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定调!新一轮大洗牌,开始了

mysmile 闻库 1

文 | 凯风

又一个重要的时间关口,正在开启。

刚刚发布的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重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 " 现代化产业体系 " 置于首位,提及" 推进统一大业 "、"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 稳步扩大免费教育 "等。

作为承前启后的五年,2026-2030 年将是全面发力之年,经济至关重要。

外有地缘之变,内有改革需求,加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新的五年规划,释放了哪些信号?

01

10 年跃居 " 中等发达国家 ",意味着什么?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到 2035 年,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 GDP 约为 2.5 万美元左右为基准,全球超过这一标准的国家不到 40 个。

当前,我国人均 GDP 为 1.35 万美元,今年有望突破 1.4 万美元。

考虑到人口变化,要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未来 10 年 GDP 平均增速可能要在 4.4% 以上。

规划建议再提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指出" 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不是没有理由的。

国家定调!新一轮大洗牌,开始了-第1张图片-

当然,同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同时期的侧重点,截然不同。

过去一段时间," 房地产 - 土地财政 - 金融 "构成的循环,是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未来,当城市发展面临 " 两个转向 ",科技必然要挑起大梁," 科技 - 产业 - 资本 "的新循环越来越重要。

总体而言,从国际大循环到国内大循环,从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 " 投资于物 " 到 " 投资于人 "…… 都是不可不走的一步。

这是经济结构之变、动力之变,也是财富生成模式之变。

02

这些地方,被点名了。

规划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这意味着,未来城市发展不再是 " 单兵突进 " 模式,而形成抱团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之势,都市圈、城市群将形成新的竞争主体。

在规划中,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雄安新区等被着重点名。

国家定调!新一轮大洗牌,开始了-第2张图片-

三大世界级城市群,被列为三大动力源。" 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

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凸显。" 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 "、"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加快发展 " 被写入文件。

雄安新区再被寄予厚望。作为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历经 8 年大建设而基本成形,未来要以 " 建设现代化城市 " 为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继东西差距之后," 南北差距 " 也进入决策视野。规划提出," 促进东中西、南北方协调发展 "。

这背后,东西差距正在持续收窄,但南北差距有所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的重任。

03

10 年再造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靠什么?

日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 10 年将再造一个高新技术产业。

作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我国工业产值超过百万亿,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超过 22 万亿。

产业决定未来。再造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势必影响到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到城市竞争格局。

国家定调!新一轮大洗牌,开始了-第3张图片-

哪些产业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根据规划建议,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这其中,新能源汽车已在改变城市竞争格局,一批新势力崛起,传统汽车工业城市备受冲击。

低空经济作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尚处于爆发初期,还需要 5-10 年的培育成长期,但几乎所有城市都已有所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更大的空间在于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更加考验创新水平。

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国家定调!新一轮大洗牌,开始了-第4张图片-

这是未来发展的新风口,也是从国资到民资共同追逐的焦点,股市的热点也集中于此。

这其中,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最为关键,引来北上广深、杭州、成都、合肥等 20 多座竞相布局。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载体,人工智能涵盖算力芯片、数据中心、大模型、AI 眼镜、智能终端等方方面面。

考虑到 " 人工智能 +" 赋能千行百业,这将是一个超过房地产的 10 万亿级大产业,决定未来城市竞争的胜负。

04

房地产,还是不是支柱产业?

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提 "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且将之列在 " 民生保障 " 板块,足见其角色之变。

国家定调!新一轮大洗牌,开始了-第5张图片-

从关乎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到关乎民生保障的基础产业,房地产仍然重要,但不再具备全局重要性。

未来几年,房价有望阶段性触底,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不要再期待新一轮暴涨。

2021 年以来,我国新房 + 二手房销售面积从 19.3 亿平方米回落到 15 亿平方米,二手房占比从 19% 到近 50%。

国家定调!新一轮大洗牌,开始了-第6张图片-

要知道,高峰时期仅新房成交面积超过 18 亿平方米,目前已回落到 10 亿平方米以内。

这意味着,房地产正在从大拆大建的增量时代,转向以城市更新为主的存量时代,堪称历史大变局。

受此影响,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必须开辟新的税源,但短期房地产税恐怕难以落地。

房产造富模式行将终结,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大幅提升,资金从楼市向股市的转移,将是大概率事件。

可喜的是,租金回报率开始回归,以年租金 / 房价衡量,3-5% 为正常国际水平,初步具备投资价值。

目前,全国百城租金回报率已恢复到 2.37%,部分二线城市达到 3%,不断接近合理水平。

05

从生育到教育,一系列大招要来了。

生育友好型社会,正在成为现实。

规划建议提出,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作用,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生育休假制度等。

目前,育儿补贴已经落地,0-3 岁幼儿每年可享受 3600 元真金白银补贴,这被认为是 "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面向普通民众发钱 " 的创举。

而 " 倡导积极婚育观 " 被写入规划建议,同样释放出非同寻常的信号,从刺激生育到刺激结婚,或许不远了。

"12 年义务教育 ",越来越近了。

规划建议提出,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国家定调!新一轮大洗牌,开始了-第7张图片-

今年 9 月,学前教育免费正式启动,目前已覆盖大班幼儿,未来将向所有幼儿形成全面覆盖。

当前,中小学已实现 "9 年免费教育 ",一旦学前教育全面免费,"12 年免费教育 " 呼之欲出。

一旦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全面降低,刺激生育或许会有积极效果。

06

涨工资,越来越重要了。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再提 " 共同富裕 ",而且将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强调" 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 "。

不仅如此,在 " 大力提振消费 " 的关键任务中," 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 "被重点提及,足见收入增长之于扩大内需的重要性。

就在月初,人社部发布最新最低工资标准,各省最低工资实现普遍调涨,多省涨幅超 10%,被视为 " 涨工资 " 的重要信号。

国家定调!新一轮大洗牌,开始了-第8张图片-

最低工资要上涨,那么一般人的工资何去何从?

从政策来看," 限高、扩中、提低 "已经成为最大公约数。

规划提出," 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

这意味着什么,可谓不言而喻。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