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标又“上新”了。
11月20日,南昌梅岭云端索道新闻发布会举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现场获悉,串联“山、城、景、江”的南昌梅岭云端索道将于11月30日正式启用,实现城市中心至梅岭山顶17分钟直达。
自此,梅岭不再是“远方的风景”,将是随时可赴的“城市中央公园”,触手可及的“自然会客厅”。
然而,作为全国最长城市交通观景索道,梅岭云端索道的存在不仅是看风景的“交通工具”。当游客实现从繁华都市到静谧山林的顺畅过渡时,也意味着,一座城也在实现“揽山入城”。
随着梅岭的青山绿水被“揽入”城市生活中,城市的可游边界也将被大幅拓宽。

南昌梅岭云端索道新闻发布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郑问 摄
当下,南昌正在筹划推动以“一条索道激活一座山”。在发布会上,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利平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表示,南昌将以构建“索道+”全域旅游体系为抓手,推动多业态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将梅岭云端索道打造成为串联全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城市旅游的重要纽带。
这条索道,不仅联通了都市与山林,更联通了生活与诗意。这是一座超六百万人口大城市对山地旅游资源集约开发的重要探索,也是完善城市旅游服务体系的点睛之笔。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1月19日,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红军就曾调研梅岭云端景区索道的开通准备工作。据“洪观新闻”新闻报道,在调研期间,李红军强调,要聚焦梅岭云端景区索道环境营造、打卡点设置、业态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持续做好细化优化工作,全力打造南昌文旅休闲新品牌。
随时可赴的“城市中央公园”
梅岭素有南昌“城市绿肺”“天然氧吧”美誉。然而,此前,梅岭的美,总隔着一段“望山兴叹”的距离,由于盘山公路蜿蜒曲折,上山不仅耗时费力,节假日的客流也会让出行添堵;冬季结冰、暴雨封路时,上山更是步履维艰,应急救援、森林防火也常困于“上山慢”的窘境。
而这条即将投用的梅岭云端索道,将彻底打破这些阻碍:17分钟的平稳行程,让老幼皆能轻松登顶,四季登梅岭不再是奢望;它将成为“高山生命通道”,及时投送救援力量;也将成为“森林防火空中纽带”,让应急处置便捷高效。
索道带来的,远不止于通行便利。此后,春乘索道,可赏浪漫山花次第开,风里都裹着清甜;夏登山顶,畅享低于山下5℃左右的清凉,林海翻涌间暑气全消;秋日凭栏,赣江如银带蜿蜒,城市天际线尽收眼底;冬日临窗,雾凇挂满枝头,仿佛闯入冰雪童话世界。

南昌梅岭云端索道将于11月30日正式启动,这也是全国最长的城市交通观景索道。南昌市委宣传部 供图
更让人期待的是,山顶已建成揽月亭、九天星廊等打卡点,云端天街里能品南昌特色茶、购“滕王阁”“八一起义”主题文创;未来,云上茶园、山地运动项目也将陆续落地,让“吃住行游购娱”的体验愈发丰富。
“我们特意赶在冬季旅游高峰前开通索道,就是想把这份‘冬游梅岭’的惊喜,化作最浪漫的“南昌礼物”,送给每一位市民游客。”发布会上,南昌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高辉红如是介绍道。
然而,作为南昌首条景区观光索道,它的存在不仅是看风景的“交通工具”。当游客开启“17分钟的云中漫游”,实现从繁华都市到静谧山林的顺畅过渡时,也意味着,一座城也在实现“揽山入城”。
随着梅岭的青山绿水被“揽入”城市生活中,城市的可游边界也将被大幅拓宽。正如高辉红所言:“从此,梅岭不再是‘远方的风景’,而是随时可赴的‘城市中央公园’,触手可及的‘自然会客厅’。”
发布会上,南昌市湾里管理局党工委副书记、局长刘昌华介绍,南昌梅岭云端索道审批票价为上行80元、下行70元、往返130元;试运行期间的优惠票价为上行60元、下行50元、往返100元。
当游客轻松登临“南昌之巅”,以“一览众山小”的“全景视野”俯瞰南昌壮美画卷时,它又将成为串联“山、江、湖、城”全域格局的关键纽带,将滕王阁的千年文韵、万寿宫的市井烟火,与湾里洪崖丹井的古意、蟠龙峰的雄奇、洗药湖的清幽有机相连。
自此,“山上观景、城中品文、水畔休闲”的旅游闭环已然成形,一幅“东临鄱湖、西拥梅岭,北有扬子洲、南有马咀滩”的城市生态旅游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一条索道激活一座山
一条索道,也可以成为激活全域的活力线。
在发布会上,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利平介绍,作为南昌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休闲后花园,梅岭景区长期以来受限于交通瓶颈,导致旅游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这也制约了湾里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释放。

南昌正在“揽山入城”。南昌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万利平表示,南昌将以构建“索道+”全域旅游体系为抓手,推动多业态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将梅岭云端索道打造成为串联全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城市旅游的重要纽带。
一是构建“索道+”精品游线体系。以梅岭云端索道为轴线,串联索道站点与神龙潭、九龙溪、狮子峰等景点,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线路,把“单程直线”变成“循环体验”,全面提升景区联动性与游客满意度。
二是打造“索道+”住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岭溪谷”“雨田水巷”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品质旅游民宿,全力提升特色主题民宿的文化内涵、等级民宿的品牌创建与服务能级,构建以索道为纽带的高品质文旅住宿体系。
三是拓展“索道+”多元消费场景。联合旅行社、自驾游协会等市场力量,通过线路设计与资源整合,推出索道周边“生态徒步”“自驾露营”等主题旅游场景,推动建成索道的梅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滕王阁、海昏侯、万寿宫等我市重要文旅资源联动成网,形成跨区域、多层次、复合型的全域旅游消费新格局。

11月19日,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红军调研梅岭云端景区索道的开通准备工作。洪观新闻 图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11月19日,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红军就曾调研梅岭云端景区索道的开通准备工作。据“洪观新闻”新闻报道,在调研期间,李红军强调,要聚焦梅岭云端景区索道环境营造、打卡点设置、业态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持续做好细化优化工作,全力打造南昌文旅休闲新品牌。
李红军还强调,要加强梅岭云端景区索道、天净湖片区与其他景区景点联动,持续打造好索道站点周边景点,切实推动景点连线成片、全域旅游提质增效,让湾里旅游更有看头、更有玩头,更好满足市民游客休闲旅游需要。
当下,这条索道,不仅联通了都市与山林,更联通了生活与诗意。这是一座超六百万人口大城市对山地旅游资源集约开发的重要探索,也是完善城市旅游服务体系的点睛之笔。
江西之美,始于南昌
近年来,南昌扎实推进一批具有牵引力、吸引力的重点工程落地见效。滕王阁“三还”及北扩工程全面提升游览体验,孺子书房、豫章书院生动赓续城市文脉,两滩七湾、九洲公园、马咀滩等一批生态空间焕发新颜,大士院、万寿宫、绳金塔等一批生活化场景持续织密城市肌理。

南昌“一江两岸”夜景。 视觉中国 图
随着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空间脉络系统打通,南昌文旅从“点上开花”稳步迈向“串珠成链”,持续为市民幸福生活注入人文温度与发展动能。据初步统计,截至今年10月,南昌旅游人次和旅游总花费同比增幅均超5%,游客满意度近97%。
曾经,南昌文旅在江西省内的地位,常常被视为“旅游中转站”的存在,不少游客抵达南昌之后,便会匆匆奔赴省内的庐山、井冈山、婺源等知名景区。
不过,随着近些年烟花晚会的“出圈”,大学生南昌“特种兵”旅游的火爆,南昌于2023年一脚迈进了“网红城市”之列。
从“网红”到“长红”需要系统规划与布局。从数据直观可见,南昌找到了将“流量”变为“留量”的破题之道。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南昌游客接待量占到全省的21.36%,居全省第一。
从“一条索道激活一座山”,映照一座城的文旅发展路径。
此前,南昌多次用“请放心把假期交给南昌”,向海内外网友喊话。而如今,喊话的底气正愈发坚实。南昌,已逐渐跃升为一座“外地人喜爱、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活力之城。
今天的南昌,不再是游客匆匆路过的“旅游中转站”,而是主客和谐共享的“城市会客厅”,更在于输出“江西之美,始于南昌”的崭新印象。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