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2025年1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和民政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王玉环介绍,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积极联合民政部等相关部门,通过标准化手段促进老年人产品和服务提质、培优、增效。
王玉环介绍,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民政部等部门统筹协调适老化改造国家标准。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协同联动,重点加快适老化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家居环境设计、适老产品研发、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等领域国家标准研制,适老产品和服务标准供给持续加大。截至2025年10月,已累计发布262项与适老化、无障碍相关的国家标准,建立起覆盖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体现适老化理念的标准体系,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持续提升老年用品标准化水平。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促进老年用品质量提档升级,已发布适老家电、适老家具、老人鞋、成人纸尿裤等13项国家标准,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同时,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引导企业依据标准中提出的安全、易用、无障碍等理念和要求,提升现有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水平,开发更安全、易操作、更适用于老年人消费群体使用的产品。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继续强化老年用品和服务标准的统筹,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可感可及的康复辅助器具、纺织服装、家居家电、公共设施、智能产品、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适老标准研制,为广大群众安享幸福晚年提供标准助力。” 王玉环说。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张军表示,“我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体系框架、要素保障等依然存在短板。”
为更好发挥标准化对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民政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于9月29日共同印发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南(2025版)》)。
界面新闻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2017年出台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初步确立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与2017版相比,主要从体系框架结构、分类方式、标准对象覆盖范围、体系编码等方面作了调整和扩充。
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甄炳亮介绍,为适应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标准指南(2025版)》新增了多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特别是在服务提供部分,充分考虑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服务场景的特点,规范了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各项服务,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紧跟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增加“委托咨询服务”、“旅居养老服务”等指标。
此外,按照有关政策要求,《标准指南(2025版)》增加“服务质量管理”等内容。聚焦“加快适老住宅建设,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重点完善‘适老宜小’产品安全和质量标准”等政策文件要求,增加“适老化改造服务”、“安全管理”、“科技助老”等指标。结合推动落实老年人健康评估、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政策措施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凸显“健康护理”、“康复服务”等内容。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