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赶集》:市井百态中的幽默与悲悯

mysmile 闻库 2
老舍《赶集》:市井百态中的幽默与悲悯

赶集

《赶集[](@replace=10003)》是老舍1930年至1934年任教于齐鲁大学期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书名取自"赶写"之意,因多数篇章为响应刊物约稿而作,展现了老舍在繁忙教学之余的创作爆发力。这部处女短篇集于1934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首次出版,收录15篇市井题材作品,以鲜明的京味儿语言和现实主义风格奠定老舍"幽默写家"的文坛地位。

作品

集子内容介绍:

《五九》

通过懦弱主人公重复"国家要亡"却无勇气反抗的荒诞行为,尖锐批判国民劣根性。老舍以夸张手法揭露旧社会民众的麻木,成为其"笑话"类讽刺短篇的代表。

《热包子》

刻画小邱对出轨妻子的无条件接纳,凸显底层男性情感尊严的丧失。老舍以看似轻松的笔调,揭露封建伦理下个体情感的异化——妻子是否爱他并不重要,只要人在身边便是全部。

《爱的小鬼》

一场因 eavesdropping 引发的误会喜剧:主人公偷听妻子与小姨子谈论"陌生男子",醋意大发将其骗走,却不知对方是她们流亡归家的兄长。作品以家庭闹剧展现人性多疑与温情。

《同盟》

两位求爱失败者回顾挫败经历,以幽默笔法解构男性自尊。老舍通过对话推进叙事,强化讽刺效果,体现其"叙述者直面人物"的创作实验。

《大悲寺外》

集内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采用倒叙结构揭开黄学监被学生误杀的悲剧,多年后叙述者在墓前邂逅凶手,展现其扭曲心理。老舍突破平铺直叙,以心理描写深化道德反思。

《马裤先生》

塑造火车上自私傲慢的乘客形象,其五十余声"茶房"的吆喝成为经典讽刺场景。通过车厢小社会映射国民性,被读者誉为"令人捧腹又脊背发凉"的杰作。

《微神》

以诗意笔触书写初恋幻灭的悲剧。梦境与现实交织,展现老舍少有的抒情风格,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最美爱情短篇"。

《开市大吉》

三个骗子开设"医院"招摇撞骗的闹剧。通过江湖骗术揭露社会乱象,荒诞情节下暗藏对人性贪婪的批判。

《歪毛儿》

改编自英国作家贝尔斯弗德的《恨世者[](@replace=10004)》,但赋予本土化多义主题。通过主人公"看见灵魂"的超能力,探讨善恶边界与人性复杂性。

《柳家大院》

聚焦王家媳妇、小姑子及邻居张妻三位女性的命运悲剧。以四合院为缩影,揭示封建伦理对女性的绞杀,展现老舍对底层妇女的深切同情。

《抱孙》

讽刺艺术巅峰之作。王老太太为求孙子导致儿媳婴儿双亡,老舍以俗语双关与语气转换制造反讽张力,寥寥数千字写尽封建愚昧之害。

《黑白李》

突破老舍惯用的单线叙事,采用类似鲁迅《药[](@replace=10005)》的双线结构。黑李为保护革命者弟弟自毁面容赴死,在传奇外壳下隐藏革命主题,展现叙事实验性。

《眼镜》

以一副眼镜串联三个角色:学生因虚荣不戴镜致学业受阻,车夫拾镜欲卖钱反被拘,商人儿子戴不适镜片遭遇车祸。道具叙事中揭示阶级差异与人性的虚荣。

《铁牛和病鸭》

通过农学家铁牛与官僚病鸭的冲突,批判学术界的腐化。延续老舍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以"京味儿"语言塑造典型市民形象。

《也是三角》

两个退伍士兵凑钱共娶一妻的荒诞故事。通过畸形婚姻关系,揭露战争创伤与经济困顿对底层道德的挤压。

序的内容

作者:老舍

在自序中,老舍戏称"赶集"非指乡村市集,而是"赶写"之意。因"沪战后刊物增多",他被催稿信包围:"既肯写短篇了,还有什么说的?写吧,伙计!三天的工夫还赶不出五千字来?"。面对"天昏地暗胡扯一番"的创作状态,他自嘲这些"急就章"如同"小鬼","没出息日后自会淘汰"。但正是这种"歪打正着"的写作,意外诞生了《马裤先生[](@replace=10006)》《抱孙[](@replace=10007)》等"虎头虎脑的家伙"。序言以幽默自贬掩藏文学野心,实为理解老舍短篇美学的钥匙。

创作过程

老舍曾坦言"我的才力不长于写短篇",但迫于稿约压力,1930年代在齐鲁大学任教期间创作了近50篇短篇小说。他将《赶集》作品分为两类:

第一类"笑话":如《五九》《马裤先生》《抱孙》,取材市井趣闻。老舍承认初期"看不起短篇",视其为"随便写笑话"的练笔,核心创作力仍倾注于《骆驼祥子[](@replace=10008)》等长篇。

第二类实验性作品:素材源自四方面——亲身经历(如《微神》)、口述故事(如《也是三角》)、外国文学改编(如《歪毛儿》)、观念先行的创作(如《黑白李》)。这类作品体现其美学突破:从"素材奴隶"转向"前置设计",借鉴爱伦·坡的叙事理念,使情节服务于核心主题。

尽管老舍将草率写作归咎于"报酬少需多产"的环境,但《赶集》中《大悲寺外》等作已显露成熟的短篇美学,为其后《断魂枪[](@replace=10009)》等经典奠定基础。

角色介绍

《赶集》塑造了旧中国市井众生相:

悲剧女性群像:《柳家大院》中受虐儿媳、小姑子及张妻,展现封建伦理绞杀下女性的必然悲剧。

迂腐守旧者:《抱孙》中王老太太为代表,愚昧酿成惨剧却浑然不觉,成为国民劣根性象征。

知识分子困境:《铁牛和病鸭》中科学家与官僚的对立,揭露时代对理想主义者的碾压。

卑微求存者:热包子铺的小邱、共娶一妻的士兵、医院骗子等,在荒诞行为下透出生存艰辛。

这些角色构成1930年代中国社会剖面,使《赶集》超越"幽默小品",成为兼具文学价值与社会学意义的市民史诗。

参考资料 >

赶集.豆瓣读书.2023-11-25

老舍 Lao-She.豆瓣读书.2023-11-25

标签: 老舍赶集简介 老舍赶集原文阅读 老舍赶集在线阅读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