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日受灾群众入住新居“新家亮堂堂,心里暖洋洋”

mysmile 闻库 1

日喀则市萨迦县普村的村民正在将家具搬进新家。

震后重建的日喀则市拉孜县拉孜镇措布村。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徐驭尧摄

次仁塔杰是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古荣村的一名木工,最近他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村民们即将入住新家,新家具成了必需品。

作为今年西藏定日 6.8 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古荣村有 30 多户搬迁群众期待着入住新家。随着新房交付,每家每户都对新生活翘首以盼。次仁塔杰给这家打个柜子,给那家做个衣橱,忙得不亦乐乎。

次仁塔杰清楚记得,今年 1 月定日县遭受地震。" 当时我们都想,大概得好几年才有新家住。没想到,不到一年全部建好了!" 他竖起大拇指。

据介绍,此次灾后恢复重建共涉及西藏 7 个县 47 个乡镇 486 个村,重建民房共计 2.2 万余户、面积 310 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民房共计 1.05 万余户、加固面积 106 万平方米。" 我们加紧建设,切实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日喀则市相关负责同志说。

此次灾后重建点多、线长、面广,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最高海拔 5300 米,高寒缺氧,地质条件复杂。参建单位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千方百计完成建设任务。

在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群众已经入住新建的房屋。这里海拔达到 4300 米,人烟稀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困难再多,我们也要全力确保群众入住。" 中国中铁援建措昂村灾后重建项目负责人张圣说,工地引入有高海拔作业经验的专业人员,配备医疗团队和急救设备,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 我们还雇用了一些当地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增加就业机会。" 张圣介绍,项目尽可能在当地采购材料、租赁机械设备,支持地区经济发展。

此次灾后重建,共有 134 家企业、2600 余名施工管理人员、6.1 万余名施工人员、6000 余台机械参与,市县乡村 6600 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建设一线,吃住在现场、蹲点在工地,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为灾后重建保驾护航。

党员干部始终是重建一线的中流砥柱。8 月底的一天,古荣村村委会主任桑杰接到电话通知,古荣村重建现场需要一大批工作人员。桑杰首先安排党员干部抵达一线,带动更多村民参与,为重建工作提供足够的人力支持。" 在灾后重建中,哪里需要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就冲锋在哪里。" 桑杰说。

米玛次仁是萨迦县普村的党支部书记。对他来说,过去大半年非常忙碌,随时为群众解决遇到的问题。

老人普姆是村里的困难户,因为没有子女,家里没有劳动力,经常需要找人帮忙。有一天,米玛次仁看到普姆一脸愁容地坐在自家板房前,询问才得知,她找不到人帮忙搬家。

" 这简单啊,我们来帮忙。" 米玛次仁立马组织了村里 20 多名党员一起帮助老人搬家,很快就搬完了。终于住进了新房子,普姆拉住大家的手连声道谢。" 这都是我们党员应该做的。" 米玛次仁说。

灾后重建工作,每个人都在积极参与。扎西坚参是拉孜县锡钦乡仁达村的一名普通群众,他参与了灾后重建的很多工作。

地震加上连续暴雨,很多乡村的道路发生严重损坏或者沉降,影响工程机械车辆的进出。扎西坚参和老乡们随时做好准备,对损坏路面进行修补。为了方便修路,今年夏天有一个多月,他都住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彭措林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重建工程顺利完工,彭措林乡的群众住上了温馨的新家。

扎西坚参自己的家也需要重建,但他从不担心:" 都是好材料、好设计,建设过程还有全程监督,我心里踏实!"

如今住上新房,扎西坚参分外满意:" 新家亮堂堂,心里暖洋洋!"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