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的体检标准终于迎来了调整。11月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对“公务员录用体检有关项目检查标准”进行调整,放宽了对地中海贫血、桥本甲状腺炎、多囊肾等疾病的检查标准。其中规定,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携带者、静止型、轻型)且血红蛋白高于90g/L,为合格。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疾病。长期以来,由于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体检标准中,对“轻型地贫”缺乏明确界定,部分地区将其与“血液系统疾病”划等号,导致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轻型地贫群体地贫基因携带者遭遇就业歧视。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周世虹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此次体检标准的调整,在于科技、医学和社会条件的整体进步。同时透露,政策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仓促决定:“这个过程是慎重、严谨且充分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分歧,保证政策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林芳在医院体检。资料图
看到调整的新规,林芳(化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却略显平静,“我一直坚信这一天总会到来。”此前,作为厦门市海沧区幼师的她,被举报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遭解聘,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关注和讨论。
今年10月底,厦门市海沧区人社局申诉公证委员会维持了解聘林芳的决定。体检标准修改后,她称已第一时间联系厦门市人社局,将继续申诉。
林芳说,如果未来有需要参与“地贫”知识科普,或者向其他携带者分享维权经历、提供经验的机会,她一定积极参与,“至少要让更多人知道,地贫基因携带并不是 ‘病’,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大家没必要为此感到害怕,更不该因此被区别对待。”
坚持不只是为自己,还帮到更多相似遭遇的人
澎湃新闻:你是怎么得知“地贫”体检标准调整的?看到政策内容时,第一感受是什么?
林芳:是在我们“地贫”携带者的互助群里得知的。11 月 11 日那天,群里一位女士分享了政策消息,我看到后立刻查询原文,确认了《通知》的真实性。
看到政策内容时,我内心挺平静的。因为我一直坚信这一天总会到来,可能是今年,也可能是明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还有很多曾经因地贫基因携带者在公考、求职中受阻的公务员、教师们,大家都在默默奔走呼吁。时代在进步,这种不符合科学认知的规则,被修正本就是必然。
澎湃新闻:有没有收到让你印象深刻的反馈?
林芳:有位女生给我发了私信,她也是地贫 β 携带者,之前考公务员时,因为这个身份最终被刷下来,那段时间她绝望到觉得梦想彻底破碎。她跟我说,“因为你的故事,社会和国家看到了这种不公,现在新政出台,我终于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还特意跟我道了谢。
那一刻我特别感动,觉得过去所有的煎熬都没白扛。而且从第一篇报道发布到现在,我收到的几乎都是正向反馈,这让我更加确定,我的坚持不只是为了自己讨公道,还帮到了更多和我有相似遭遇的人。
澎湃新闻:2024年8月被举报到现在,你经历了一段怎样的日子?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你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林芳:从实名举报到今年6月被解聘,差不多 10 个月的时间里,我频繁面临谈话和压力。但最痛苦的不是谈话本身,而是那种悬着心的煎熬。我经常上课上到一半,突然被通知去办公室,一进去还是围绕辞退的事沟通。
那种感觉就像天天吊在悬崖边上,不知道哪一天会掉下去,每次谈完我都会躲在厕所里忍不住大哭。当时家里人也劝过我,让我算了,但我从来没动过主动辞职的念头。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做错,既没有工作失职,也没有传染病,完全是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入职的,凭什么因为 “携带地贫基因” 就被辞退?
会继续申诉维权,愿意向更多人科普
澎湃新闻:2025 年10月31日收到海沧区人社局“维持原人事处理”通知时,你没觉得灰心吗?为什么还坚持要继续?
林芳:收到通知时我其实挺平静的,因为心里有过预感。厦门海沧区教育局从接到举报到正式作出解聘决定,花了近一年时间,显然是经过了反复考量的。但平静不代表我会妥协,错的事情终究是错的,就算希望再渺茫,我也要争取。
支撑我走下来的核心,是我对幼师这份工作的热爱,每天和孩子们相处,教他们知识、陪他们成长,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而且我实在无法接受“携带地贫基因”这个理由,我想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澎湃新闻: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
林芳:下一步,我打算向厦门市人社局提起申诉,这应该是我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后机会。但说实话,我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不知道申诉稿该从哪些角度写,才能让相关部门认可我的诉求。
重新找工作的难度也超出预期。之前我关注过厦门市的幼师招聘信息,现在大多是面向应届生的校招岗位,针对往届生的招聘名额非常少。而且我有女儿需要照顾,肩负着家庭责任,不可能为了一份工作轻易跑到其他城市。
如果这次申诉还是失败,我可能这辈子就真的要和幼师这个专业无缘了,想想还是挺遗憾的,毕竟是热爱了这么久的事业。
澎湃新闻:即便自己的困境还没解决,你还是想为其他地贫携带者做些什么吗?
林芳:肯定想。我希望所有地贫基因携带者,不管是我这一代,还是我的女儿那一代,都不用再因为这个身份遭受就业歧视。但现在我自己的维权之路还很迷茫,觉得个人能量有限,暂时还不知道能做什么具体的事情。
不过,如果有需要我参与地贫知识科普,或者向其他携带者分享维权经历、提供经验的机会,我一定积极参与。至少要让更多人知道,携带地贫基因并不是 “病”,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大家没必要为此感到害怕,更不该因此被区别对待。
澎湃新闻:回头看这两年,想对支持你的人说什么?
林芳:我想对所有关注这件事的媒体、网友,还有秉持公正立场的相关部门说声谢谢。或许,没有大家的支持和推动,这次调整也不会这么快落地。我还想告诉大家,坚持是有力量的,就算过程再艰难、再让人恐惧,只要认定自己没有做错,就别轻易放弃。
至于后悔,我肯定不会。就算我自己的问题最终没能得到圆满解决,至少我参与推动了政策的改变,让后面的人不用再遭遇我这样的困境,这就已经足够了。我觉得自己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没有因为恐惧而放弃维权,没有让不合理的决定 “将错就错”。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