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
印刷(Printing,Graphic Arts,也使用Graphic Communications即图形传播)是将文字、图像、照片、防伪等原稿经过制版、上墨、加压等工艺流程,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制品、皮革等材料表面,实现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核心技术。
印刷是通过经审核批准的印版,借助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将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的系统过程。
定义
根据国家标准GB9851.1-1990《印刷技术术语》,印刷被定义为:“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最新国家标准GB/T9851.1-2008中将印刷进一步明确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核心关键词
1.批量复制:以往强调大量复制以区别于照相晒印。但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崛起,印刷可实现单张起印,满足个性化需求。
2.印版:传统印刷依赖印版,但数码印刷已多采用无版印刷技术。
含义
从字义来看,“印”指留下痕迹,“刷”指涂擦动作。通过涂擦使痕迹附着于其他物体,称为印刷。简言之,印刷是生产印刷品的工业活动,其过程类似于印章使用:先制作印版,再使印版附着油墨,最后将图文转印于纸张、帛布、皮革等承印物上,形成印刷品。计算机文件可通过激光打印机、喷墨设备或其他数字打印设备输出。近年来,计算机打印与传统印刷工艺深度融合,推动了数码印刷的迅猛发展。
广义印刷定义
广义印刷涵盖印前、印刷、印后及所有与图文复制相关的工序与工艺。
行业现状中国印刷行业现状
据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数据,2014年全国印刷企业总数达10.5万家,从业人员339.4万人,行业总产值10857.5亿元,资产总额11763.0亿元,利润总额714.2亿元,对外加工贸易额866.2亿元。
全球印刷市场现状
《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球印刷市场分为三大区域: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占三分之一。2006年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已跃居全球第三。
全球印刷市场总值为6100亿美元,其中北美占32%,欧洲占32%,亚洲占28%,其他地区占8%。预计到2011年,全球印刷市场将呈现“东移”趋势:北美降至28%,欧洲占31%,亚洲升至30%,其他地区占11%,总产值将达7200亿美元。
欧洲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东欧印刷市场未来五年增长率高达51%,西欧仅12%。
2006年至2011年全球前12大印刷市场中,中国已取代德国和英国成为第三大市场。印度将从第12位跃升至第8位,印度尼西亚市场也将显著增长,2011年总印量预计达100亿美元。
行业趋势
中国传统印刷业虽发展迅速但存在结构性问题:利润低、信息不对称、交易依赖熟人关系等。电子书冲击书刊印刷,廉政政策影响包装印刷,数码印刷抢占个性化市场,行业产能过剩,全国平均开工率仅50%,区域差异明显。印刷行业互联网化乃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网络渠道便捷、节约资源、环保节能,传统印刷业亟需转型升级。
印刷种类
除选择合适的承印物(纸张或其他材料)及油墨外,印刷效果还取决于印刷方式。不同印刷方法操作各异,成本与效果也不同。主要分类如下:
按印版图文与非图文区域相对位置分类
(1)凸版印刷:印版图文部分凸起,高于空白部分,原理类似印章。早期木版印刷、活字印刷及铅字印刷均属此类。
(2)凹版印刷:印版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常用于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印刷。
(3)平版印刷:印版图文与空白部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利用油水不相溶原理印刷。
(4)孔版印刷:印版图文部分为孔洞,油墨通过孔洞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如镂空版和丝网印刷。
按印刷机输纸方式分类
可分为:
(1)平板纸印刷:又称单张纸印刷,使用平板纸进行印刷。
(2)卷筒纸印刷:也称轮转印刷,使用卷筒纸印刷。
按印版是否与承印物接触分类
可分为:
(1)直接印刷:印版直接接触承印物,如凸版、凹版、丝网印刷。
(2)间接印刷:印版油墨经橡皮布转印到承印物上,如胶印。
按是否采用印版分类
可分为:
(1)有版印刷:使用预制印版印刷,如凸版、凹版、丝网印刷。
(2)无版印刷:通过计算机驱动打印头直接印刷,如数码印刷。
按印刷原理分类
可分为物理性印刷(Physical Printing)与化学性印刷(Chemical Printing):
(1)物理性印刷:印墨仅堆积于印纹部分,无印纹部分因低凹或凸起不沾墨。凸版、凹版、孔版印刷及干平版印刷属此类。
(2)化学性印刷:印版非印刷面通过化学作用形成吸水拒墨薄膜。胶印属此类,需在水槽溶液中加入胶类物质维持非印刷面抗油性。
按印刷色数分类
可分为:
(1)单色印刷:不限黑色,单一颜色呈现图文。多色印刷分增色法、套色法及复色法。
增色法:在单色图文双线内加入另一颜色增强视觉效果,常见于儿童读物。
套色法:各色独立,无重叠,依次套印,用于线条表、包装纸及地图印刷。
(2)彩色印刷:即多色印刷,通过色光加色混合及颜料减色混合实现原稿色彩再现。多数彩色印刷采用复色法。
四色印刷采用CMYK(青、红、黄、黑)油墨叠加呈色。为扩展色域,可采用六色等更多色印刷。包装印刷常采用四色加专色方式,满足特殊色彩需求及防伪要求。
按印刷品用途分类
如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广告印刷、钞券印刷、地图印刷、文具印刷、包装印刷、特殊印刷等。
(1)书籍印刷:以往多用凸版印刷,现多改用平版印刷。
(2)新闻印刷:以往采用凸版轮转机,现为适应彩色需求改用平版或凹版轮转机。
(3)广告印刷:含彩色图片、画报、海报等,多采用平版印刷,间用凸版、凹版或孔版印刷。
(4)钞券印刷:以凹版印刷为主,辅以凸版及平版技术。
(5)地图印刷:适宜用照相平版,因幅面大、精度高、套色多、印量少。
(6)文具印刷:如信封、信纸、名片、账册等,成本低、印量大,多采用凸版印刷。
(7)包装印刷:如食品包装、瓦楞纸箱、壁纸等,多采用照相凹版印刷。
(8)特种印刷:如瓶罐、烫金、浮凸、软管、电子电路、标贴等,采用特殊工艺或材料。
按印刷版材分类
有木版、石版、锌版、铝版、铜版、钢版、玻璃版、金版、镁版、电镀多层版、纸版、尼龙版、塑胶版、橡皮版等。
木版、石版、玻璃版等硬质版材用于平床机印刷;铜版、钢版多用于凹版印刷;其余用于平版或轮转印刷。
合金版包括纸型铅版、米拉可版(镁铝合金)、蒙尼金属版(铜镍合金)等。
多层金属版有铬面铜底双层版及铬面铜层钢底(甚至不锈钢)三层版。
按承印材料分类
可分为纸张印刷、白铁印刷、塑料印刷、纺织品印刷、木板印刷、玻璃印刷等。纸张印刷占主流(约95%),适用所有印刷方式,称普通印刷;其他材料印刷多属特殊印刷。
此外还有多种其他分类方式。
主要印刷方法
自中国发明木刻活字印刷技术以来,印刷方式不断演进,包罗万象。当今主流工业印刷方法包括:
胶印
胶印(Offset)又称柯式印刷,属平版印刷的一种,是目前最普遍的纸张印刷方法。它能高精度还原原稿色彩、反差及层次,适用于海报、说明书、报纸、包装、书籍、杂志、月历等彩色印刷品。
柔性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y)是凸版印刷的一种,曾称苯胺印刷。使用橡皮或软性没药树印版,配合水溶或醇溶性油墨印刷。最初使用苯胺型染料,故得名。适用于塑料袋、标签及瓦楞纸印刷,其网点与线条精细度已接近胶印。
柔性版印刷分机组式和卫星式。国内以往以机组式为主,现卫星式应用日益广泛,因其能精确控制承印物张力。
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应用广泛,按承印物分织物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印刷、陶瓷印刷、玻璃印刷、电子产品印刷、彩票印刷、广告板印刷、不锈钢制品印刷、光反射体印刷、转印电化铝、版画及漆器印刷等。
作为孔版印刷技术,丝网印刷油墨浓厚,适于制作特效印件,尤其适合小批量深色需求。可在立体面(如盒、箱、瓶、罐)施印,承印材料包括布、塑胶、夹板、胶片、金属、玻璃等。常见产品有横幅、锦旗、T恤、瓦楞纸箱、汽水瓶、电路板等,其灵活性远超其他印刷方法。
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适于高品质、高价值印品,彩色或黑白图像均可媲美照片。因制版成本高,需大批量生产,故应用较少。常用于有价证券、股票、礼券、商业凭证及文具印刷。
科技发展使计算机可直接输出印刷内容。静电成像与激光技术成熟使小批量“按需印刷”成为现实。
其他印刷方式
(1)转移印刷:先将印色印于媒介物,再转移至承印物。
(2)木刻水印:又称木版水印,传统工艺,将制图分刻成多块印版,用水溶性色料印刷。
(3)石版印刷:简称石印,用石头作印版的平版直接印刷。
(4)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用厚玻璃涂布感光层,阴图曝光形成吸水差异,利用油水互斥原理印刷。
(5)誊写版印刷:手抄蜡纸油印。
(6)铜锌版印刷:又称凸版印刷图版印刷,用铜版或锌版作印版。
(8)纸基版印刷:用纸作版材的小型平版印刷。
(9)轻印刷:又称办公印刷系统,采用照排、小型胶印机、装订机械的印刷系统。
(10)网络印刷:2005年引入中国,通过网络提供印刷服务,客户可直接通过计算机获取印刷品。
特种印刷
特种印刷指通过特种设备与技术印刷常规方法无法处理的介质。主要设备有丝网印机、凹印机、平版UV打印机、UV胶印机。
除普通纸张外,金属薄板(印铁)、贴花、软管、玻璃容器、集成电路板等承印材料印刷均属特种印刷。
除胶印、凸印、凹印、丝网印刷外,静电印刷、热转印、喷墨印刷、电磁印刷、立体印刷(含全息印刷)、盲文印刷等也属特种印刷。
除常规油墨外,使用防伪油墨、玻璃陶瓷油墨、金属印刷油墨、热转印/水转印油墨、导电油墨的印刷均属特种印刷。
发展史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源自独特的印章文化,由拓石与盖印结合演变而来,历经多人智慧积累。现存最早文献与实物为公元600年唐朝初期的雕版印刷品。
7世纪唐朝初期出现雕版印刷。
赵祯庆历年间(1041-1049),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最早活字印刷记录。
1241年至1250年,杨古为孛儿只斤·忽必烈谋士姚枢印刷朱熹《小学》、《近思录》及吕祖谦《经史论集》等书。
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发明木活字版(有观点认为宋代已有木活字本,如《毛诗》中“自”字横排可证)。
王祯在《农书》中详述木活字制作:“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榍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王祯于1299年用木活字印刷六万字《旌德县志》100部。
中国金属活字早期记载见于王祯《造活字印书法》(1298):“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
元朝(1271-1368年)已有双色红、黑套印书籍。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区尹马称德用十万木活字排印《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册。
明代木活字印刷包括《壁水群英待问会元》、《四友斋丛说》、《晏子春秋》、《小字录》、《栾城集》等。
明朝(1368-1644年)出现双色、四色套印,可印多层次彩色印品。
15世纪中叶,约翰·谷登堡(1397-1468)从1436年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质印书机,1445年设厂印书。1477年传遍欧洲,成为现代印刷术起源。
1589年西方铅活字和印刷机传入中国,中国开始铅活字印刷图书。1590年印行首部西方活字图书《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拉丁文),1819年印行铅活字本《新旧约圣经》(汉字)。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在新加坡制成一套文言文铅字,1842年传入香港特别行政区。1844年美国人谷玄在澳门设花华圣经书房,使用台约尔铅字开展铅印业务。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诏令制木刻活字。25.35万个木活字一年内完成,排印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金简在《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中记述造木活字程序。
1845年,德国生产首台快速印刷机。
1860年美国生产首台轮转机,德国随后生产双色快速印刷机、报纸轮转机、双色轮转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机。
1845年起约一世纪,各工业国相继实现印刷工业机械化。
1859年美华书馆迁往上海市,技师美国人姜别利改进文言文活字规格,定37种标准,奠定汉文铅字制度。发明电镀字模、元宝式排字架,将中文铅字分常用、备用、罕用三类,按《康熙字典》部首检字排列,提高生产效率。中国活字印刷机构兴起,印刷业逐步机械化。同时西方石印术传入并发展,凹版印刷术也开始使用,图书出现精装与平装形式。
印刷要素
常规印刷需具备原稿(original)、印版(plate)、承印物(substrate)、印刷油墨(printing ink)、印刷机械(printing machinery)五大要素。以下详细介绍:
原稿
印版是印刷品的依据,原稿(Original)则是图像复制过程的原始依据,可为实物或载体图文信息。原稿类型不同需采用不同制版与印刷方法,以确保印刷品忠于原稿,实现文字、图像色调的快速忠实复制。
优质复制品需符合制版与印刷通性的标准原稿。无标准原稿难获优美印刷品。
印刷原稿分文字原稿、图画原稿、照相原稿等。
文字原稿分手写稿、打字稿、印刷稿,需清晰。用于照相者需线画浓黑、反差鲜明。
图画原稿分连续调(如碳画、水彩画、国画、油画)与线条图画(如漫画、图解),有单色与彩色之分。此类原稿复制前需照相,色调需适合感光材料特性。
照相原稿分黑白与彩色,各有阳像与阴像之别,含传真照片及分色负片。浓度正常、反差适中者适于复制。
用于照相的原稿分反射原稿(Reflection Copy,如不透明图画、相片)与透射原稿(Transparency Copy,如幻灯片、透明图)。
现已有实物直接分色技术,避免拍摄原稿的浪费与色调损失。
印刷版
原稿类型或印刷目的不同需采用不同制版方法,以经济有效且忠实再现原稿色调,甚至增强神韵。
印刷版(Printing Plate)分凸版印刷(浮雕 or TypographyPlate)、平版(Planography or Lithography)、凹版(Intag-lio or Gravure)及孔版(Silk Screen or Porous)四类。
凸版:印纹部分凸起,印刷时沾墨,无印纹部分低下不沾墨。分雕刻版、活字版、照相版、复制版及电子凸版。活版可随时改正错误,墨色表现力强,适于书刊、报章、杂志、卡片、文具等。
平版:印纹与无印纹部分同一高度,印纹吸墨拒水,无印纹吸水拒墨,利用水油反拨原理印刷。分平面版、平凹版、平凸版印刷(干胶印)等。制版快速、版面大、套色方便、成本低,耐印力及表现力稍逊凸版,但承印范围最广,书报杂志、图片彩印多采用。
凹版:印纹部分下陷存墨,无印纹部分为平面需擦墨,印刷时加压使印墨吸着于纸。分雕刻凹版、电镀凹版(电镀厂)及照相凹版。黑色表现力强,制版繁难但印品精美,多用于钞券、邮票、股票、艺术品等。墨层高于纸面,难照相复制,具防伪功能。照相凹版也多用于商业。
孔版:原称丝网印刷,属特刷类。印墨从版正面压挤透过版孔印于承印物。分誊写孔版、打字孔版、绢印孔版、照相孔版等,如普通油印。适于曲面、粗糙面、光滑面、金属、非金属、布匹等特殊表面印刷。
未来印刷可能无需印版,如静电印刷、喷墨印刷、激光印刷等已实用化。
油墨
印刷品依赖印刷墨(Printing Ink)在承印物上固化皮膜表现,故油墨品质至关重要。
印刷墨由四部分调炼而成:一为舒展剂(Vehicle,连接料),以亚麻仁油、桐油、松香油、煤油、人造树脂等熬炼的溶剂,及没药树溶于松节油或百三油酸甘油酯的粘剂(凡立水)。二为颜料(Pigments),分有机颜料、无机化合物颜料、植物颜料、矿物颜料等。三为干燥剂(Driers),使印墨快速干燥,多用金属皂类(锰、钴、铅等)及一般性金属(钙、铁、铜、锌、锆等)。四为填充剂(Filling Up),增加浓度兼扩散与润滑,常用玉蜀黍粉、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氧化铝、腊脂及凡士林。
油墨特性与品质取决于合成材料及调炼过程。用没药树与塑胶调制油墨日益增多。
发展中的油墨包括热固型油墨(Heat Set Inks)、快干油墨(Quick Setting Inks)、亮光油墨(High Gloss Inks)、腊质油墨(Wax Set Inks)、韧性油墨(Flexographic Inks)、水气凝固油墨(Steam Set or Moisture Set Inks)、紫外光凝固油墨(Ultraviolet Set Inks)等。
承印材料
印墨从印版转移至承印材料(Printing Materials)形成印刷物。承印材料对印墨影响重大。
普通承印材料指纸张,如新闻纸、印书纸、模造纸、道林纸、铜版纸、钞券纸、包装纸、招贴纸、牛皮纸,打字纸、油光纸、毛边纸、纸板、赛珞芬纸、胶木纸、防火纸、柏油纸、卫生纸、圣经纸等。
纸张特性由平滑度、厚度、匀度、色度、紧密度、韧性、着墨性、渗透性、伸缩性、酸碱性等决定。
纸张制造由四种材料混合抄造:一为纤维(棉、麻、竹、木、稻草、蔗渣等纸浆);二为填料(白土、石膏、石绵等,使纸面平滑韧性);三为粘料(树脂、淀粉等,防墨迹扩散);四为色料(调整纸张色度)。
纸张标准尺幅31"×43"为全张,对开31"×21.5",余类推。500全张为一令,重量决定厚度(如60磅纸500张重60磅,120磅纸厚增一倍)。克重60磅到250磅,再厚为纸板。
不同印刷方式需不同纸张:凸版印刷纸、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书皮纸、字典纸、拷贝纸、板纸。
特殊承印材料:软质有玻璃纸、维尼龙、聚乙烯、布类、裱合材料等;半硬质有塑胶、赛璐珞、波型纸板、厚纸板等;硬质有铁皮、铝皮等金属材料、木板、夹板、玻璃、陶器、硬塑胶等。
印刷设备
印刷机按印版型式分五类:凸版印刷机(Typogra-phic Printing Press)、平版印刷机(Lithographic Printing Press)、凹版印刷机(Intaglio Printing Press)、孔版印刷机(Silk Screen Printing Press)及特殊印刷机(Special Printing Press)。
凸版印刷机有平版平压式圆盘机、平版圆压式平床机、圆版圆压式轮转机等。
平版印刷机有平版平压式手摇百印机、转版机,平版圆压式平床印刷机、珂罗版(Collotype)印刷机,圆版圆压式间接橡皮印刷机、轮转印刷机等。
凹版印刷机有平压式手摇凹印机、圆压式平台凹印机,轮转式凹印机等。
孔版印刷机有手推式油印机,轮转式油印机、手推式绢印机,电动式绢印机等。
特殊印刷机有车票印刷机、商标印刷机、软管印刷机、曲面印刷机.静电印刷机等。
按印版及压印方式,印刷机分平压平式、平压圆式、直接圆压圆式、间接圆压圆式四类。
按一次印刷黑色数,分单色、双色、四色、五色、六色印刷机等。
按印刷幅面,分全张、对开、四开、六开、八开印刷机等。
常见印前设备
常见印后设备
市场
印刷市场发展迅速,参与者众,大小印刷厂及业务人员激增。行业由印刷厂与业务人员组成,两者多独立。印刷厂少有业务人员,业务人员多属中介,接活后找厂家印刷。印刷厂靠业务员供养,业务员靠多家印刷厂生存,形成依存关系。此为实际操作模式。互联网竞争激烈,百度集团竞价排名与关键词优化热销,许多印刷公司通过网络接单,实现坐等式营销。此乃印刷行业主流商务模式。
新技术数字连接
印刷作业制成电子文件,通过高速远距离通讯传输。可能采用T-1/T-3线路、ISDN、Internet或Intranet。传输文件含电子工作单及自动处理文件,连接客户与印刷服务,此为前所未有之现象。
远程打样
打样是印刷工业关键环节,工作流程前打样意义重大,客户办公室出样张更具价值。问题在于如何对传回文件进行i1色彩管理系统处理。无论喷墨或热升华打样,文件需专业处理以控色。网点与非网点之争将持续。
无水印刷
无水印刷在减少浪费与提高质量方面优势明显。但印版供应商少且印刷特殊,限制其普及。CTP系统通过数字无水印版推进,部分印刷机备制冷系统待接入。无水印刷仅用油墨,无需润版液。市场需求增长。
CTP技术
CTP技术优点:a.消除胶片到印版过程问题;b.网点定位更精确;c.缩短印刷周期;d.多数情况下质量更优。销售数字显示CTP正占领市场。
流程
像素到页面到产品。过程控制全程自动,从数字页面到最终产品。使用内部条码跟踪,从作业建立到各环节进展实时监控。若CIP3开放非私有,则可接受;否则需寻更好方法。
技术集成
将喷墨系统嵌入印刷机是技术集成范例。Indigo与Xeikon印刷机共同提供彩色印刷服务:先用Xeikon印刷大量印张,再在Indigo上印黑色增强特色。胶印机与喷墨打印机集成提升复制效果。
数字文件多次输出:从应用文件到已RIP文件,可输出至任何打样或印刷设备。Acrobat PDF最具潜力,实现文件跨设备移动,消除PostScript局限,加速工作流。
可变数据
无论色粉或喷墨,电子印刷快速发展,中档数字彩色印刷系统进入市场。Xerox Docucolor与Cannon CLC1000系统销量已超高档数字印刷机。具输出直邮与定制产品能力,典型应用为新型防伪印刷。
数字广告
无论TIFF/IT或PDF格式,广告以电子文件形式插入报纸杂志,因这些出版物均由CTP输出。“placed PDF”允许智能文件直接插入QuarkPress或PageMaker页面,含文本、图像、色彩、字体等信息。
<p>参考资料 ></p>
方寸世界 集邮术语.m.toutiao.com.2022-06-23
四大发明看发展 崇尚科学振中华.m.toutiao.com.2022-06-23
水印西行:杭州十竹斋走进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m.toutiao.com.2022-06-23
你不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m.toutiao.com.2022-06-23
光绪初年传入!揭秘“珂罗版”非遗传承人如何“巧夺天工”.m.toutiao.com.2022-06-23
中国印刷代表团应邀出席世界印刷文化国际研讨会 阐述中国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启迪.m.toutiao.com.2022-06-23
出版沉思录.m.toutiao.com.2022-06-23
“四大发明”你了解多少?丨科学史.m.toutiao.com.2022-06-23
活字印刷是中国人发明的 可印刷机是欧洲人古登堡创造的.m.toutiao.com.2022-06-23
《典籍里的中国工匠》:领略中国传统智慧,传递千年科技文明.m.toutiao.com.2022-06-23
出版沉思录.m.toutiao.com.2022-06-23
出版沉思录.m.toutiao.com.202极速飞艇开奖直播记录-06-23
中国人学外语,是从这里开始的.m.toutiao.com.2022-06-23
标签: 印刷术的传承 传统印刷艺术 传统印刷术的基本要素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