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大疆罕见地投了一家3D打印公司。
11月19日,3D打印企业智能派宣布完成B轮融资交割,此次融资规模为数亿元,由大疆参投。
作为一家硬科技巨头,大疆并不是典型的风投型公司。迄今为止,大疆公开披露投资或并购的行为都非常有限,这也让智能派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智能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消费级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STEM套件等产品,目前产品销量超两百万台,其中欧美市场占比超过70%。智能派旗下品牌爱乐酷(ELEGOO),在目前全球消费级光固化3D打印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智能派联合创始人陈波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2024年,智能派营收突破16亿元,2025年则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陈波表示,过去几年间,智能派“拒绝了很多钱”。相较于单纯的财务投资,智能派更倾向于来自大疆的技术能力补足。此次融资后,公司将对标大疆,all in产品研发,补齐生态建设。

大疆为什么投智能派?
3D打印是今年硬件圈最火爆的话题之一。一方面,全球3D打印市场正以超过20%的年复合增长率狂飙突进,到2031年规模预计将突破65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中国厂商在这一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目前全球96%的入门级3D打印机均来自中国。2024年,中国3D打印机出口额同比暴增77.2%。
正因如此,3D打印企业成为被资本热捧的香饽饽。就在本月初,3D打印企业快造科技(Snapmaker)也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美团和高瓴创投等机构联合投资,具体金额暂未披露。今年,快造科技旗下产品Snapmaker U1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众筹202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刷新了全球3D打印机众筹纪录。
在3D打印界,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四家公司——智能派、拓竹科技、创想三维与纵维立方,被称为深圳“四小龙”,合占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其中,拓竹2024年营收超过60亿元,也是目前行业公认的龙头,而其创始人陶冶正是大疆背景。
一位“四小龙”员工对界面新闻评价,大疆布局3D打印,智能派是目前最合适的投资标的。这家公司覆盖光固化与FDM两大主流技术路径。从3D打印业务的营收规模来看,智能派仅次于拓竹,也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和拓竹的差距也在拉近。另外更重要的是,双方团队比较合拍。
一个小插曲是,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近日发布上千字朋友圈,称“老东家投了一家3D打印公司,协议里面还特别安排了拓竹相关的条款”。在他看来,这是大疆对于人才流失的一种焦虑表现。
一名大疆内部人士则对界面新闻分析称:“所谓的条款就是正常的竞业协议。大疆投资智能派的主要逻辑,看中的还是它在光固化和材料领域的全产业链潜力。拓竹成长速度确实很快,但市场需要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创新产品来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这更多是一种互补性的价值发现,而不是简单的对标式剿匪。3D打印是高成长赛道,这笔投资属于对中国硬件创新潜力的正常布局。”
3D打印处于“iPhone时刻”的黎明
智能派最初做的并不是3D打印业务。2015年,智能派董事长兼CEO洪英盛从深圳华强北采购电阻、传感器组装成STEM(多学科融合教育)套件向海外市场销售,并很快拿下亚马逊STEM套件类目第一。
然而,STEM市场很快就能够摸到天花板,考虑到团队在销售能力和供应链方面的优势,智能派在2019年切入了当时已小有声势的3D打印行业,推出了首台光固化3D打印机。
谈及入局3D打印,陈波的评价只有八个字:“中国制造,降维打击。”他回忆,“我们做出来的成本是国外对手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换句话说,你想怎么做都可以。”
消费级3D打印机主要分为两种技术路线:FDM(熔融沉积成型)和LCD(液晶屏光固化成型)。FDM是目前最普及的消费级3D打印方式,机器价格和耗材成本较低,入门友好,也是大众创客的主要选择,但精度不足。LCD则拥有极高精度与细节表现力,但耗材成本高,适合更高阶的创作者或行业用途。
智能派选择从LCD赛道切入,且很快在行业打响了名气。2019年,智能派推出的“Mars”系列是业内第一台300美元档位中兼具2K打印精度的设备。与之相对的是,彼时国内品牌同类设备的平均定价在500美元左右,海外品牌的定价则在1000美元以上。
“精准的成本控制能够让我们做到这个价格。别人都说智能派是行业卷王,但是打到这个价格,我们还有钱赚,那为什么不呢?让更多人加入到3D打印中来,市场才会做得更大。”陈波说。
目前,智能派旗下产品线已覆盖光固化3D打印机、FDM 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和STEM电路套件等,其中FDM 3D打印机增长迅速,如果加上耗材销售的营收,FDM贡献收入已经占到六成。今年3月,智能派推出的一款FDM 3D打印机迄今销量超过10万台。
如今,3D打印距离大众市场又近了一步。普通消费者用不到一台手机的价格,就能够买到一台大尺寸、多色、高速的家用3D打印机。在电商网站上,用3D打印制作工艺品、摆件、手机壳等日常用品并销售,也已经是一门十分成熟的生意。
在陈波看来,3D打印正处于“iPhone时刻”的黎明。“现在的产品交互已经做到了普通人可以轻松上手,可以说做得不错了。但如果要变成卓越,我认为还需要三五年的探索期。到那个时候,行业规模能够突破千亿。”
而对3D打印公司而言,陈波认为技术并不是唯一的竞争指标,决定胜负的核心在于从内容、软件到硬件的完整生态闭环。他表示,和大疆的牵手,将在研发能力上实现快速补足,同时探索供应链、品质管理等层面的合作机会,朝行业第一冲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