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堡街道: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全景

mysmile 闻库 4
龙洞堡街道: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全景

龙洞堡街道地处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东部区域,东侧与永乐乡相接,南边与小碧布依族苗族乡相邻,西面同油榨街街道衔接,北端和乌当区新天寨地区交界。街道办事处驻地距区政府约8千米,整体面积21.85平方千米。2011年末统计显示,总人口达31738人。同年财政总收入1795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960万元。龙洞堡街道得名于其办事处所在的龙洞堡地域。

历史沿革

龙洞堡街道的建制历史始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当时隶属贵阳第五区。

1952年调整至郊区第五乡。

1953年转归第六乡管辖。

1955年行政区划重组后,划入黔灵区云关乡

1958年归入南明区,属油榨乡范围。

1960年7月,成立贵阳市南明公社龙洞堡分社。

1961年撤销南明区公社分社,改设办事处,龙洞堡分社相应撤销;同年12月建立南明区人民委员会龙洞堡办事处。

1968年3月组建南明区龙洞堡街道革命委员会。

1982年1月正式更名为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街道。

行政区划区划沿革

1979年1月,办事处改为南明区革命委员会龙洞堡办事处。2011年末辖大坡东、龙水路、见龙路、机场路4个居民委员会,下设56个居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龙洞堡街道辖5个社区:大坡东社区、见龙路社区、龙水路社区、机场路社区、水塔坡社区,街道办事处驻见龙巷19号。

人口

2011年末,龙洞堡街道总人口31738人,含流动人口15453人。总人口中男性15969人,占比50.3%;女性15769人,占比49.7%。年龄分布为14岁以下2499人(7.9%),15~64岁27847人(87.7%),65岁以上1392人(4.4%)。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达29908人(94.2%);有布依族、苗、水、彝、壮5个少数民族,共1830人(5.8%)。2011年人口出生率8.6‰,死亡率1.38‰,自然增长率7.2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52.5人。

经济综述

2011年,龙洞堡街道财政总收入1795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60万元。

工业

2011年,龙洞堡街道有工业企业7家,职工20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5.8545亿元,销售收入15.7921亿元。企业主要涉及轻工、冶金等行业。

商业

2011年末,龙洞堡街道有商业网点349个,职工2378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9079万元。

社会事业文化事业

2011年末,龙洞堡街道组织各类大型演出90多次,参与人数超15万人次。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龙洞堡街道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30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3所,在校生800人,专任教师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00人,专任教师36人。主要院校包括贵州警察学院贵州社会主义学院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阳学院贵州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冶金干校。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龙洞堡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含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社会保障

2011年,龙洞堡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08户(次),人数7937人(次)。新增基本养老保险375人,新增失业保险160人,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0人,新增工伤保险160人,新增生育保险160人,新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人,新增城镇居民养老保险82人。

交通

龙洞堡街道境内坐落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

荣誉称号

2000年,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和文化站被贵阳市文明办、文化局评为先进办事处、一级达标文化站。

参考资料 >

南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南明区统计局.2021-07-08

标签: 龙洞简介 龙洞的形成 龙洞景点介绍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