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南京新生圩长江大桥通车。南京的跨江公路桥至此增至7座,累计已建成13处15条过江通道,过江交通难题逐步破解。
据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新生圩长江大桥是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的重点过江通道,位于八卦洲长江大桥(原二桥)下游6.2公里、栖霞山长江大桥(原四桥)上游4.3公里,是主城连接江北新区的枢纽、南京拥江发展的新动脉。
该桥全长13.17公里,主线设计时速80公里。跨江主桥为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760米,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大跨度的悬索桥。作为南京第六条免费过江通道,通车后从主城到江北新区的通行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10分钟内。
过去发展长期偏重江南的南京,近年实施“拥江发展”战略,推动城市由“秦淮河时代”迈向“扬子江时代”。为了破解“过江难”,目前通车的过江通道已达13处15条(含3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建的还有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地铁4号线二期、S5宁扬线、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等。
未来十年,南京还将拼命建过江通道。据《南京市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草案》,南京规划建设的过江通道将达24处27条,远景预控通道1处。
华设设计集团综合规划院总监仲小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南京已形成多层次的过江通道体系,“一江两岸”的时空距离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通勤与物流效率大幅提升。由交通效率提升催生的变革,使长江不再是城市发展的“边界”,而是串联两岸协同发展的核心脉络。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