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行为深度分析:法律禁止与伦理争议

mysmile 闻库 4
代孕行为深度分析:法律禁止与伦理争议

代孕行为

代孕行为指的是代替他人完成怀孕过程,在中国,这一现象长期处于法律、道德和医学领域的争论中心。由于多数人视其为违背社会伦理与法律规定,代孕交易往往以隐蔽方式进行。近年来,随着“代孕广告”、“代孕中介”及“代孕网站”的涌现,代孕议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概述

近期(2017年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探讨“代孕是否可有限度开放”,使得代孕话题再度升温。国家卫计委发言人毛群安回应称,部门已注意到各界对代孕的多种看法和专家建议。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不少夫妇开始考虑代孕作为生育选项。

他强调代孕涉及复杂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中国一直严格禁止代孕行为。早在2001年,国家就颁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严禁代孕,并对参与机构和个人施以严厉处罚。

形式

当前代孕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委托夫妇提供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后由代孕者孕育;二是男方提供精子,与代孕者的卵子结合,由代孕者生育。中国尚未出台专门法律明确规范“代孕”行为,仅依据2001年卫生部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禁止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并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实施代孕技术。法律空白导致代孕易引发道德、伦理和社会问题。

界定

传统亲子关系包括两类:自然血亲关系,基于血缘连接的父母子女关系;以及拟制血亲关系,如养父母与养子女或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法律专家指出,若使用代孕者卵子与委托男方精子结合生育,代孕者与委托男方应为孩子生物学父母。但如果植入的是委托夫妇双方的受精卵,孩子与委托夫妇有直接血缘关联。

另有观点认为,亲子关系基于出生事实确立,而非夫妻交配受孕,且代孕者孕期饮食、情绪和行为会影响胎儿,因此代孕子女的法律界定存在困难。实践中,代孕子女的探视、抚养和继承问题常因血缘不确定性引发法律纠纷。

协议应区别对待

代孕行为通常基于合同约定,代孕者提供孕育服务,委托方支付经济补偿。法律专家表示,代孕协议效力需具体分析。在不规避法律、不违反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且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前提下,以委托夫妇受精卵植入代孕者体内的协议可能有效,因为这被视为生育权的延伸。例如,当妻子无子宫、子宫切除或输卵管堵塞但卵子可用时,夫妇有权选择代孕实现生育愿望。

以委托男方精子与代孕者卵子结合的协议 likely无效,因为这涉及卵子交易,法律禁止将卵子作为商品买卖。专家提醒委托方和代孕者,无效协议自始无法律约束力,条款再完善也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均面临重大风险。

法律空白

生育过程充满不确定性,例如:代孕者怀孕或生产中出现意外或疾病;代孕婴儿发生意外;孩子出生畸形或残疾;代孕者产后拒绝交出孩子或委托方放弃抚养等。此类纠纷目前无法可依。律师建议尽快完善代孕相关法律,建立监管机制,允许合理代孕存在,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保障无法生育父母的生育权,同时打击以盈利为目的的非法代孕行为。

参考资料 >

代孕行为.中国日报中文网.2017-02-14

代孕行为是否合法.华律网.2017-02-14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