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11月4日对朝鲜八名个人和两个实体实施制裁,声称他们参与了多种与朝鲜网络相关的洗钱活动。这是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美方第五次启动对朝单边制裁。
据新华社援引朝中社6日报道,朝鲜外务省负责美国事务副相金恩哲当天发表谈话,谴责美国对朝鲜启动单边制裁,称“既然美国现政府表明对朝敌视到底的立场,我们也将耐心地奉陪到底”,“美国现政府以惯用的传统方式再次表明其不可改变的对朝敌意。”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10月底启动亚洲之行时,表示愿意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会面,受到外界高度关注。据《纽约时报》报道,10月25日在“空军一号”上,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与金正恩会面时,特朗普对记者说:“如果他联系我,我当然愿意。上次我就是在网上发了一条信息,说我要去韩国,如果他愿意见面,我随时可以。”
特朗普今年上任后多次表示希望与金正恩会面,此次访问韩国似乎希望复制6年前板门店会晤的“剧本”,但终未成行。与此同时,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后多次对朝释放善意,试图改善韩朝关系,但是未得到朝方积极回应。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3日,韩国非军事区板门店南侧,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右)与韩国国防部长官安圭伯握手。
11月5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朝鲜半岛战略论坛——变化中的朝鲜半岛:新政府与半岛局势”,朝鲜半岛研究学者们在会上讨论半岛局势及周边关系,对美朝关系、韩朝关系等进行展望。

11月5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朝鲜半岛战略论坛——变化中的朝鲜半岛:新政府与半岛局势”。
“美朝关系的大起大落,大部分原因就是特朗普本身的行事风格,他盲目相信自己的交易艺术。”上海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龚克瑜表示,从外部来看,坏消息是朝鲜对美国的态度和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特金会的兴趣下降。好消息是,李在明积极支持并且鼓励朝美对话,把朝美接触作为韩国外交的“万能钥匙”。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詹德斌指出,李在明仅从政策宣示上改变对朝政策,而不改变相关法律,这样要寻求得到朝鲜的认可难度较大。其对朝政策力度偏弱,对朝鲜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且,李在明实际上主动把对朝政策的主动权交给特朗普,在朝鲜看来,韩国缺乏独立执行对朝政策的能力。
APEC峰会前的“暗流”
“我想举行一次会面。我期待在适当的时候与金正恩见面。”8月,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李在明会晤时说道。特朗普随后对记者说,希望会谈能在今年举行。
当时,李在明在邀请特朗普出席10月的APEC峰会时,提议为美朝领导人提供会面机会。特朗普对该想法持开放态度。
据新华社援引朝中社9月22日报道,金正恩21日说,如果美国放弃对朝鲜无核化的执着并认清现实,希望与朝鲜真正和平共存,则朝方没有理由不与美方面对面沟通。
过去4年,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俄乌冲突爆发、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生效、美日韩合作加强、朝韩关系恶化。如今的特朗普看待朝核的观点与聚焦“无核化”的拜登政府有所不同。今年1月,特朗普就职数小时后就对记者表示,朝鲜拥有“核力量”(nuclear power),这与美国政府长期拒绝承认朝鲜为核国家的立场发生了变化。
10月23日,特朗普前往东盟峰会途中,在“空军一号”上被问及是否会承认朝鲜为核国家。他对记者表示:“我认为他们算是一个核力量……他们确实拥有大量核武器,我可以这么说。”在此基础上,特朗普释放了愿意与朝方领导人见面的信号。
中国政法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韩献栋对澎湃新闻表示,特朗普的表态只是一个口头上的表述,美国国内并未就半岛无核化问题形成共识,美国国务院等政府部门仍然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至于下一步如何走,特朗普是否会将“朝鲜是一个核力量”的口头表述转化为正式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政策,还有待观察,这将直接关系到美朝关系的发展。
在特朗普本人的表态之外,美方还进行了工作组层面上的准备。据《朝鲜日报》7日报道,多名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政府10月中旬向韩国派遣了一个由多个部门官员组成的工作组。美国国务院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局副助理国务卿、2018-2019年美朝首脑会谈时的谈判实务人员凯文·金,也以非公开身份访问韩国,会见了韩方外交部和情报部门的相关人士,分享了对朝动向,并讨论了美朝首脑会谈的可能性。
在特朗普抵达吉隆坡后,朝方发布朝鲜外相外访消息。据央视新闻10月26日报道,应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外交部邀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崔善姬将访问俄罗斯和白俄罗斯。
特朗普在亚洲之行途中仍然没有放弃对朝接触的可能性。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特朗普10月27日表示,虽然暂无与金正恩会晤的安排,但是如果金正恩愿意,他可以延长亚洲之行。即便如此,也未等来回音。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阿明指出,特朗普与金正恩此前的三次会面完全没有达到朝方的预期。实际上,美国对朝政策是一个结构性的制度,不是哪一任总统可以轻易突破的。当美国的政界和公共舆论没有对美朝关系形成全国性有影响的辩论时,只靠美国总统的对朝接触,很难撼动美朝关系的症结所在。
朝韩维持相互克制的低限度冷和平
李在明上台后,韩国统一部6月9日要求民间停止对朝散发传单,这是2023年以来该部门首次就此问题发声。随后,韩军6月11日暂停扩音器广播,在声明中表示,此举旨在“重建韩朝关系的信任,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
今年7月,韩国外交部发布声明称,尽管朝鲜不是APEC成员,但作为东道主,韩国可邀请非成员国参与峰会期间的非正式讨论。这一表态被解读为韩国可能在为金正恩的APEC之行铺路。
然而,李在明政府的对朝举措被“泼冷水”。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2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发表谈话,首次回应李在明的和平倡议。她直言,韩方改善关系的努力是“一厢情愿”,还抨击韩国暗示邀请朝鲜出席APEC会议是“白日做梦”。
值得一提的是,李在明8月首次提出“无核化三阶段方案”——第一阶段是冻结核武器和导弹项目,第二阶段是削减核武器与导弹能力,第三阶段是彻底无核化。紧随其后,他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朝鲜半岛 “END”倡议——以“交流(Exchange)—关系正常化(Normalization)—无核化(Denuclearization)”为核心的渐进路径。
不过,朝鲜方面再次明确表示不可能放弃核武。据新华社援引朝中社9月22日报道,金正恩表示,朝鲜“不会与韩国坐下来面对面,也不会一起做任何事”,虽然美韩两国新任政府对与朝鲜对话持开放态度,并追求改善关系,但他们削弱朝鲜力量、推翻朝鲜制度的本色绝不会改变。
面对朝方反复强硬表态,李在明11月1日出席APEC会议期间对韩媒表示,朝鲜怀疑韩国政府,采取敌对行为,要改变朝鲜的态度和思维方式,需要长期不懈付出努力。
詹德斌表示,在李在明政府时期,朝韩维持相互克制的低限度冷和平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韩国在追求战略自主的过程中,也难以避免要强化自身的国防实力,包括发展核动力潜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刺激朝鲜,或引发朝韩之间的间歇性对抗。
“朝韩关系的前景毫无疑问还受制于美朝关系。”詹德斌补充说,如果美朝会谈实现,可能会带动朝韩之间产生一些政策空间,但是这也有难度。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