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5 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我们正式迈入 " 三航母时代 "。
入列后的福建舰会做什么,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看点 1:「 中国航母可以抵达更远的地方 」
有几个地点,是航母入列后 " 必去 " 的地方:
||台湾海峡
||南海
||西太平洋
有些地方,航母在海试中也会去。入列后再去,最大的区别是实战化。
军事专家兰顺正告诉谭主,海试更多地是在测试参数,而入列后出去执行任务,看的是战斗力。
前者更像是 " 你有什么能力 ",后者是 " 你能发挥多大实力 "。这就意味着,要在极端海况、超负荷运转甚至敌我对抗的情况下,看航母的能力。
||一般来说,在黄海、东海、南海等近海海域,主要检验的是舰机协同、航母与属舰的协同配合;
||在西太平洋,主要检测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航母的各项能力,以及验证其远洋护航、应急响应、武器系统协同等能力。
随着我们对航母运用的经验不断积累,相关能力的形成时间也在不断缩短。例如,辽宁舰是在入列 4 年多后,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山东舰是在入列 3 年多后前往西太平洋。
军事专家张军社告诉谭主,现在对福建舰有个说法,叫 " 交装即交战斗力 ",这也从侧面说明,福建舰形成这些能力的时间会更短。入列后,福建舰也可能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前往这些地方检验自己的能力。
除了时间变短,福建舰去的地方,也会发生变化。
按照我们的军事构想,中国的航母,执行的都是远海防御作战任务。
那么,远海有多远?
张军社提到一个细节,辽宁舰和山东舰没有舰载预警机,除了舰载雷达,它们也依赖本土海岸的情报支援。而福建舰上有空警 -600 预警机,这极大提升了航母编队的侦察预警能力、指挥控制能力以及远海打击能力。
因此,对于辽宁舰和山东舰来说,西太平洋就是远海,但对于福建舰来说,可不是。
" 射程够得着 "" 雷达看得清 ",对福建舰来说,就不算 " 远 "。张军社表示,福建舰的 " 远海 " 防御能力的建设,需要去东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去建设,比如关岛附近海域、夏威夷附近海域,或者是澳大利亚附近的海域。
中国海军有权利在这些地方航行,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
看点 2:「 实现远海常态化部署 」
我们都知道,航母需要进行周期性的维护与保养。
此前,我们的航母部署主要有两方面的限制。
一是辽宁舰的任务比较重。兰顺正告诉谭主,辽宁舰是我们航母作战体系的 " 探路石 ",它还承担着 " 试验平台 " 和 " 科研 " 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它进行巡航或者战备值班任务,有些捉襟见肘。
二是体系化作战能力还不完善。作为海陆空协同作战的平台,航母的体系作战能力决定了其部署的效能。刚才我们也提到,受限于舰载机的问题,此前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一方面的能力是受到一定影响的。
而福建舰的出现,弥补了这两个短板。
兰顺正表示,相同的部署距离,福建舰由于性能的提升可以部署更长的时间。尽管有人提到,福建舰还是常规动力,和辽宁舰、山东舰相比,其舰艇自持力不会有质的提升,但要知道,即便航母是核动力,其属舰还是需要进行补给,因此,这种提升是实打实的。
关于航母的部署时间,理论上,我们是希望三艘航母可以轮换,一艘在保养,一艘在巡航,一艘在港口准备,但实际上三艘航母可能无法达成这样的部署,因此,福建舰入列只是我们常态化部署航母的第一步。
可能不少人没有注意到,我们提的 "001""002""003" 航母,不是序号,而是型号。
||001 型是在 " 瓦良格号 " 基础上续建的航母
||002 型是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航母
||003 型是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母
这三个型号,代表着我们摸索、模仿、逐步自主的过程。随着福建舰入列,电磁弹射 + 多型号舰载机成为航母的 " 标配 "。与此同时,航母编队属舰搭配的体系也逐步形成,因此,003 型算得上是一个成熟的 " 平台 "。
按照此前我们生产军舰的惯例,在成熟平台上有一些优化和改进,就会进入到 " 量产 " 阶段。
后续,随着航母数量的增加,我们就可以真正实现航母在某个点位上的长期、常态存在。届时,什么叫 " 移动的海上堡垒 ",会有具象化的体现。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