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发动机的领军人物黄维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者之魏 闻库 1

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在新当选两院院士中,女性科学家共13人。此外,2025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4人。

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908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1002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48人。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中,来自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的黄维娜当选(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她也是13位新当选两院院士的女性科学家之一。

我国航空发动机的领军人物黄维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1张图片-

黄维娜,女,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专职型号总师、科技委常委,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技术首席、研究员,扎根设计研发一线,潜心钻研三十余年,推动我国航空装备跨越式发展。

据“航发贵阳所”微信公众号今年4月刊文介绍,“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句话激励着黄维娜奋战在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最前线。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领军人物,她扎根科研生产一线三十余年,先后担任多型发动机总设计师,主持研制的发动机应用于多个领域。岁月辗转,她在刻苦钻研中褪去了青涩稚嫩,昔日的“小姑娘”成长为了航发的“女强人”,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让多型发动机翱翔蓝天,为我国中等推力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0年,22岁的黄维娜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投身到航空发动机工作中。面对当时国内航空发动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诸多技术瓶颈,她没有丝毫退缩,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热爱,一头扎进科研工作中。

在一型发动机的研制初期,黄维娜负责的涡轮部件设计遭遇“拦路虎”: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提高发动机性能上遇到瓶颈,难以满足新型发动机的研发要求。面对困境,黄维娜迎难而上,开展大量的理论推导和模拟计算,全新提出了涡轮叶片结构设计方案。

创新背后是直面挑战的勇气。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黄维娜和团队成员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改进,该方案成功通过测试,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