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时代,美学观该重新定义了

mysmile 新闻资讯 1

“大家好,我是一个五十岁的新人演员,绝经和出道是一块来的。”

这是房主任在脱口秀综艺上初亮相的自我介绍,一句话炸场,像挥杆、击球、球飞出很远很远,房主任火了。上海的闹市区垂挂着她的巨幅海报,上面写着:“祝你拥有平静而又幸福的一天。”

房主任接受采访时说道:“能写出稿子来,克服紧张站到大家面前……我一直认为我做不到,当有一天我突然能做到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我经济上能养活自己了,甚至能养活孩子了。”当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她发现自己很美。她还说,“什么时候都不晚。”

2024 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9 岁,中国人的“晚年”被大幅拉长。长寿时代已成为全球趋势,世界人口正在快速地老龄化和高龄化,到2030年,预计全球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增加到14亿人;到2050年,全球百岁老人数量将接近400万人。

长寿时代,美学观该重新定义了-第1张图片-

复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胡湛教授分析:“人类社会在漫长历史中,老年人比例从未超过3%-5%。当这个比例突破20%并持续上升时,审美话语权的转移就成为历史必然。

与全球对人口老龄化相关的外在维度的深入研究相比,人们对体现个体价值、生命意义与精神归属的内在维度——对“美”的认知与创造仍关注不足。当“长命百岁”成为现实,如何缩小寿命与健康寿命的差距,让延长的岁月更健康、充实、幸福,成为新的时代之问。

为此,欧莱雅中国与上海市消保基金会及复旦老龄研究院联合开展以《新龄美:在长寿时代探索全生命周期的美》(后文简称为《新龄美》)主题的课题研究,通过科学健康、文化认知、社会经济三个维度诠释“美”如何在长寿时代,发挥积极势能与影响。

人们开始击碎长久束缚着审美观的年龄偏见

在目前的主流社会观念中,年龄增长仍跟魅力减退绑在一起,成了束缚中老年人探索美丽的枷锁。

在社交媒体上,中老年人很乐于展示自己的美,也很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美。在有“老红书”之称的美篇 app 上,她们晒帽子、晒旗袍、晒旅游照片。然而,即使在这种中老年人自己的网络社区里,关于美的年龄束缚也可见一斑。在关于“50岁打扮成少女”的帖子中,评论区的态度不一:有人评论“什么年纪干什么事,50岁了再打扮还能返老还童”?但大多数人表示爱美自由,“只要自己喜欢,想怎样打扮就怎样打扮”。

长寿时代,美学观该重新定义了-第2张图片-

《新龄美》研究报告调研了中国不同年龄段人群关于年龄和美的看法及主要活动参与情况。调查显示,有7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同意“年纪大了就不适合谈‘美’”这一观点。

长寿时代,美学观该重新定义了-第3张图片-

可以看出,拥抱美的积极态度,占据了上风。

落到行动上,《新龄美》研究报告的调查显示,过半的中老年女性有护肤习惯。日常护肤行为在女性、更年轻、城市居民中的频率更高,60.6% 的年轻女性几乎每天都护肤。有趣的是,45.6%的中年男人每周至少一次/几乎每天护肤,略超过青年男性群体的44.3%。

长寿时代,美学观该重新定义了-第4张图片-

“得到App”联合创始人兼CEO脱不花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觉得一个成熟的社会,它不应该是有某种年轻崇拜的。它应该是任何年龄段的人,在这个社会都可以各得其所。”

不论年龄、不论男女,都可以也都正在讨论美和追求美。在长寿时代,社会需要一种全新的美学观。

“新龄美”:在长寿时代探索全生命周期的美

基于这一背景,欧莱雅提出“新龄美”(The Beauty of Longevity)这一概念,它回应了长寿时代的社会需求,提出一种更加积极、包容、可持续的生命美学观。

生命不只要延长其年岁,更应丰盈其质地。通过“新龄美”的“元”革命,欧莱雅提倡一种“Lifelong Beauty 全生命周期的美”的愿景,为长寿时代带来划时代的价值与机遇:健康的美好生活、包容的社会文化、活跃的消费潜力、强劲的创新动能。

“美”在长寿时代有什么全新影响?可以通过“科学健康”“文化观念”“社会经济”三大支柱来理解。

1、科研赋能,以肌肤证长寿

得益于医学进步,许多疾病的长期管理甚至治愈成为可能。如何在更长的人生中活得更好,质量更高?其中,皮肤健康正是关键的一环。它是健康与情绪的“晴雨表”,当机体轻微失衡,许多健康问题往往会反映在皮肤上。

颜术医美创始人宋为民医生说,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和免疫器官,是内在健康的外在反映。“新龄美”的科研与产业创新应构建“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整合式科学体系,这不仅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新路径,也是东方智慧对全球长寿科学的独特贡献。

欧莱雅历经15年研究,创立肌肤整合长寿科学,引领从“被动抗衰”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变。

2、以美为媒,催化文化思潮

“青春至上”的单一审美偏向让“衰老”一度变成了被恐惧的词汇。但其实,“年龄”这个数字背后,每个人身体的状态、内心的生命力都千差万别。而美是多元包容的,不同年龄阶段有其独特的美感:孩童的纯真、青年的蓬勃、中年的从容、老年的通透,都是美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呈现。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认为,“年龄只是数字,一如四季轮转,每一程皆有专属风景。”随着年龄的推移,身体的变化肯定是有的。但她会尝试坚持游泳、跑步、做肌肉的训练,也会尝试滑雪、冲浪、高山滑翔等等,“我们应赋予时光以生命,而非仅仅赋予生命以时光。”

在《新龄美》研究报告的调查中,人们也认可了“美”的现实价值——美既是个体健康的外在表现,也是心理平衡的内在力量。有87.1%的受访者表示,外表的改善可以让自己在社交场合中提升自信,以及获得更好的情绪状态。

长寿时代,美学观该重新定义了-第5张图片-

3、借美之力,赋能社会生命力

“美”还可以打破不同代际之间的隔阂,促进跨世代的交流。除了晚辈到长辈的“新美学”输入,还有从长辈到晚辈的“慢美学”流动。当中老年人作为“美的榜样”出现在公共视野中,可以重塑社会对中老年形象的刻板印象,消解年龄歧视和狭隘美学。年轻人也可以从长辈历经时间沉淀的人生阅历中获得历史连续感与精神滋养,对抗社会节奏的浮躁。

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受访者每周至少一次与年龄相差20岁以上的亲朋好友互动,并且有24%的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进行这样的代际交流。

根据《中国2024时间利用调查年鉴》,当今的老年人每天平均花 4 个小时上网。他们会在直播间里下单,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关注穿搭护肤,甚至还可能成为“带货新力量”。

长寿时代,美学观该重新定义了-第6张图片-

从拥有化妆品的比例来看,美的疆域正逐渐向银发一代拓展。18-59岁的青年和中年女性仍然是化妆品的核心消费群体,但是也有相当比例的60-74岁女性表示拥有各类化妆产品。

长寿时代,美学观该重新定义了-第7张图片-

同时,通过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2013、2015、2018、2020年四期的家庭美容支出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中老年人家庭拥有正美容支出的比例从2013年的12.3%稳步增长至2020年的19.3%。

长寿时代,美学观该重新定义了-第8张图片-

目前,中国正处于2022—2036年第二次“老年潮”高峰期,约3.3亿人将步入老年。新一代老年群体以城镇居民为主,受教育程度较高,具备更强的自我表达与审美需求。长寿社会关于“美”的银发经济潜能无限。

如何塑造“新龄美社会”?

“新龄美”是人类文明进入长寿社会后的一种价值重构。它既是对“青春崇拜”的反思,也是对“全龄共美”的倡导。它让人们看到,随着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变老并不意味着衰退,而意味着生命可以以新的方式继续发光。以全新理念引领行业支持银发经济发展,助力打造一个更包容多龄的社会和文化空间。“新龄美”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生活倡议。

该如何将倡议变成现实?欧莱雅期待与社会各界共创开放生态,通过全面联动“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媒体”共建新龄美生态圈。通过这种系统协作,“新龄美”将从理念变为社会共识,再转化为可持续的社会行动。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