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呼吸不畅要当心,烟草烟雾最易导致慢阻肺

王者之魏 vo快游大全 1

“上楼气喘”仅仅是年纪大了吗?“长期咳嗽”只是抽烟或做饭带来的小毛病?2025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吸不畅,当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吁全社会关注这个在全球致死率排名第三、却长期被误诊的沉默杀手。

“慢阻肺在全球致死原因中高居第三,但其诊断率却极低。这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然而普遍的漏诊、误诊导致患者得不到规范治疗,或接受了错误治疗。”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刘来昱介绍,任何出现呼吸困难、气短,超过8周的慢性咳嗽或咳痰、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和/或有危险因素接触史的患者,都应考虑慢阻肺的可能。

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赵海金也表示,“早期正确诊断慢阻肺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越早诊断和治疗,临床结局越好,包括症状改善、肺功能维持和生活质量提升。”

慢阻肺的发生,是多种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明确的遗传因素,以下环境暴露是主要的致病元凶:烟草烟雾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导致慢阻肺的首要危险因素,包括主动吸烟与被动吸二手烟;室内外空气污染,包括职业性粉尘,如煤矿、水泥、纺织粉尘,化学物质,如蒸汽、刺激物、烟雾的长期暴露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影响肺发育,增加成年后患病风险。

刘来昱表示,在众多危险因素中,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首要个人行为危险因素,“当烟草烟雾进入肺部,就像一场持续的‘施工破坏’在呼吸通道内上演。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气道黏膜,引发持续性炎症反应,这正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

赵海金补充说:“研究表明,吸烟者发生慢阻肺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5倍。烟草烟雾首先灼伤气道内膜,导致负责清洁的纤毛倒伏失效,同时激活炎症反应,逐渐破坏支撑气道弹性的肺泡壁,最终形成‘肺气肿’。”

刘来昱和赵海金建议,上楼气喘、走路吃力,这些很可能是慢阻肺的重要警报。随着年龄增长,活动后轻微气短属正常现象,但若气短程度明显超过同龄人,甚至在平地走路、做简单家务时都感到呼吸费力,需高度警惕。慢阻肺导致的气短会进行性加重:从最初爬楼气喘,发展到平地行走也需频频歇脚,最后连穿衣、洗澡都成负担。他们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或接触油烟粉尘的人群,要正视“气短”信号,尽早做肺功能检查,这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