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储供应链正迎接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关村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李小琳11月18日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主会议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电力能源和新能源发展最早的践行者之一,我始终相信光储供应链是光伏储能产业的重中之重,其生命力在于全产业链的共生共赢。当前,产业整合是根基、产业出海是路径、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务之急。”
李小琳认为,要实现光伏和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四大要素的支持:产业与服务的互补性、产品科技的创新性、产业价值传递合理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她强调,只有让上下游海内外所有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利益合理分配、保障光储产业链行稳致远。

李小琳致辞。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摄
李小琳是电力行业的资深高管,曾担任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其间曾任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02380.HK)和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已私有化退市)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和CEO。
澎湃新闻注意到,11月17日,李小琳还在上述光储产业大会的分论坛上谈及这段从业经历,并建言中国光储产业发展。
她表示,光储供应链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是能源向善而生、至善为本的价值追求。能源的“善”,不仅是提供电力与光明,更在于实现发展与生态的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正因为怀揣这份认知,2006年,我率领央企打造首家能源上市公司,以产业实践践行这份至善初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十年间,我提交38份提案,从2007年的新能源循环经济、2010年的生态经济,到2016年的智慧能源及现代能源服务体系,每一份提案都凝聚着我对电力能源和新能源发展方向的思考,并聚焦光储融合、绿色转型,这是我们这代能源人的责任,更是对能源本质的践行。现在20年后在看这些提案,随着未来的实践,每一份都有了具体的响应。”她说道。

11月17日,李小琳在光储与电力供应链协同发展论坛上建言行业发展
李小琳认为,诗书画艺术的智慧,正为光储产业发展提供东方启示。“近年来我深耕诗书画创作,将传统笔墨与数字艺术结合,愈发体悟到文化艺术与新能源产业的气脉相通。”
她在论坛致辞中进一步解释称,山水画的留白不是空无,而是虚实相生的境界,恰似光储系统的储能调节——光伏白天发力、储能低谷蓄力,高峰时段协同输出,实现能量动态平衡,这正是光储供应链的核心逻辑;花鸟画的师法自然、坚守生灵本真,正如我们发展光伏电力,以清洁的自然之力反哺人类,契合光储产业“取之自然、用之有度”的发展理念;书法的刚柔并济,笔锋转折间的韧性,恰似新型电力系统既有坚强电网的“刚”,保障光储电力稳定输送,又有柔性调控的“柔”,从容应对光伏、风电的波动性,这正是光储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质。诗书画的线条如能源互联网的线路,晕染的墨色是能量转化的轨迹,艺术与科学、哲学在此交融,而光储供应链的发展,正是这种交融在产业领域的生动实践,是中华文明智慧赋能国际能源转型的有力探索。
官网资料显示,中关村智慧能源产业联盟是由能源电力央企、地方国企、科研院校和科技民企共同发起成立的智慧能源央地协同发展平台组织。联盟于2020年9月在民政部门注册,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业务指导单位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目前联盟会员单位超百家。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