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一个多月的“安世之乱”博弈后,荷兰的政策调门出现转弯。
据新华社报道,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11月19日发表声明,宣布暂停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行政令。
11月20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造成当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混乱的源头和责任在荷方,荷方主动暂停行政令,中方表示欢迎。
“这是向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但距离彻底解决问题还有差距。”何咏前称,希望荷方继续展现合作诚意,切实采取实际行动,迅速且有效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早日解决,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安全与稳定。
两个核心动因促使荷兰暂停行政令
据商务部介绍,11月18日和19日,中荷双方政府部门在北京就安世半导体问题举行了两轮面对面磋商。在磋商中,中方再次强调,造成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混乱的源头和责任在荷方,敦促荷方切实采取实际行动,迅速且有效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早日解决,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安全与稳定。
卡雷曼斯19日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声明表示,鉴于近期的事态发展,在与欧盟以及国际伙伴磋商后,他认为现在是暂停“接管”的“合适时机”。他表示,“在过去几天,我们与中方部门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会谈。对于中方采取的确保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芯片供应的措施,我们认为这是一份善意的体现。我们将在下个阶段继续与中方进行建设性对话。”
然而就在上周(13日),卡雷曼斯在专访中谈及安世半导体一事,称“即使事后来看,仍会作出同样的决定”、“这给各国领导人都是一个警示”。
对此,商务部当时表示,中方对这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一意孤行的言论表示极度失望和强烈不满。这场半导体供应链危机带给全世界的深刻教训是,不能强行用行政手段不当干预企业经营。
《卫报》认为,荷兰代表团本周赴京与中方会面,也旨在试图解决这一“口头争端”。值得注意的是,据商务部介绍,此次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行政令是由荷方主动提出。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简军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指出,荷兰方面做出上述举措的核心动因有两方面,一是中美在谈判磋商后达成共识,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荷兰失去法律依据;二是现实冲击的压力。
时间回到9月30日,荷兰经济部下达部长令,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紧随其后的是,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裁决,暂停该公司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董事职务。
而就在荷兰方面下达部长令的前一天,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50%穿透规则”,将被列入美“实体清单”等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而作为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的安世半导体“赫然在列”。早在去年12月,闻泰科技就已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
尽管荷兰政府一直坚称此次决定并非在任何其他国家的胁迫下作出,但是,据路透社、《华尔街日报》披露,荷兰与美国曾就“穿透规则”进行协调,美方甚至明确提出要求“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CEO”,“调整治理结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元首韩国庆州会晤、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后,当地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
“此前荷兰政府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法律支撑之一是美国的穿透规则。随着中美此前的谈判协商,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这使得荷兰此前采取的相关措施,在法律层面失去了政策基础。”简军波说。
另一方面,简军波分析指出,中方为维护自身权益采取反制措施后,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链遭遇显著冲击,甚至陷入供应危机,这对欧洲本土汽车产业的正常运转造成直接影响。在此背景下,荷兰政府面临来自欧洲本土企业的强烈诉求与压力,为缓解产业困境不得不对原有政策进行调整。
19日,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对中荷关于安世半导体最新磋商表示欢迎,称其将有助于稳定供应链。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也在20日的一场活动上表示,这对中欧关系是个“好消息”,并称欧盟欢迎中国企业去欧洲投资,包括产能建设和提升就业。
问题的最终解决仍存在不确定性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虽然并非尖端产品,但产量大,其中有70%在中国进行封装,最终销往全球。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年出货量超1000亿颗,是全球众多头部汽车厂家的供应商。宝马、奔驰、大众、特斯拉等都是其客户。行业估计,整个安世半导体全球产能将影响到全球约9000万台汽车,12亿台手机,1200万台服务器。
而荷兰政府此前强制“接管”已经引发全球汽车供应链“地震”,美国、欧洲和日本等汽车制造商均表示面临芯片供应危机。
据路透社19日报道,针对荷兰政府决定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宝马、博世、欧摩威均对此表示欢迎,但同时指出当前局势仍存在不确定性。
正如商务部发言人19日指出,“在荷经济部推动下的企业法庭剥夺闻泰科技对荷兰安世控制权的错误裁决,仍是阻碍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希望荷方继续展现与中方真诚合作的意愿,真正提出建设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荷兰之所以愿意归还控制权,是因为暂停安世半导体CEO张学政职务的法院裁决仍然有效。另据英国《卫报》报道,卡雷曼斯暗示,若生产或知识产权再次面临任何威胁,荷兰将保留重启该举措的权利。他声称,荷兰政府掌握的有关安世半导体的情报显示,“荷兰及欧洲本土关键技术知识与核心技术能力的存续正面临威胁”。
简军波指出,“当前,安世半导体相关争议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双方仍处于谈判阶段。中方立场明确且预计不会松动,核心诉求是荷兰需要将相关政策完全恢复至原状,而非仅停留在当前的‘暂停’层面。这也意味着,问题的最终解决仍存在不确定性,而后续对相关产业的影响程度,将与最终达成的解决方案直接相关。”
简军波在采访最后提醒,可以预见的是,欧洲包括荷兰将会更多地从安全视角来审视和处理对华经贸关系。此次荷兰政策的调整,是在中国的反制压力与欧洲内部供应链危机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策略性调整。
“这只能说明,当荷兰充分认识到干预措施可能带来的实际后果时,才会在后续采取相对务实的应对方式。根本而言,荷兰倾向于从安全维度看待对华经贸关系这一趋势将是长期的,且可能呈现强化的态势。”简军波说。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