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朱庇特)、波塞冬(尼普顿)、雅典娜(密涅瓦)、阿波罗、……步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展厅内,宛若步入了诸神聚会的“万神殿”,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古希腊罗马诸神雕塑巍然挺立,渐次浮现。
继“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大展之后,由世博会博物馆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联合打造的“罗马 罗马:从奥林匹斯到卡皮托利”11月10日正式开幕,将于11月11日对公众展出。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131件(套)源自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的珍贵藏品首度亮相上海,涵盖雕塑、陶器、玻璃器、宝石、石棺浮雕等多元品类,其中雕塑占三分之二。诸雕塑中最高的神王宙斯高2米27,因为极高而较难运输,此次来华也是其首次出境。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以古罗马文明的演进脉络为核心,通过“众神的传说”“帝国的荣耀”“生活的盛宴”三大主题单元,全景式铺展古罗马从神话起源到帝国兴衰的史诗历程,131件(套)珍贵藏品中,绝大多数为首次亮相上海。其中古罗马雕塑的写实技法、彩绘陶罐的精美纹饰、马赛克壁画和宝石的奢华工艺,都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超凡创造力。
“‘罗马罗马’是我们继‘希腊人’展览之后精心打造的又一个聚焦西方古典文明的特展,通过表现罗马和希腊一脉相承的神话信仰,帝国锻造和罗马人的世俗生活,让观众对罗马的历史和文化有比较概括的了解,直面文明交融的实物见证。”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说。
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被称为英国藏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馆藏超400万件,以丰富且精湛的欧洲古典雕塑收藏闻名。其古典雕塑收藏体系被认为是英国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英国第二大古罗马雕塑群。此次展览藏品核心来源为18世纪英国著名的古典艺术品收藏家亨利·布伦德尔(Henry Blundell)(1724–1810)和19世界英国的古董商与收藏家约瑟夫·梅耶(1803-1886)所建立的收藏。这些藏品奠定了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世界文明馆的馆藏基础。

厄洛斯(丘比特)头像
步入展厅,宛若步入了众神聚会的万神殿,从宙斯(朱庇特)、波塞冬(尼普顿)、雅典娜(密涅瓦)、阿波罗、……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诸神雕塑环绕着环形空间,巍然挺立,渐次浮现,尽显庄重。此次展览雕塑展品占了三分之二,1.5米至2米级别的雕塑是展览的主体,极富视觉冲击。

展览现场
据此次展览中方策展人、世博会博物馆孙怡介绍,“奥维德在《变形记》,荷马的《荷马史诗》等书中都描绘了众神聚会或议事的样子,比如他们会聚集在大理石空间内,采用排站的方式,地位高的神站前面,次神站后面,最高处是神王宙斯,他们聚在一起商议凡间的事。”受此启发,策展团队参考了书中众神聚会的场景和古罗马万神殿建筑,在展览内打造“万神殿”的场景,用以安放展示众神雕塑。
“众神的传说”聚焦古希腊古罗马神祇雕塑群像,如2米左右的天神宙斯(朱庇特)雕像、波塞冬(尼普顿)半身头像等近20件大型神像。观众可以依据古罗马十二主神各自不同的造型与特征,在展厅找到他们各自的处所。
罗马神话是罗马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对神的虔诚与敬畏,甚至被视作罗马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早期的罗马神明只有名称与职能,缺乏拟人的形象,也没有故事可言。后来,罗马人接触到伊特鲁里亚、希腊以及东方文化,尤其被体系完整、叙事生动的希腊神话吸引,开始将希腊诸神的名号、性情与传说,与本土神明对应融合。

古希腊神王宙斯(古罗马神祇朱庇特) 罗马时期,公元1-2世纪 大理石
比如希腊神王宙斯。罗马人接触希腊文化后,察觉到宙斯与他们的主神朱庇特极为相像。朱庇特最初是罗马神话中的“天父”,掌管风雨雷电,后来被赋予荣誉、正义与秩序等内涵,成为战争胜利、国家安定与法律权威的守护者。罗马人逐渐将朱庇特等同于宙斯。朱庇特吸收了宙斯的形象与故事,却仍保有罗马神的庄重感。至公元前1世纪,在众多罗马诗人笔下,朱庇特已然成为兼具罗马威严与希腊人性的神王。此次展览最高的一件展品即是高2米27的宙斯雕像,他高举的左臂可能握着闪电,用于攻击敌人。右臂可能握着权杖。他身上的鹰是他的另一个特征,代表宙斯作为众神之王的无上权力。据英方透露,该件雕塑因为长得高运输困难,此次来华是其首次出境。

古希腊天后赫拉(古罗马神祇朱诺) 罗马时期,公元3世纪 大理石

古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古罗马神祇密涅瓦) 罗马时期,公元1-2世纪 大理石
展出的雅典娜(密涅瓦)大理石雕像头戴科林斯式头盔,身着由兽皮制成的胸甲,盾牌上刻画着美杜莎的头像。据介绍,该盾牌可能是在18世纪,由修复师卡洛·阿尔巴奇尼新增的。雅典娜(密涅瓦)是战争与智慧女神。她的诞生颇具军事色彩,一身戎装,手持长矛,唱着战曲,脱胎自宙斯的头颅。

古希腊光明之神阿波罗(古罗马神祇阿波罗) 罗马时期,公元1世纪 大理石

阿波罗雕像
展出的阿波罗是一位年轻男子形象,斜靠在一个树干上,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准备杀死的蜥蜴。雕像可能描绘的是阿波罗杀死巨蟒的故事,这样他就可以在德尔斐建立自己的庇护所。阿波罗作为宙斯最杰出的儿子、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弟弟,集光明、音乐、预言、医药等多重神职于一身,是理性与艺术的化身。在古罗马文化中,阿波罗的名字和形象保持不变,罗马人更加突出阿波罗与医学的关联。

古希腊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古罗马神祇维纳斯) 罗马时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 注:古希腊原作复制 大理石
阿芙洛狄忒(维纳斯)是爱与美之神,也是西方艺术中美的典范。她诞生于海洋的泡沫中,被奉为航海的保护神。因其后代建立了罗马城,她被视为罗马民族的祖神。展出的阿芙洛狄忒(维纳斯)雕像左上臂佩戴一条蛇形臂环,左腿弯曲,旁边倚靠着一只海豚。

古希腊海神波塞冬头像(古罗马神祇尼普顿)

阿瑞斯(玛尔斯)雕像
据孙怡介绍,古罗马人对古希腊神话并非简单复刻浪漫叙事,而是将神明职能与城邦发展需求深度绑定,构建务实的“人神契约”,通过该单元让观众理解古罗马信仰体系的独特内核。

拉奥孔头部雕像 罗马时期 大理石
“帝国的荣耀”以26件罗马皇帝贵族半身像为该篇章核心,其中奥古斯都皇帝半身像等展品,如同历史的“见证者”,直观呈现古罗马从城邦崛起为世界性帝国的壮阔进程,让观众感受帝国统治者的政治远见与文化包容力。

奥古斯都半身像(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 罗马时期(公元前27-20年) 大理石
奥古斯都(公元前63-公元14年),原名盖乌斯·屋大维,是恺撒的养子和继承人。他结束了罗马内战,建立了元首制,成为罗马帝国事实上的首位皇帝。展览展出这尊半身像塑造了奥古斯都的军事指挥官形象,是其最为典型和广为流传的肖像风格。该风格的典型特征包括头部微转、前额发缕呈“爪叉”状、颈后头发梳至耳畔,以及胸甲中央装饰有巨大的美杜莎头像。
而据此次展览学术顾问郭长刚表示,罗马帝国最辉煌的时代就是五贤帝时代,从五贤帝时代第一位皇帝涅尔瓦、到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再到马可·奥勒留,展览中汇聚的五贤帝头像也是非常之精美。

图拉真皇帝半身像(公元98-117年) 罗马时期,公元2世纪 大理石
图拉真是第一位非意大利血统的皇帝(他的家族来自西班牙南部)。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他将罗马帝国向东扩张,征服了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他在军队里很受欢迎,但他作为一个皇帝也很谦虚。在他统治时期的著名建筑有图拉真广场和市场。

哈德良皇帝半身像(公元117-138年) 罗马时期,公元2世纪 大理石
哈德良是第一位留胡子的罗马皇帝。在英国,哈德良因修建哈德良长城而闻名。其他著名的建筑有:罗马万神殿以及他在蒂沃利的别墅。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的许多雕像都来自这个别墅。

马可·奥勒留皇帝半身像(公元161-180年) 罗马时期,公元160-161年 大理石
马可·奥勒留皇帝与其兄弟卢修斯·维鲁斯共同称帝,直到维鲁斯于公元169年逝世。马可·奥勒留皇帝在位期间战事频发。在罗马发生的毁灭性瘟疫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危机。马可·奥勒留皇帝喜欢哲学。他撰写了《沉思录》,其中有12卷是关于做好人的重要性、我们对他人的责任以及生命短暂的自我反思。
“罗马五贤帝传承的历史就非常有意思,他们那个时代一切从帝国利益出发,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对帝国的治理充满了智慧。观众通过观看古罗马五贤帝的雕像,进一步了解和发掘其背后对帝国的治理智慧,治理经验,还是非常有意义。”郭长刚说。
“生活的盛宴”通过石棺浮雕艺术、精美玻璃杯、马赛克壁画、宝石等展品,还原罗马人的世俗繁华。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香水瓶
据此次展览中方策展人、世博会博物馆孙怡介绍,这次展览含雕塑量极高,占了展品总量的2/3。这次展览呈现的131件套展品,他们横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具有典型的时代艺术风格,通过这些雕塑,也呈现了古罗马时期雕塑艺术的转变,从理想化的希腊风格转向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细节刻画的罗马风格。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也将延续世博会博物馆刚刚闭幕的“希腊人”特展叙事逻辑,并非纯粹地进行文物叙事,而是精心构建了一条神祇线索。观众将跟随朱庇特(宙斯)、朱诺(赫拉)、密涅瓦(雅典娜)等主要神祇的演变故事,到饮食器具,到装饰艺术,不仅展现了古罗马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更清晰勾勒出古罗马文化塑造现代西方社会基石的历史轨迹,让宏大的文明叙事落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中。
在展陈设计上,大展创新策展思路,一方面以“双山意象”构建哲学与美学对话——奥林匹斯山象征古希腊神话的想象力与精神秩序,卡皮托利山代表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与宗教中心;另一方面,展览设计多个高互动、强沉浸的视觉场景,包括众神汇聚的场景、光影技术呈现的“四季神谕”、交互展项“赫拉克勒斯的12项试炼”,以及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爱神阿芙洛狄忒、酒神狄俄尼索斯等5大神祇主题房。既是展览叙事的一部分,也吸引观众身临其境来体验打卡。
此次展览为收费展,11月11日对公众展出,展期持续至2026年5月5日。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