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会|美国材料巨头陶氏:中国液冷技术渗透率将迅速提升

mysmile vo快游大全 1

“进博会是促进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盛会,是世界各国企业互相沟通交流的独特平台。我们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扩大经济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的决心。”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国材料巨头陶氏公司亚太区总裁谢佩君(Puay Koon Chia)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谢佩君强调,在陶氏的全球化战略中,中国是公司最倚重的市场之一,也是除美国以外最大的海外市场。这家已连续8年参加进博会的老朋友,今年携10款全球首发、3款中国首发的创新成果再度亮相,覆盖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包装等高增长领域,并将与近20家客户和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备忘录或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机会|美国材料巨头陶氏:中国液冷技术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第1张图片-

陶氏公司亚太区总裁谢佩君(Puay Koon Chia)

陶氏是全球领先的材料科学公司之一,业务涵盖包装、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消费者应用等高增长市场,2024年实现销售额约430亿美元。公司全球约有36000名员工,在3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制造基地。在华运营超过45年,陶氏已建立起完善而强大的布局和网络,包括除美国外全球最大的创新中心及世界领先的制造基地。

当前,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重塑各行各业,在创造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使热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谢佩君指出,在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的倒逼下,共处AI生态下的各大市场都亟需能够有效管理热负荷、兼具长期可靠性与可持续性优势的创新冷却技术与热管理材料。

谢佩君提到,本届进博会,陶氏展出了多项热管理材料与解决方案,包括针对服务器芯片及光模块提供高效散热的热界面管理材料,如导热硅脂TC-5888、TC-5960;具有行业变革性的陶熙™ICL1100浸没式冷却液,将助力数据中心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和高性能运行;DOWFROST™LC25冷却液,兼容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各种材质且安全防锈防腐蚀,可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已获国内外重点用户认可。

11月4日,在进博会开幕前夕,陶氏全球首个“热管理材料科学实验室(Cooling Science Studio)”在上海陶氏中心揭幕。谢佩君表示,“这正是我们积极响应中国及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行业需求的重要举措。该实验室旨在加速与中国客户的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更可持续、更具创新性的冷却解决方案,以满足当下及未来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等产业的需求。”

她还强调,协同研发环境不仅将强化现有的应用与测试能力,还将拓展与本地客户共创下一代设备、服务器及系统前沿冷却解决方案的机会。通过与客户并肩合作,能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定制专属解决方案,并更快地将新材料推向市场。“在技术持续进步、变革加速的时代,这一优势尤为重要。”

在谢佩君看来,目前,从风冷技术向液冷技术的转变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数据中心目前才刚刚开始应对服务器上不断增长的数据负载。她预计,在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渗透率将迅速提升,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在交通运输领域,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正推动对高性能、轻量化、可持续材料的强劲需求。陶氏在本届进博会全球首发的“新世代座舱解决方案”,整合了EVOAIR™人造革与INFINAIR™3D空气纤维技术,重新定义了座舱舒适标准。与此同时,其MobilityScience™平台通过整合聚烯烃、聚氨酯、特种化学及有机硅等领域资源,为客户提供了更高效、更定制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谢佩君认为,陶氏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她引用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指出,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目标为32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预计达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她还注意到,东南亚地区的电动车渗透率也在快速提升。

面对全球化工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的挑战,谢佩君表示,“陶氏正着力深耕高价值、高增长的下游市场,对于下游需求的长期韧性我们充满信心。尤其是在消费电子、数据中心、能源等快速增长的应用领域。”

“中国兼具规模优势、创新速度与政策红利,是活力迸发的大市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广阔机遇充满期待。”谢佩君强调,近年来,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中国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为陶氏将材料科学专长转化为可落地、可规模化、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带来了重要机遇。“我们在中国开发的技术不仅能够在国内实现规模化应用,也能拓展至全球市场。”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