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来,进博会持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在产业共振、创新共融和生态共建上的深度互动,这对迎接当下全球挑战和AI浪潮意义非凡。未来五年,将是AI等前沿技术全面提速、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的关键时期。”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前夕,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工业AI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制造沃土上的加速器,把制造业从“自动化”带入“自主化”阶段,让工厂能自主决策、供应链能自我优化、能源系统能自我平衡。
近日正式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突破。”肖松认为,工业AI将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政策驱动、市场规模与产业协同叠加,为工业AI在中国的更大规模落地提供了现实条件。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
据其介绍,西门子正以本地共创、全球协同的方式系统布局工业AI。在全球,该公司不久前宣布与多家机床巨头打造数据共享联盟。在中国,西门子与阿里云等科技企业合作,将工业现场数据与云端AI模型融合,并通过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连接超过300家生态伙伴,形成去中心化的、开放共赢的工业AI生态。
AI几乎横扫所有行业的今天,工业AI应该是“最难啃的骨头”。肖松对澎湃新闻表示,工业AI的挑战不在算法本身,而在数据、行业知识和场景复杂性。
“全球约80%的工业数据因设备未联网或系统孤立仍处于沉睡状态。”他说。即便有数据,若缺少对工艺机理的理解、缺乏深厚的行业知识和经验,工业AI也无法落地。更重要的是,工业现场对AI的可靠性有着极高要求——一个错误参数可能带来安全、成本等风险,“能用、好用、可靠”比“看起来聪明”更加重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西门子在全球建立了跨区域的AI研发和生态体系,重点聚焦工业基础模型、智能体系统(agentic AI)的研发等。这一策略在制造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制造业应用场景最丰富的中国进一步提速。澎湃新闻了解到,本届进博会上,西门子将带来10余款工业AI产品与解决方案,并集中呈现其工业AI技术在多个行业的实际落地成果。
人才将直接决定工业AI的成败。肖松表示:“AI时代对工程师提出了全新要求:既懂算法与数据,更懂工业场景。我们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培养人才。”他说,在长三角地区,西门子将和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一所面向产业前沿、突出工程实践的先进制造学院,在智能工厂、工业AI、数字孪生等领域将国际化教育资源和实践场景相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双向匹配。
“西门子深耕中国153年,中国市场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销售市场,更是创新源泉。”肖松介绍,面对中国企业加速提质增效的转型需求,西门子不断加大本土研发。今年3月,西门子在中国市场发布18款本土创新产品,其中16款新品全面实现产品从定义、研发、采购到生产和服务的全价值链本地化。“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快速迭代的创新环境,使得许多在中国诞生的创新,不仅服务中国,也具备了走向全球的潜力。”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