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科技,正在让跨境支付实现“宾至如归”

mysmile vo快游大全 1

每年11月,是亚洲金融科技碰撞最热烈的时候,香港金融科技周与新加坡金融科技节相继举行,在全球金融企业争相展示最前沿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舞台上,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表现格外亮眼,以刷掌支付技术、跨境金融服务等领先技术实力与创新业务,吸引了广泛关注。

在香港会场,多家中国企业集中展示了移动支付、跨境结算等从底层架构到应用场景的全链路解决方案;而在新加坡,中国企业的展台同样被国际访客层层围绕,基于一站式跨境贸易结算平台等创新应用,成为现场热议的焦点。

中国金融科技,正在让跨境支付实现“宾至如归”-第1张图片-
▲ 2025新加坡金融科技节展区人头攒动

在我国,移动支付正迈入技术革新的发展新阶段。根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支付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并于2016年后进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深度技术革新期。

放眼全球,中国在数字支付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成为共识。在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正成为重要的技术传输者与业务参与方,为世界支付版图不断贡献中国技术与方案。

走出去:从“工具输出”到“生态延伸”

曾几何时,要出境旅游,必须要提前预约大笔金额汇兑,才能放心起行。如今,伴随全球移动支付的发展,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已基本可以保障境外出行需求。

“我来马来西亚近一周,没用过一分钱现金”,趁出差马来西亚,胡女士深度体验到中国的移动支付在国外一样的便利,“体验很丝滑,还能享受汇率优惠。”

“丝滑体验”背后并不容易,消费者眨眼间就能看到的“交易成功”其实来自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汇兑机构、清算机构等多个主体的互联互通。并且,要打通海外市场的支付链路,还要面临多渠道的接口问题、严格的合规审查等关键问题。

实现路径之一,是广泛接入海外支付网络。比如在东南亚,微信支付目前已接入新加坡SGQR+、马来西亚DuitNow QR等当地主流支付网络,最近泰国泰国Prompt Pay的二维码也可以用在中国的微信支付上。今年国庆假期,得益于免签政策和大量中小商户批量支持微信支付,马来西亚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2.5倍;韩国笔数同比增长46%;新加坡笔数同比增长32%。

另一路径,就是争取当地运营许可。比如,在2016年8月,微信支付就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出的首批储值支付工具牌照(SVF)。随之而来的微信香港钱包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港人北上首选的支付方式。

如今,伴随着中国支付科技解决方案的升级,出海路径已经从原来的“工具输出”演变为“生态延伸”。

作为内嵌于微信生态的轻量应用,在小程序上,微信及WeChat用户无须下载其他应用即可完成购物、支付及使用各类服务。对于内地用户而言,微信小程序的使用体验十分便捷,下滑打开小程序,选品,下单,支付即可。

但在海外市场,小程序的使用一开始遇到了较多阻碍。比如,在华人比例超过70%的新加坡,当地WeChat用户众多,当他们在餐饮门店小程序点单时却发现无法支付,转而只能选择线下排队来点单。对于商户而言,支付不便捷就意味着订单损失的风险。

当地商家在接入支付工具的过程中,往往障碍颇多。比如,用户支付方式割裂,商家需要接入数十套支付渠道,接入成本高昂;若存在合规盲区,例如缺乏PCI认证、违规储存CVV码等造成的用户数据泄漏等,也会导致商户被罚;若存在安全风险漏洞,还可能出现用户拒付、黑产攻击等,商家容易陷入复杂繁琐的处理环节,并徒增处理成本。

在此背景下,微信支付推出支付解决方案TenPay Global Checkout 小程序全球收银台,通过一次性集成全球收银台,微信小程序境外商家可支持包括电子钱包、本地实时支付网络、以及信用卡和借记卡等多类型支付方式,这意味着,微信用户可以在境外使用他们日常熟悉的本地支付方式完成支付。

目前,全球收银台服务率先在新加坡和中国澳门推出,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至日本、澳新等更多市场,并覆盖更多商户,逐步实现全球用户都可在微信小程序内使用便捷的支付服务。

“我们服务的海外小程序商户,既包括海外各个国家本地的商户,也包括中国出海企业的海外门店,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能力助力中国企业在海外合规经营,并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腾讯方面告诉记者。

请进来:从“各自优化”到“接口统一”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维码应用市场,在全球二维码支付市场份额中占比超70%,但跨境支付长期面临标准不一、多头对接的行业问题。

时间倒回2019年,彼时,网联清算公司通过“小额扫码”探索跨境支付便利化服务,先后推出了“外卡内绑”“外包内用”两大创新业务,为境外来华人士提供便捷支付渠道。

但接入过程并非一路坦途,境外人士反馈的“不能用”“不好用”的问题,也让各大支付平台各自不断自我更新,进一步提升入境支付的可用性和便利度。

2023年7月外卡服务全面升级以来,微信支付持续以自研科技提高“外卡内绑”效率,主动承担用户国际卡交易手续费,实现境外人士来华消费笔数和金额倍数增长;同时,推出“免验证小额支付”方案,外籍人士只需提交少量必要信息即可绑卡支付,在保障支付安全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外籍人士来华的支付门槛。

“外包内用”方面,2016年首创“港币钱包跨境方案”的WeChat港币钱包,也在今年年初进一步打通内地商户个人码,港人北上可在内地所有城市的数千万微信支付商户直接以港币支付,还可以通过“搭乘码”小程序搭乘内地10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

今年7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组织下,“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正式上线——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为境内外参与机构提供统一技术接口、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交易监测与分析等服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涛接受采访时表示,统一网关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合作,有利于降低机构间的系统对接成本,减少多次改造的资源浪费。同时推动形成统一的境外钱包机构合作标准,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同时促进跨境二维码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腾讯是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成员之一,通过“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进一步开放微信支付“外包内用”服务,支持更多境外钱包在中国境内通过微信支付二维码支付。

据了解,目前腾讯旗下WeChat港币钱包、新加坡Liquid Pay钱包等多家海外钱包,近期将陆续接入“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腾讯旗下跨境支付平台TenPay Global已与超过10个国家20余个钱包达成合作,并将陆续接入PayPal、Venmo、东南亚Shopee Pay等更多海外钱包和国家网络。

在统一网关支持下,境外用户入境后,无需做任何额外注册或操作,就可以用自己熟悉的钱包APP扫描微信二维码进行支付。

“预计未来一年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境外钱包可以在中国内地畅行,这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内地。他们会切身感受到科技的温度,感受到移动支付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国家名片,并且正在拉近着世界和中国的距离。”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说。

未来的跨境支付:随时随地,宾至如归

多年以前,侨批作为海外华人、华侨寄回国内、附带家书的汇款凭证,是海外华人重要的情感寄托以及金融工具。如今,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腾讯希望将跨境汇款也打造为像发消息一样简单的“电子侨批”。

2025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最后一天,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与腾讯旗下跨境支付平台TenPay Global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打造“智慧门店”,以提升线下汇款效率。首个智慧门店正坐落于新加坡牛车水珍珠坊(People’s Park Complex)。

中国金融科技,正在让跨境支付实现“宾至如归”-第2张图片-
▲ 发薪次日,新加坡华人务工群体前来智慧门店汇款

在智慧门店中,用户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系统自动预填信息并支持母语界面,大幅降低操作门槛与输入错误。用户可选择现金或数字支付,系统自动完成后续处理,将原本超过30分钟的汇款流程压缩至10分钟以内,并实现“分钟级”到账。

汇款完成后,用户可通过“Share Link”功能,将汇款信息一键转发至微信聊天窗口。国内亲友在熟悉的微信环境中点击即可收款,既可实时掌握汇款状态,也可选择将款项直接存入微信零钱或绑定银行卡,全程流畅如日常聊天。

尽管全球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跨境汇款——尤其是线下场景——仍在许多地区面临体验滞后与流程繁琐的挑战。例如,新加坡的部分外来工人因依赖非正规渠道汇款,面临资金被冻结的风险;而大部分线下网点仍依赖人工录入与手写填单,信息易错、效率低下,用户体验亟待升级。

然而,变化正在悄然发生。随着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持续深化互联互通、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加快出海步伐,跨境支付的整体体验正迎来系统性重塑。

在2025香港科技周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林海峰被问及“未来跨境支付会是什么样子”时,他用了非常简短的一句话来形容:“随时随地,宾至如归”。金融科技不止是工具,而正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世界交流的信任纽带。

近年来,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持续推出多项技术与产品创新,从“微信跨境支付”“小程序全球收银台”“全球收款”助力跨境生意,到“刷掌支付”刷新境外线下消费体验,再到“外卡内绑”与“外包内用”提升入境支付服务体验,以及高效便捷的“跨境汇款”服务。

这些长期致力于为境外人士来华、内地用户出境、全球华人商贸与汇款提供普惠工具的企业,也在为世界跨境支付变得“随时随地、宾至如归”,贡献着中国智慧。金融科技出海的意义,不仅在于输出技术,更在于无界、无感地融入当地生活,服务万千民众。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