不良反应多(寒战、高热、肝损、粒细胞减少等)。脂质制剂(如ABLC、L-AmB)提高疗效并降低毒性。

吡咯类 

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氟康唑对念珠菌、隐球菌有效,但对光滑/克柔念珠菌活性差;伊曲康唑对酵母、曲霉、组织胞浆菌有效;伏立康唑广谱,为首选侵袭性曲霉菌病药物;泊沙康唑对接合菌有效,但仅口服剂型。

丙烯胺类 

盐酸特比萘芬盐酸萘替芬抑制鲨烯环氧化酶,目前多用于浅部感染,深部感染可与吡咯类联用。

嘧啶类 

氟胞嘧啶主要用于念珠菌、隐球菌和曲霉菌,易耐药,需联合用药。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为β-(1,3)-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对念珠菌和曲霉菌有效,隐球菌天然耐药。卡泊芬净被推荐为念珠菌血症首选,可增强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活性。

预后

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预后。

护理一般护理

1. 急性期卧床休息,半卧位助通气;集中护理操作,保障休息。
2. 保持室内通风、温湿度适宜,环境整洁,限制探视。
3. 予高热量、高蛋白、富维生素饮食;多饮水或静脉补液,注意滴速。

病情观察

1. 监测生命体征,尤其体温变化。
2.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
3. 注意皮肤黏膜色泽与意识状态。
4. 监测血象、血气、尿量及出入量。

对症护理

1. 寒战保暖,高热物理降温,必要时药物降温。
2.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口唇干裂与溃疡。
3. 指导有效咳嗽,协助拍背、雾化;痰多者用祛痰剂;缺氧者给氧。
4. 胸痛者患侧卧位,干咳剧痛可用可待因镇咳。

心理护理

解释疾病与治疗目的,减轻焦虑,尤其对休克型肺炎患者,加强沟通,提升配合度。

     <p>参考资料 ></p><p><a href="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98228&Type=bkzyb&SubID=160993">组织胞浆菌病</a>.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7-01</p><p><a href="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98229&Type=bkzyb&SubID=160994">球孢子菌病</a>.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7-01</p><p><a href="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98231&Type=bkzyb&SubID=160996">芽生菌病</a>.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7-01</p>

标签: 真菌肺炎病死率 真菌性肺炎病因有哪些 真菌性肺炎什么症状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