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中国显示面板行业迎来一个新的技术节点。
据界面新闻了解,今年11月14日,TCL华星集中发布多项新一代显示技术成果,其中最受行业关注的一项,是其推出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印刷OLED手机显示(5.65")。该产品采用高精度OLED打印技术,带来390PPI分辨率的技术突破,视觉等效钻石排布达490PPI,达到主流手机的分辨率水平。
这块屏之所以受到关注,并不是因为它的尺寸,而是它代表的方向:印刷OLED首次触碰手机显示所需的基本精度门槛。
在显示行业中,手机被视为要求最严苛的应用场景之一。一位显示面板行业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新出的显示技术若要应用在手机上,对分辨率、显示细腻度、色域以及驱动性能等方面的综合要求都是最高的。
此前印刷OLED在高精度方向的推进受限,主要瓶颈来自打印工艺本身,包括液滴体积控制、着弹精度以及打印算法等能力。其实,在今年5月举行的SID显示周上,TCL华星便首次展出了印刷OLED的手机产品,但当时的分辨率和亮度仍处在较低规格。

而此次TCL华星能够在印刷OLED上突破PPI限制,是同时在打印过程的三个基础环节上取得了进展:液滴体积、着弹精度以及打印算法。
液滴体积方面,通过提升打印头吐墨能力、结合波形调整,将单滴体积稳定在1.7 pl。在着弹精度上,通过着弹补正算法优化与波形调整,突破硬件限制把着弹精度提升至±2.5μm,这一精度能满足390 PPI需求。与此同时,打印算法也做了相应调整:通过建立打印头挑选模型,在着弹基板上试打印快速识别禁用超规nozzle,确保不出现打印偏差导致的混色等不良问题。
不过,这一成果仍停留在样品阶段。同时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在与界面新闻等媒体交流时还提到,从目前印刷OLED的基础能力来看,“是有机会应用于手机的”,但要基于未来的技术成熟度、产品开发的节奏。
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长曹蔚然也表示,目前展示的是实验室阶段的产品,用来证明方案的可行性。下一步取决于量产设备的到位情况。我们现在用实验室设备把可行性跑通,未来在量产设备上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量产能力。
但即便如此,印刷OLED仍被持续推进,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背后的市场规模足够大。
Omdia数据显示,2025年,OLED在全球TOP10手机厂商需求总量中的渗透率将达到65%,而柔性OLED的渗透率在这些头部厂商的需求总量中,将达到53%,OLED在中国手机品牌中,已然下探到1500元的平价机型。
印刷OLED的吸引力还来自有着其他OLED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印刷OLED具有在画质(基于它的像素排列所带来的优异画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优势。”赵军介绍道。
其中,印刷OLED在成本端的优势,本质上来自其工艺本身的结构性差异。其EL打印制程,主要在空气或者惰性氛围中进行,无需真空制程,可以降低设备造价;同时打印设备的生产效率高,单线的产能是其他OLED技术的两到三倍,带来更高的产能效率。材料端的差异也很明显,印刷OLED是通过打印的方式将EL材料打印在所需要的像素点上,材料利用率可以超过90%。而蒸镀技术即便叠加回收,材料利用率也难超30%。
此外,印刷OLED制造的运营费用相对更低:无真空制程意味着制造环节的耗能、维修与管理成本同步下降;同时不需要精细金属掩膜,省去了设备和备品备件的高额支出。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印刷OLED在制造成本上的主要优势。
根据TCL华星的测算,印刷OLED在规模化后,相比其他OLED技术有超过15%以上的成本优势。后续随着产能和产线效率进一步提升,相关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对于成本敏感、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来说,如果未来技术继续成熟,印刷OLED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手机OLED屏的成本,从而缓冲近期存储芯片涨价对整机成本带来的压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TCL华星押注印刷OLED的技术并不是今年才开始。t8项目被视为公司推进印刷OLED大规模商业化的重要节点。
今年10月,华星t8项目正式在广州开工,总投资金额约人民币295亿元,是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按照规划,G8.6代线先把产能放到显示屏、笔记本、平板等显示应用领域。
赵军还提到,t8项目是公司在过去数年间一系列技术路线选择与产线决策的结果。首先,是TCL华星在早期就选择坚持印刷OLED这条技术路线;其次,把印刷OLED应用于中尺寸产品;最后,将与JOLED合作的产线整体搬回国内,成为现在的t12,并与现有的t3、t6等产线能力结合在一起,在这一基础上升级和改造相关设备。
另外,医疗印刷OLED生产线跑通是TCL华星做t8项目的前置条件。去年11月,医疗屏开始量产,生产线用了大约四个月把良率提升到70%左右。之所以把医疗作为第一款量产产品,是因为规格本身不低,用它来跑整条产线,能验证工艺能不能站住。
按照TCL华星给出的生产节奏,用于医疗的印刷OLED屏已经量产,第一款消费类印刷OLED预计在明年上半年量产。
赵军进一步表示,印刷OLED首先会聚焦在中尺寸,在中尺寸TCL华星已经有把握和底气,发光效率肯定是能够追上目前传统的蒸镀水平。
在手机屏的落地节奏上,有业内人士分析,基于当前能力,印刷OLED更可能先落地在中端手机,主要是距离满足高端机对分辨率、材料性能和良率的要求仍有差距。赵军也直言,“TCL华星还要在其他的性能上,比如亮度、寿命、品位上继续提升。”
赵军还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各种OLED技术将来还会发生一些融合、拓展,印刷OLED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从中尺寸会往小尺寸下探,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根据市场发展和各家的技术特点去探索和判断。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