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科技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王者之魏 新闻资讯 1
【社论】科技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第1张图片-

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重点,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建设开放融合的课程生态和教学方式、加强素养导向的教研引领和综合评价等方面全面部署加强科技教育。

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而人才培养的源头在基础教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要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就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构建起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创新人才培养链条。

近年来,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各校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如科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课程内容与科技前沿脱节、过度依赖课本灌输理论、评价体系单一等。《意见》的出台,旨在通过顶层设计破解发展瓶颈,为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科技教育的核心载体,也是《意见》部署的重点任务。《意见》明确提出“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加强前沿科技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注重分科教学与跨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注重面向真实世界的科技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要求科技教育更加求真务实,立足实践,摆脱“纸上谈兵”的困境。

概而言之,加强科技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必须瞄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瞄准为未来科技发展储备人才。

当然,科技教育的开展需要构建一个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科技教育生态系统,而不是依赖学校的单兵作战。

比如,教学资源上,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开发优质线上教学资源;教学空间上,要统筹校外实验室、科技基础设施、场馆、车间、实训基地等资源;教师队伍上,要激励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与实践。说白了,就是要建立中小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紧密连接。

加强科技教育,会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业压力、教师的教学压力?这恐怕也是不少家长和教师关心的问题。

《意见》提出,推进评价改革,要求“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方式”“不得简单以考试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片面评价,防止功利化倾向和加重师生负担”,并提出开发“科技素养数字画像”,追踪学生创新能力成长轨迹等新的评价方式,有力地回答了这一疑虑。

中小学科技教育不仅关乎每个孩子的未来,也关乎国家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意见》的出台为中小学科技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唯有积极落实,培养出更多具备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才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