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念错经

王者之魏 vo快游大全 1

红色字体 + 不排版,即使是一封苏菲玛索的来信,我都会嫌弃。

现在警方出「案情通报」都会采用蓝底白字,兼顾严肃性和群众阅读体验。

俞敏洪却像一个绝望的主妇发来数段 60 秒的语音,转文字就变成——满屏如胶似漆,不分段、不分行的字符,血呲呼啦的扑面而来,好似冷不丁梆梆两拳,令人头大。

这么说来,俞敏洪再次被舆论吐槽,并不冤。

红色让人紧张,不分段让人费眼,文本结构上就透着霸凌。

再说全员信的内容。

为新东方 32 周年而作,以南极之景寓情,以企鹅之姿感佩创业精神,全文黏黏糊糊,想起脱口秀演员张骏的段子——咱们中国人就不能纯玩吗?

咱们中国人不扶个老太太过马路那过马路便失去了意义,咱们中国人去春游不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那春游就是玩物丧志。

这思想的钢印嵌在绩优主义至上的孩提时代足可原谅,可一旦成人了,对万事万物要勾连宏大叙事自然会心生厌烦,人知道有些时光是可以问心无愧的「荒废」。

所以俞敏洪的文本构思已然搞错状况了——你要诉说的对象都是成年人,且是社会上较为精英的那批人,小学生作文那一套,走不进他们的内心了。

难怪有些新东方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吐槽。

老板你搁南极游山玩水,我在北京的寒夜里备课做 PPT,冰箱里什么吃的都没有,打开邮箱看到你在远方炖的一碗血红色的鸡汤,真咽不下去啊。

老一辈企业家依赖宏大叙事,在奋斗的年代,在行业的上升期,强调「精神力」,凝聚向心力,事业版图的极速扩张能给出即时反馈,管理者与员工便会错误归因——是斗志给了我们一切。

而在政策转向,一夜沧桑巨变之时,众生的渺小,靠大剂量的心法注入,似乎也改变不了天注定的事实。

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信息越来越透明了。

记得我刚上班时,老板天天领员工念口号、唱司歌,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奋斗标语,每个人劲劲的,觉得中国动漫的未来就靠你我了。

那时候也没有社交媒体,也不知道好的公司氛围应该是什么样的,打工人也没个交流的地方。

现在呢,脉脉等职场社区活跃着一批吐槽鬼,老板啥样,公司啥样,待遇啥样,一番交流之后,全都明白了。

也就是说老板们再也无法构建一个封闭的精神扭曲力场了,即使是一封内部信,也会遭受全网的逐帧检视。

而来自职场下位者的吐槽越来越容易成为媒体选题的宠儿,从而构建一个牛马与资本冲突的流量话题。

具体到俞敏洪全员信事件上,吐槽的员工或许只是少数,大多数是无感、听烦了、无所谓,但只有吐槽的声音会被放大,进而被媒体营造成「老板忽悠不动了」的爽剧。

没有不被吐槽的老板,这是职场生态位决定的,可老板只要稍微改变一些行事作风,就能降低来自员工的恶感。

譬如,文本上,排个版,分段、行间距讲究一些,字体颜色规规矩矩用个黑色就好,断了用感叹号的爱好。

再有,全员信要说具体的事,降低抒情的比重。

我看目前很多年轻企业家的全员信,会花大篇幅讲,架构如何调整,未来往何处去,员工的福祉如何提升,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企业文化问题。

有反思,有方法,有愿景,这叫言之有物。

从南极企鹅的身上看到创业精神,员工心想——老板你在草原上看到牛马,有没有想起在格子间吃草的我呢?

他们怎么能共情呢?

俞敏洪应该还不知道网上正在群嘲他,又连续发了十条南极游视频。

说实话,如果我朋友圈有人这么干,只能拉黑了。

我似乎看到一个极致追求体面的人,却听不到旧时代离去的轰鸣。

他在他的世界里,玩的挺好。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