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肖郎平
编辑 | 李少威
当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时,笔者决定查一查,世界最高桥前 500 名到底分布在哪些国家。
439 ∶ 8,中国约等于美国的 55 倍。虽然我们对中国的基建实力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这个结果依然令人震惊,中国一枝独秀。
中国地形复杂,需要很多高难度的桥梁,而且技术上有一定的后发赶超优势,但这不是真相的全部。美国也是多山多江河湖海的国家,也需要很多各种类型的桥梁。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不应该建不起桥。美国多位总统也释放过加强基建的强烈信号。
可是,中国如此之多,美国却如此之少,一定有别的原因。
9 月 28 日,625 米高的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
继贵毕高等级公路六广河大桥、关兴公路北盘江大桥、杭瑞高速北盘江第一桥之后,这是贵州本世纪以来第四次刷新世界最高桥纪录。注意,这只是一个中国欠发达省的纪录。

高耸入云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 / 图源:新华社
世界最高桥名单的排名序数存在少量混乱情况,在对最高桥前 500 名的信息作必要的更正后,笔者做了统计分析。
首先,从入榜桥梁数量来看,中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中国桥梁在世界最高桥前 500 名中占 87.8%,数量达 439 座。尤为突出的是,400 米、500 米、600 米以上高度的 17 座桥梁全部来自中国。花江峡谷大桥是第一座突破 600 米高度的大桥。
其他国家共 61 座。其中,美国、意大利各 8 座,墨西哥、瑞士、南非各 5 座,印度、日本、葡萄牙各 3 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土耳其、伊朗、黑山各 2 座,俄罗斯、加拿大等 9 个国家各 1 座。
其次,从入榜桥梁建成时间来看,中国基本上是新桥,而欧美等国家则基本上是老桥。欧美国家入榜桥梁时间跨度超过 100 年,大多建成于上世纪中期前后。作为对比,中国入榜桥梁几乎都是本世纪以来修建的,最早时间是 1995 年。

美国上榜桥梁中,最新的桥竣工于 2010 年,最老的桥是 1929 年的皇家峡谷大桥,其它桥梁建成时间在 1942 年至 1988 年之间。欧洲国家上榜桥梁集中在上世纪中期前后,也有不乏堪称文物级的老桥,如 1922 年瑞士的银座天蒙人行索桥等。
最后,我们从中国内部比较来看,也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方面,中国每年入围桥梁数量不断攀升,凸显了交通强国建设的加速度。具体来说,2009 年以前为个位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屡创新高,2013 年为 26 座,2016 年为 32 座,今年攀升至 47 座。另一方面,西南地区占据半壁江山。在前 500 名中,贵州有 176 座,云南有 64 座,四川有 53 座,重庆有 52 座,西南四省占全世界 69%。
可以说,世界最高桥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其他国家;中国最高桥只有两个省,一个是贵州省,另一个是其他省。
是不是中国倾向于在海拔落差大的地区建桥呢?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美国、日本、俄罗斯、瑞士等都是山地国家,它们内部不同地区的海拔落差也很大。美国东有阿巴拉契亚山脉,西有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脉、落基山脉等。即使非洲也不是想象那样平坦空旷,如北部有横亘三个国家的阿特拉斯山脉。

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 / 图源:图虫创意
那么,是不是这些国家山区人烟稀少没有桥梁需要呢?不完全如此。比如,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是著名的工业区,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曾经是极其重要的矿区。
无论在哪种高度区间,中国桥梁建设都遥遥领先。世界最高桥第 501 名至第 1000 名的高度位于 120 — 150 米之间,这个高度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即便如此,中国桥梁占比也高达七八成,约四分之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的。
中国桥梁总数超过 100 万座,美国只有 61.7 万座。那美国不需要更多的桥了吗?恰恰相反,美国非常需要也一直迫切想要建设新的桥梁。
我们先看美国桥梁现状。美国基建设施安全评估分五个等级,今年 3 月,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将美国总体表现评为 C 级,雨洪管理只有 D 级。虽然中等偏下,但这已是近 30 年来最好评价。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统计表明,截至 2024 年 3 月,存在 " 一撞即塌 " 风险的桥有 17468 座,约 30 万座桥状态一般,约 4.2 万座桥状况为差。

2024 年 3 月,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坍塌的大桥 / 图源:新华社
桥梁只是美国基建衰落的一个方面。2023 年 9 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有文章指出,除了近十分之一桥梁严重受损之外,超过三分之二道路急需维修或翻新,高危水坝超过 1.5 万座,因污水系统老化近半自来水含有有毒的合成有机氟化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中国乡村校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后来又变成当地最好的建筑。有意思的是,今天美国部分公立学校正面临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困境。
有机构警告称,美国公立学校基础设施状况处于 " 国家紧急状态 ",资金缺口高达 850 亿美元。2021 年,美国学校建筑总体评级仅为 D+,超过一半公立学校需要升级或重建多栋教学楼,超过 1/3 公立学校学生被迫在临时教室里上课。
既然美国桥梁等基础设施堪忧,那美国政府想不想改变现状?想,但是,能做的很少,总体上还是停留在想的层面。

2025 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官网给不同类别的基建打分
没有哪个美国总统不知道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正如拜登所言:" 纵观历史,公共投资和基建确实改变了美国。" 美国有过多次影响深远的大规模基建,如 19 世纪 30 年代铁路修建热潮,20 世纪 30 年代公共工程建设,50 年代州际高速公路计划等,大大提升了美国的国家竞争力。
奥巴马曾提出,启动艾森豪威尔州际高速公路工程以来最宏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重建 24 万公里公路,建设及维护 6400 公里铁路,甚至,想要打造 " 世界级的高铁客运系统 "。
距奥巴马 2009 年提出宏伟的高铁愿景,至今 16 年了,第一条在建的加州高铁进展微乎其微,据说延迟到 2029 年才能通车。美国高铁协会曾提出,到 2030 年,全美高铁总长超过 2.7 万公里。
作为对比,中国目前高铁通车里程已达到 4.7 万公里。包括赫赫有名的富豪马斯克等人在内,都忍不住经常拿这一话题和中国对比并吐槽美国。
特朗普两次入主白宫,早在第一任期内,他就表示要推动 " 十年投资 1 万亿美元 " 的基建投资计划。
拜登更是雄心勃勃。2021 年 11 月 15 日,《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计划投资 1.2 万亿美元,号称美国史上规模最大。拜登在签字仪式上激动地说:" 我真的相信,50 年后历史学家会在回顾这一刻时说,‘那是美国开始赢得 21 世纪竞争的时刻’。"
讽刺的是,2022 年 1 月 28 日,拜登赴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并发表基础设施建设演说时,当地一座桥就在他抵达的几个小时前坍塌了。

2022 年 1 月 28 日,匹兹堡大桥坍塌 / 图源:新华社
可以说,世界最高桥体现了中国强大的发展能力和坚定的发展决心,也折射了当今全球的发展格局。中国在埋头发展,建设自己国家,而不像有的国家热衷于破坏别人的国家。
这个事实也印证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说:" 这是国力提升的表现。在峡谷修高桥基本是亏损的,为什么还要修?西方资本是不愿意做的。只有共产党能做到。"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在花江峡谷大桥现场录制电视节目时称," 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座桥,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发展奇迹。"
9 月底,2025" 一带一路 " 中外媒体在花江峡谷大桥开通前夕走进贵州,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宣传部大众传媒司副司长颂萨 · 萨昆坎高度评价:" 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多山地区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发展思路。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的新模式,正是‘一带一路’设施联通与民心相通的生动实践。"

花江峡谷大桥所在地关岭自治县科力寨的村民带领外地亲友参观花江峡谷大桥 / 肖郎平摄
这不是政治说辞,而是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中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最高桥就越来越多,这两者的步调是一致的。
反过来,有些发达国家做不到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甚至,有的发达国家经济越来越强而造福民众的基础设施投入却越来越少。
美国 1980 年 GDP 为 2.86 万亿美元,2024 年为 29.2 万亿美元,足足增加了 10 倍!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有钱不修路铺桥,钱去哪了?
美国联邦的基建预算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比如,2021 年拜登推出万亿美元基建法案,其中只有 1100 亿美元用于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当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估算,到 2025 年之前基础设施资金缺口超过 2 万亿美元。

美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模和份额分析报告显示,2029 年,美国交通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4711.3 亿美元
那么,美国需求庞大的基建经费需求,是不是没有着落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才是考验政治良知的关键。理论上,美国不缺建桥的钱,毕竟,据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估算,仅美国对伊拉克发起的战争成本就高达 3 万多亿美元。宁愿扔在战场上,也不投在桥梁上,这不符合公共利益但符合军工复合体的利益。
当民众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代表时,美国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支出就必然下降。美国国会研究局的报告表明,联邦政府在非国防项目上的公共投资从 1966 年占 GDP 的 1.4% 降至 2019 年的 0.7% 左右。本世纪以来,联邦政府对水、路、桥等结构性基础设施直接投资占 GDP 比例为 0.1% 左右,只有上世纪 30 年代的十分之一。
尤为糟糕的是,出于党派斗争的需要,美国民众的公共利益可以随时被弃之不顾。10 月 1 日,美国政府再次停摆。特朗普政府再冻结约 110 亿美元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主要涉及民主党执政城市,纽约、旧金山等城市的地铁改造和道路维修被迫停工。
2015 年,美国前总统卡特表示,美国民主已死,是属于少数人的寡头政治。政治学家托马斯 · 戴伊在《民主的反讽》中直言," 现在美国民众基本上不再相信政府是为了大众利益服务的,大部分人都认为,美国政治制度由少数大型利益集团操控,却往往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把大众抛在脑后。"
曾经鼓吹 " 历史终结论 " 的福山承认,从治理角度来说,中国是一个更成功的国家,而美国存在利益集团政治、否决政治等政治衰败问题。福山的承认是有限的,避免从根本上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有限的承认也是有意义的,人们的认识总是需要不断深化也必将不断深化。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然而,再好的政治设计,终归要体现在是否真正做到了民有民治民享。民主不是一个又一个的口号,而是一打又一打的行动。
正是在行动上——在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中国超越了美国。1971 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演讲《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中说,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一点,就是 " 精神 "。什么精神呢?他说,体现在毛泽东主席的两句诗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种精神至今还在鼓舞中国人,世界最高桥的中国现象,就是例子。
毋庸置疑,基础设施乃至现代化基础设施是国家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在这场公开考试中,中美答卷如何,两国乃至世界人民自有评判。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