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艺术与实践

mysmile 闻库 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艺术与实践

《同在屋檐下:师生关系[](@replace=10003)》是中国社会出版社于2010年推出的教育心理学力作。本书系统解析了师生互动的多维关系,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构建健康师生关系的科学方法论与实践指南。书中融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中国教育现状,被多所师范院校列为师生关系研究推荐读物。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丛书名: 人际关系系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08730066

条形码: 9787508730066

尺寸: 20.8 x 14.6 x 1 cm

重量: 222 g

内容深度解析

本书突破传统教育理论框架,创新性提出"师生关系五维模型":

  1. 关系解剖学:首次系统划分工作关系、组织关系、认知关系等八种互动形态,揭示师生矛盾的本质是角色期待错位与沟通断裂
  2. 和谐构建论:强调"尊重是地基,民主是梁柱"的构建逻辑,通过协商式管理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境界
  3. 冲突转化术:独创"情绪表情监督法"与"惩戒自选单",将冲突转化为教育契机,避免传统批评的伤害性
  4. 教师进化论:提出教师需完成"四变"进化——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对话,从功利目标到合作成长,最终实现师徒到朋友的质变
  5. 情感连接学:论证情感沟通是教育成败的核心变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贯穿始终

理论创新与当代价值

本书超前十年预见了教育变革的核心矛盾:

  • 后喻时代应对:在"数字原住民"学生反哺教师技术的后喻化时代,提出师生位移的调适策略
  • 心理相容机制:揭示师生心理距离的黄金法则,强调情绪管理是教育者的核心能力
  • 多元个性尊重:突破传统教育标准化桎梏,主张通过教学形式多样化适配个性光谱

这些理论在杨淑英《师生之间[](@replace=10004)》等后续研究中得到深化,形成当代师生关系研究的基础范式。

实践工具箱

本书提供可落地的教育策略:

场景类型 传统误区 创新策略
课堂冲突 当众训斥激化矛盾 "冷静角+非暴力沟通"三步法
后进生转化 聚焦缺点强化标签 "闪光点记录簿"技术
情感教育 说教压制 "共情式倾听"技巧

这些方法与深圳教育系统2025年推广的"师生沟通情境化指引"高度契合,如"情绪容器法""纵向对比法"等工具已在现代课堂广泛应用。

图书目录体系

序言/1

第一章 探密师生关系内幕/3
创新性定义师生关系的八维结构,解析紧张型、冷漠型、庸俗型关系的病理特征,建立和谐型师生关系的评估标准

第二章 和谐是最高的标准/27
提出"尊重-协商-信任"三位一体模型,揭示民主是师生相融的催化剂,平等是相融的基石

第三章 矛盾冲突规避法则/51
建立教育冲突分级处理机制,开发"批评替代方案库",提供早恋引导等敏感问题的沟通范式

第四章 老师要有“老师样”/85
重构教师专业素养模型,强调从"知识权威"到"成长伙伴"的角色进化路径,提出"三放三自"教学哲学(放手、放心、放开;自主、自律、自省)

第五章 良好关系维护要点/125
创新应用"晕轮效应"教育法,设计差异化心理距离调节策略,特别关注特殊需求学生的情感支持系统

第六章 情感沟通甚于一切/163
论证教育中"隐性情感传递"比显性知识传授更重要,建立师生精神共同体培育方案

教育启示录

本书超越时代的教育智慧在当代仍具生命力:

  • 关系先于教学:超前提出"师生关系质量决定教育效果"的论断,被现代教育心理学证实
  • 教育公平实践:"爱的雨露洒向每位学生"的理念,推动当代特殊教育支持体系建设
  • 教师自我革命:"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学生"的呼吁,催生教师成长档案等专业发展工具

正如《师生之间[](@replace=10005)》所指,本书构建的师生关系理论框架,仍是理解中国教育生态的基础坐标。

参考资料 >

标签: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师生实践活动 师生构建实践活动心得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