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性骚扰运动前功尽弃了吗?丨文化周报

mysmile 闻库 1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张钊涵 记者 李欣媛

界面新闻编辑 | 李欣媛

“文化周报”继续向你汇总呈现最近国内外文艺圈、出版界、书店业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日,我们关注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痛斥好莱坞对女性的忽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回忆录出版,金·卡戴珊主演剧集《诉讼女王》差评如潮。

克里斯汀怒斥好莱坞反性骚扰运动前功尽弃

当地时间本周二,在洛杉矶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的屋顶空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了学院女性午宴,旨在为新兴女性电影人提供导师资源与资金支持,同时为“学院女性金奖”获得者进行庆祝。颁奖过后,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发表了言辞激昂的主旨演讲:“谈论不平等很让人难堪,无法量化的不平等则更甚。我们可以讨论薪酬差距、卫生棉条税,但沉默的暴力无法言说——那种感觉就好像我们连愤怒都不被允许,我现在气到可以用刀叉把这个该死的讲台吃掉。”

克里斯汀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9岁作为童星出道,之后主演的《暮光之城》系列电影迅即让她成为名气最盛的好莱坞未来之星,在参演了一系列商业片后,她逐步转型至文艺片领域,今年首度执导的影片《水之年代》入围了本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可以说,克里斯汀的职业经历完整经历了反性骚扰运动在好莱坞的起落。

反性骚扰运动前功尽弃了吗?丨文化周报-第1张图片-
克里斯汀演讲现场 图源:视频截图

运动暂告一段落之后,女性的创作和表达一度得到市场的重视,在公共话语层面,女性权益似乎也开始显影。然而,克里斯汀认为更深层的权力关系依然没有变化,甚至倒退回至运动前的水平。“只要内容过于黑暗、过于禁忌,或者仅仅对女性日常经验进行了直白的呈现,你都需要赤手空拳地进行抗争,而这种直白往往会引发厌恶和排斥。我们的行业正处于危机之中,过去一年中由女性执导的电影数量少得可怜。很显然,我们需要更多女性午宴,甚至我们需要成为那种时时刻刻都在吃午饭的女人。”这段长达七分钟的演讲引发现场多次爆发掌声和大笑。

反性骚扰运动前功尽弃了吗?丨文化周报-第2张图片-

然而,这种呼吁在一些人看来只是“政治正确”和“白左”,在2018年,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的《水形物语》,被解读为用充满套路的边缘人物故事讨好评审的谄媚之作。事实上,对性别议题的关注并未转化为女性实际地位的提升,个别女性在商业和话语上的胜利,并不能代表行业的结构变动。一项2024年发表的研究发现,美国电影中女性的银幕形象已跌至十年来的低点——美国票房最高的100部电影中,只有30部由女性主演,而2022年这一数字为44部。即便葛蕾塔·葛韦格执导的《芭比》取得了14亿美元的票房成功,她也未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在整个奥斯卡奖的历史上,仅有九位女性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提名,其中三位最终获奖。

面对好莱坞工业对女性的奇观式呈现,克里斯汀使用了一个颇为生动的比喻:庆典不应该被愤怒掩埋,我们应当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我感谢你们,却不感谢那些抽走我们资源、贬低我们观点的男人。我们不要再仅仅满足于被印在钞票上了,让我们发行自己的货币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回忆录出版

1939年出生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出版了17部长篇小说、11部非虚构作品、9部短篇小说集、17部诗集等作品后,于近日出版了长达624页的回忆录《生活之书》,被读者称为“不知疲倦的时间旅行者”。该书的副标题“一部另类的回忆录”,某种程度上“应和”了阿特伍德在许多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在此前的写作中,她会频繁描写酗酒、派对、吸毒和性越轨这些意象。然而,写作并非阿特伍德生活经验的副产品,时间流经其现实生活和写作生活中诞生的“双重人格”,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中交替登场。

反性骚扰运动前功尽弃了吗?丨文化周报-第3张图片-
Book of Lives (图源:豆瓣)

阿特伍德的童年堪称野蛮生长。她的父亲是一名野外科学家,带着全家在北方森林等地生活过,生活条件常常十分原始;母亲是一位勤勉的园丁、坚韧的家庭主妇,为阿特伍德提供了不计其数的睡前故事。无忧无虑在野外奔跑的经历让阿特伍德开始质疑一切:父权制、母权制、文学等级制、政府、婚姻、时尚、饮食、经济学、物理学、环境保护、右翼、左翼……当遭遇朋友背叛时,她也决定不去在意,“意识到自己无法相信任何人,可能会成为侦探或骗子,或者这两者合二为一——成为一名小说家。”

多数作家回望人生的作品充满着修正式的后见之明,抑或是对自己过往错误的强行辩护,阿特伍德的回忆录则充满自嘲和解构。在自序中,她不无幽默地提到自己怂恿邪恶人格“为自己、为友与仇、为爱与不爱者”讲一些八卦,或许能够帮助她摆脱“文学女巫”的名号。阿特伍德迷恋自己阴暗的一面,她知道自己那头“美杜莎般的卷发”增加了这种效果。童年时她常因此被嘲笑,但后来学会珍视它们,将之视为魔女施咒的材料。她喜欢表现得阴森可怕,特别是在面对软弱的采访者时,“我那双不祥的眼睛只要扫一眼,男人们就会哭泣、抓住自己的裆部,生怕我把他们的睾丸冻成石头。”

加西亚·马尔克斯如果知道某间屋子死过人,就绝不会住进去,米兰·昆德拉是星座的忠实拥趸,因此阿特伍德的爱好在作家中并不孤独——形而上学、超自然事件和暗黑民俗,这些兴趣极大增强了她的象征构建能力。某些人避之不及的东西反而帮她保持清醒,正如《使女的故事》中奥芙弗雷德所说:“清醒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像人们囤积金钱一样囤积它,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足够清醒。”

阿特伍德在这部作品中分享了许多奇怪的际遇:恶意事件、怪异的梦、谈话、欢愉的时刻、幽灵、愚蠢的错误与灾难。她在全书中安插了许多人生教训:在公共场合,任何屈辱都能挺过去,除非你当场呕吐或死亡;你可以让任何东西开口,包括你的袖子和盐胡椒瓶,小说家一直是这样做的;那些自称‘帮助人民’的政府可能会做可怕的事,你的政府也可能如此,没人能够幸免……《洛杉矶时报》评论,这本回忆录唤起了美国民谣歌手Jim Croce 歌中意象,阿特伍德成功将时间装入瓶中(“time in a bottle”)。

金·卡戴珊主演剧集《诉讼女王》差评如潮

“我原以为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拍出这么差的电视作品了。我一直以为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已经掌握了一套最低限度的、不会再跌破的制作知识,任何进入这一艺术形式的作品都会在标准线以上。但我完全错了,这部剧的糟糕透顶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这是《卫报》评论员为金·卡戴珊主演新剧《诉讼女王》撰写的评论开头。这部讲述三位女性离婚律师创业的剧集在烂番茄上仅收获一条正面评价,并成功跻身《卫报》历史上十五部零星剧集之中,以一种尴尬的姿态过早进入了美国电视史。

反性骚扰运动前功尽弃了吗?丨文化周报-第4张图片-
《诉讼女王》海报 (图源:豆瓣)

《傲骨贤妻》珠玉在前,让衣着得体的美国法律剧,成为一种可供后来者参考的文化范式,然而,《诉讼女王》完全忘却了法律剧的律政本质,让该剧沦为另一种形式的“与卡戴珊一家同行”。《泰晤士报》评论员席恩·沃森生动地揣测了制作人的心态:“我们来做一部时髦的、全女性律师事务所的剧,让瑞安·墨菲来操刀,把制作水准拉满,把所有场景放在比弗利山庄,所有服装都选择古驰和LV,然后——管它呢——我们尽全力请来格伦·克洛斯、娜奥米·沃茨、莎拉·保罗森,还有雪儿现在在干吗?算了,别管雪儿!我们请……金·卡戴珊!”

《诉讼女王》涉及的议题乍看起来足够安全、讨喜甚至投机,有无数女性议题可以发散,为什么会引发众多媒体和观众的集火攻击?沃森列出了四点原因:低质量的剧本、陈词滥调、过度解释和金·卡戴珊。一群年老的、性别歧视的白人在律师事务所会议桌旁大声叫嚷,真人秀明星金·卡戴珊走入洛杉矶豪宅,在涂抹指甲油的间歇解决了上亿美元的案件……在这部剧中,女性内部的异质性并没有作为分析对象被提出,反而再现并加强了既有的权力关系,更加年轻的流媒体观众显然不会买真人秀逻辑的账,“女性议题”的命名并不等同于社会正义。

身兼该法律剧导演与执行制片人的安东尼·海明威为作品辩护,称“我拍过《火线》,刚播的时候也没人喜欢,每周只有两个人看,但后来它成为了经典。当下这部剧不应像其他法律剧那样被过分严肃对待,在一个黑暗、沉重且对立分明的世界里,这部剧展现了人性的多面。”而站在海明威对立面的媒体评论员或许都抱有同样的担忧:解放话语被挪用、错置,最终沦为同化政治的注脚。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5/nov/05/kristen-stewart-female-film-makers-the-chronology-of-water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article/2024/may/09/kristen-stewart-says-hollywoods-self-congratulation-over-gender-equality-feels-phony

https://apnews.com/article/kristen-stewart-womens-luncheon-1129f9fa6628fb61c911aee220676a3c

https://variety.com/2025/film/columns/kristen-stewart-slams-hollywoods-treatment-of-women-filmmakers-post-metoo-123656

9984/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5/nov/03/book-of-lives-margaret-atwood-autobiography-review

https://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books/story/2025-11-03/margaret-atwood-book-of-lives-memoir-review

https://www.nytimes.com/2025/11/03/books/review/margaret-atwood-book-of-lives.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ooks/2025/11/04/margaret-atwood-memoir-book-lives-review/

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25/nov/05/alls-fair-kim-kardashian-show-reviews

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25/nov/05/the-guardian-has-only-ever-published-15-zero-star-reviews-here-they-all-are

https://deadline.com/2025/11/kardashian-channel-launch-samsung-tv-plus-nbcuniversal-1236607768/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3508735.html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