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郭某被认定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被校方解聘。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公布公告显示,今年郭某牵头申报了6项专利,合作者中包括江苏科技大学校内领导干部。
11月19日,针对郭某的引进、学历等问题,澎湃新闻记者向郭某专利申报的几位合作者发去采访邮件,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据《江苏科技大学2024年招聘“首席科学家工程”团队人才及科研助理公告》介绍,郭某为国家级重要人才、江苏科技大学智能计算驱动高通量的高水平纳米材料课题组团队带头人、首席科学家。
20日,澎湃新闻致电负责为郭某团队招聘的王老师,对方一听到郭某的名字立马挂断了电话。记者又联系了校内多位老师,均以不了解郭某为由拒绝了采访。
根据《江苏科技大学2023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文件,招聘对象及条件一栏显示,杰出领军人才(B类)的要求为:国家级重要人才,或具有冲击国家级重要人才潜力的海内外著名大学教授等,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领军人才。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面议,可执行协议年薪。
江苏科技大学是否是以杰出领军人才(B类)引进郭某,目前尚未得知。
早前关于郭某的宣传文章显示,其在1998年,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从事纳米能源电池研究;2000年,进入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2006-2023年,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及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总工程师,与赫伯特·格莱特院士合作突破纳米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2023年,回国加入江苏科技大学。
澎湃新闻查询公开资料发现,郭某的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涉嫌造假。事实上,在2023年加入江苏科技大学之前,郭某的足迹长期在国内长三角地区活跃,他一边注册开设多家材料公司,一边混迹于江浙沪的学术论坛、讲座活动。
例如,2022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召开期间,郭某现身于“院士助力青年成长圆桌会”的现场,宣称自己正在研发“高强韧富β型新型钛合金油井管”材料,会议结束后他还跟参会的院士们合了影。

郭某现身“院士助力青年成长圆桌会”的现场。网络图片
彼时郭某的身份为“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当时的公开报道这样写:郭某将企业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品牌营销总部设在杭州,生产总部设在丽水。在这次活动中,郭某与嘉兴市三家单位在新材料应用方面达成了意向合作。
澎湃新闻梳理郭某的商业轨迹发现,其作为法定代表人经营的7家企业,均为小微企业,目前3家已吊销,仅剩4家存续,注册地在丽水、杭州、上海、苏州,其中两家没有员工,杭州宝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仅有2名员工,上海叁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6名员工。
在成为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之前,郭某在2021年因其经营的“上海叁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劳动仲裁案件,被法院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该案源于四人因劳动人事争议将该公司告上法庭,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该公司需向四人支付共计12万余元。但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发现该公司暂无财产可供执行。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