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大城市群中,以长三角的“GDP万亿城市”为最多,直辖市上海以及苏浙皖8个设区市的GDP合计接近全国的七分之一、长三角区域的六成。目前,这九座万亿城市的“三季报”均已发布,七个市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超过全国同期的5.2%或与其持平,合肥(5.9%)、上海(5.5%)、苏州(5.5%)领跑。
九市之中,南京与宁波之间关于“全国城市第十强”的攻防是区域经济竞合的一大看点。2021~2024年,宁波的年度经济增速持续快于十强“守门员”南京,去年的GDP总量已相当于南京的98%,差距缩小至353亿元,但今年二季度起出现变化,上半年、前三季度,南京的GDP增速均高于追兵宁波,至今总量优势已扩大到567亿元。
合肥、上海、苏州增速领先
今年以来,合肥挟去年跻身经济总量、常住人口“双万城市”之势,GDP累计增速逐季跑赢长三角其他万亿城市,前三季度达到5.9%(总量10252亿元),在中国大陆27个万亿城市中仅次于烟台(6.4%)和唐山(6.2%)。
以“芯屏汽合”为代表的新型工业,构成了合肥经济增长的强劲支撑。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八成;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猛增41.7%,连续2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海的GDP总量处于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略大于苏锡常三个万亿城市之和。在巨大体量的基础上,上海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稳健走高,一季度GDP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上半年与一季度持平,前三季度则比上半年显著加快0.4个百分点,达到5.5%(总量40721亿元)。当期,占GDP总量超过四分之三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9%,增速超过全国0.5个百分点。

2018年起,“世界制造业大会”连续在合肥举办。 安徽日报 图
苏州的经济运行也表现出较强的韧劲和活力,尤其是三季度,各领域指标边际改善,逐月好转,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速5.5%(总量19930亿元)。苏州的工业规模在全国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9%。
在反映有效需求的指标上,当期上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增速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在九市中居第一;杭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9亿元,超过去年新晋“社消万亿城市”的苏州,5.1%的增速在九市中领先;上海、杭州、无锡、合肥、南通、常州的出口增速达到两位数,南通(23.9%)最高。
宁波紧追不舍,南京“还以颜色”
宁波2018年晋级万亿城市,此后一路赶超长沙、无锡、青岛、天津,去年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第十一位,逼近十强“守门员”南京。
据历年统计数据,2018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6亿元,是南京的84%,相差2074亿元。从2021年起,宁波的经济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南京,去年GDP为18147.7亿元,是南京的98%,差距收窄至353亿元。今年1月,南京市委主要领导在公开场合坦承“标兵渐远、追兵渐近”,指出南京争先进位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正当有媒体断言宁波赶超南京“胜券在握”时,事态渐起变化:今年一季度南京的经济增速为5.3%,仍比宁波慢0.3个百分点,但上半年、前三季度,南京的增速分别达到5.3%、5.2%,均比宁波快0.2个百分点,1~9月的GDP领先优势扩大到567亿元。
检视前三季度宁波的主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0%,在浙江11个市中最低,也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因受累于房地产业而深跌;出口增速由一季度、上半年的17.0%、10.1%下探至6.0%。作为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对美出口在总出口中的占比都较高的港口城市,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经济承压明显,挑战加大。
7月,宁波市统计局在解读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时披露,宁波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78.3%,远高于全国的32.5%和浙江的58.4%,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更为直接。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宁波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出南京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低于南京近13个百分点,工业是宁波的强项。但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宁波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二产增加值增速持续放缓,1~9月累计,南京这两项增速分别快于宁波0.8个和0.1个百分点。在具有优势的第三产业,南京的此项增加值增速则保持领先。

西门子Xcelerator长三角科创赋能中心9月在南京揭牌,是该公司在长三角的首个线下体验与应用服务中心。 孙中元 图
10月下旬,宁波召开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会。据“宁波发布”,市主要领导在讲话时连用六个“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强调要抓招商扩投资、稳外贸促消费、抓创新优产业等,超常发力、协同用力、拼尽全力,推动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平安稳定,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作为应对经济承压前行态势的关键一招,宁波“痛下决心”打好招商引资和有效投资的攻坚战、翻身仗。10月以来,市政府接连与宇树科技、吉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领导赴上汽集团、交通银行洽谈深化合作,并于第八届“世博会”前夕在上海举办“投资宁波”圆桌会,42家参展企业、在沪跨国公司高管出席活动。
继2023年常州GDP破万亿,今年长三角区域内的万亿城市可望再度扩容。温州、徐州去年的经济总量都已超过95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14亿元和7298亿元,增速达到或超过6%,有较大可能在“十四五”最后一年携手加入“万亿俱乐部”,长三角经济向淮海经济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辐射与协同发展将由此增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