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总是远超人们的想象。一个叫郭伟的人,通过伪造光鲜的履历,成功混入江苏科技大学并成为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成为当代版本的南“郭”先生。
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通报:认定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按规定解除了与郭某的聘用协议。同时,学校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江苏科技大学原教授郭某。
虽然,学校方面没有具体谈郭伟的“严重学术不端”是什么,但是,网上已经铺天盖地传郭伟只有高中学历,却骗取了“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知名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一系列头衔。
初始学历并不是原罪,历史和现实中,都不乏低学历成就大学问的传奇人物:华罗庚初中毕业,在杂货店当售货员;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这三位在现代数字经济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大学本科辍学生。
反观郭伟,他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低学历,而是造假。他公开的履历极为显赫,说自己是陕西省高考状元,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师从周惠久院士,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著名学府留学,拥有海外顶尖院校的博士及科研经历,头衔包括“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德国青年洪堡学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专注于纳米材料研究,并声称有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等。
但是,这些辉煌履历都被打假了,有的是把别人的成果张冠李戴放到自己头上,有的就是扯虎皮拉大旗,抱持着“在外边身份是自己给的”态度,信口胡吹,并且是采众家之所长,集多位同名学者的成就于一身,才显得如此成果斐然。
郭伟的履历,只要稍作核实,完全就是一眼假,堂堂江苏科技大学,在引进人才的时候难道不做背景调查,不去实地考察吗?
出了南“郭”先生这样的丑闻,大学确实要好好反思一下。这么明显的骗子,为什么就被自己当成了“宝”?高校如此严苛的教学、科研考核,怎么就能让骗子顺利通关的?郭伟号称留学澳、日、德三国,至少要精通三门外语,熟悉本领域学术文献,怎么就在大学里指导学生时不“露馅”的?这本身就值得玩味。
“南郭先生”吹竽,吹了几年,没有人指出他是滥竽充数。单口相声《连升三级》里的张好古,一个字不识,却能中进士、点翰林,混得风生水起。而这样的故事,居然在郭伟身上重演了。问题出在哪里?
江苏科技大学的教训,值得整个高等教育界反思。一是反映出当下高校急功近利的人才观和业绩观,二是高校的行政化倾向。为了完成引进人才的指标业绩,为了亮眼的科研业绩,高校不惜重金四处挖人,只要看到有“人才帽子”的人,就许以各种优厚待遇,“萝卜快了不洗泥”。畸形的业绩观膜拜,是让骗子轻而易举得手的根源所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