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肌纤维
慢肌纤维(slow twitch, ST),作为肌纤维的重要类型,通常被称为红肌(红色 muscle)或Ⅰ型纤维。在成人骨骼肌中,慢肌纤维的百分比组成大约在44%至58%之间,具有收缩速度较慢、收缩力较小、但持续时间长和抗疲劳能力强的特点,使其特别适合耐力型活动。
肌纤维的分类研究表明,人类骨骼肌中的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是交错分布的,这种结构支持多样化的运动需求。
基于外观和功能,肌纤维被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红肌纤维即Ⅰ型纤维、慢缩肌纤维或慢氧化纤维,主要负责持久活动;白肌纤维则指Ⅱ型纤维、快缩肌纤维或快解纤维,适用于爆发性运动。
慢肌纤维形态特征慢肌纤维直径相对较小,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线粒体数量多且体积大,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受脊髓前角小运动神经元支配,这些神经元胞体小、轴突细,神经肌肉接点面积小,每个运动单元支配的肌纤维数量较少,从而优化了有氧耐力。
慢肌纤维代谢特征慢肌纤维的有氧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快肌纤维,氧化脂肪的能力甚至是快肌的4倍。得益于丰富的线粒体、高氧化酶活性和密集的毛细血管网络,慢肌纤维能高效进行有氧代谢,持续提供能量,减少疲劳。
慢肌纤维生理特征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产生的张力和力量较小,但具有卓越的持久性和抗疲劳能力,使其在长距离运动如跑步和行走中占优势,能维持长时间活动而不易衰竭。
慢肌纤维神经支配特征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慢(约2~8米/秒),兴奋阈值低;神经末梢与肌肉的接触面积小,且突触小泡含量少,这有助于精细控制和耐力表现。
人类骨骼肌中肌纤维类型的分配人类每块骨骼肌都包含快肌和慢肌纤维,其百分比组成称为肌纤维类型分配。一般成人中,慢肌纤维约占44%~58%,但个体差异较大,受功能需求、性别、年龄和遗传因素影响。
在功能上,以静力性工作(如维持姿势)为主的肌肉,如比目鱼肌,慢肌纤维百分比高(约89%);而以动力性工作为主的肌肉,如肱三头肌,慢肌纤维比例较低(约45%)。
性别对肌纤维组成的影响尚无共识:一些研究显示男女无显著差异,而其他通过对双生子股外侧肌的分析表明,女性慢肌纤维百分比略低(49.1%对男性55.9%)。
年龄方面,青少年时期肌纤维组成稳定,但20~29岁后,慢肌纤维比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快肌纤维百分比和面积减小,导致快慢肌面积比率下降,这可能与老化过程中的代谢变化相关。
参考资料 >
慢肌纤维占优势是哪类运动的特点.爱问.2023-08-16
肌肉里面长咋样?看过才知道怎么练 .搜狐网.2023-08-16
标签: 肌纤维解析特征是什么 肌纤维的划分 肌纤维结构如何?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