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受理安全生产举报43.3万件,共发放安全生产举报奖励4126.5万元。
10月30日,2025年“新征程上看应急”网评引导活动在应急管理部启动。澎湃新闻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创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安全生产社会治理体系。
应急管理部调查统计司司长李豪文介绍,所谓“四位一体”,一是发动社会群众举报查处隐患。2023年,应急管理部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举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了“互联网+微信小程序+举报”工作模式,举报数量和奖励金额大幅跃升。
“2025年仅前三季度全国就受理安全生产举报43.3万件,约为2020年全年受理量的10倍,其中查实25.2万件,查实率58.1%;全国共发放安全生产举报奖励4126.5万元,约为2020年全年奖励金额的4.7倍。”李豪文表示。
二是发动企业员工报告消除隐患。去年7月,国务院安委会出台了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调动企业内部及时自动发现隐患、自觉主动整改隐患的积极性。
李豪文介绍,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国14个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该机制占比达99.5%,有28个省份达到100%,自制度建立一年多来累计排查整改事故隐患800多万项,发放奖励金额近6亿元。
三是发挥保险事故预防功能。李豪文表示,5年间,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面覆盖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冶金和渔业船舶等8个高风险行业领域,并逐步向其他行业领域拓展,全国安责险保单保费规模增长到180多亿元,创新实施保险+科技+风险排查+培训等的风险防控机制,基本建立起以安责险为纽带、专业化技术服务机构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
四是发挥信用激励约束功能。以应急管理部令出台《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建立与地方和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截至今年9月底,依法将311家生产经营单位、341名有关人员列入名单,实施联合惩戒。”李豪文表示,同时,应急管理部门认真落实信用修复制度,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错、重塑信用,及时将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70家生产经营单位、61名有关人员移出名单,带动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安全健康的营商环境。
李豪文提到,“十四五”规划从安全生产方面提出了4项主要指标,其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3项约束性指标提前实现。“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符合进展预期。其中,202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首次降到2万人以下、重特大事故起数首次降到个位数,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分别下降28.4%和43.8%;单位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2020年的0.0270,下降到2024年的0.0145,下降46.3%。
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主办。活动期间,采访团将分赴山东、湖北、重庆、四川等地深入采访,展示“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进展成效,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应急管理事业,持续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