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盆景,学名:FraxinushupehensisCh’u,ShangetSu,作为一种落叶乔木,隶属于木樨科,是中国的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湖北钟祥市和京山市,常见于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域。
形态特征
植株高度可达19米,胸径约1.5米。其叶片为羽状复叶,小叶数量7至9片(有时达11片),质地革质,形状从披针形到卵状披针形。花朵杂性,密集丛生于短小的聚伞花序中。果实为翅果,呈匙形。
生长习性白蜡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耐旱、耐湿、耐高温,同时喜好肥沃土壤、充足水分和阳光照射。
造型一、白蜡树树桩的定枝整形
针对第一年萌发的新芽,需根据树桩发芽和枝条生长的强弱情况进行处理。
对于生长旺盛的树桩,通常在八月上旬立秋后,当多数枝条长度超过40厘米时进行定枝,保留符合造型方向的枝条,丛生枝选择1-2枝保留,其余去除。定枝后每周按植桩面积每平方米施用10克至20克尿素肥一次,以促进新枝增粗。由于白蜡在日平均气温15摄氏度以上即可生长,新桩在水、肥和阳光充足条件下,当年至霜冻前旺枝基部直径可达20毫米以上。顶生枝应先掐尖控制生长(快速成型商品桩可剪定一级枝,年底剪定二级枝),而底部和其他需增粗的枝条则任其自然生长。管理过程中需随时检查,及时抹除干身出枝基部萌发的多余枝,避免疯长消耗养分,影响定型枝增粗。霜冻落叶后即可上盆,从砂床取出桩材,清除根砂,修剪过长根须,定形枝状。根据桩形大小配盆,填充营养土,浅盆需加围子防止须根外露,最后浇透水并加强越冬管理。若砂床暂无需使用,可冬季剪枝,春季发芽前上盆效果更佳。
对于弱枝,虽发芽抽枝但根系未长出或稀少,应继续留砂床培育,待第二年根枝健壮后再上盆,避免急于剪枝上盆影响成活。
二、白蜡树枝片的造型
白蜡作为速生树种,生长迅速,经一年基干枝培育剪定后,除少数特意保留的顶生过渡枝、飘枝、俯枝外,多数枝第二年即可剪枝蓄片。初期一、二级枝以扎拉为主修剪为辅,后期枝片基本成型后以修剪为主拉辅为辅,常用先上后下、抑强扶弱的剪枝手法。先上后下即先剪上部枝,隔段时间剪中部枝,再剪下部枝;同一枝片先剪上扬枝,待平行枝粗度超过上部枝时再剪。抑强扶弱指先剪上部强旺枝,等弱枝长到一定粗度再剪,以确保枝条粗细与位置匹配。
针对长势过旺的树材,除日常控制外,可进行摘叶定片。
秋季霜降后,树叶凋落枝形显露,利于观察枝片走势、前后穿插、高低错落和形态位置,此时可精细修剪扎缚。能直接修剪到位的用剪完成,否则用铝丝缠绕弯曲牵引;枝片过于上扬或位置不佳时,用铝丝或绳索牵拉调整。对节白蜡树需特别注意对生枝和蛙腿枝:干上定枝和一、二级枝错开剪除对生枝;蛙腿枝可一侧蓄长一侧剪短或改为掉拐枝。
养护白蜡盆景的养护管理可总结为“大水、大肥、大太阳”。大水指保持充足水分,土壤偏湿更有利;大肥指生长季节薄肥勤施,每5-7天一次,于晴天下午盆土偏干时进行,施后浇水冲洗叶片,避免阴雨施肥因湿根吸收差;大太阳指即使三伏天高温达38-40摄氏度,只要水分充足,仍能抽芽生长且枝尖很少自剪,显示极强适应性。判断是否缺水肥阳光,可观察新梢:充足时枝粗壮嫩枝叶呈紫红色转绿,不足时枝细弱嫩叶淡绿。
参考资料 >
标签: 白蜡盆景的养殖方法 白蜡盆景 白蜡盆景的栽培与养护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