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实施效果如何?内蒙古通辽调研政策落地情况

mysmile vo快游大全 1
育儿补贴实施效果如何?内蒙古通辽调研政策落地情况-第1张图片-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 3周岁以下每孩每年3600元。AI生成 图

内蒙古通辽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消息称,为全面掌握通辽市育儿补贴政策的落地实施效果,以及育龄群体对该政策的意见建议,通辽市统计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市育儿补贴政策落地实施情况调研。

本次调研共回收调查问卷400余份。根据分析,在“未婚未育”群体中,生育意愿非常强烈或比较强烈的占36.7%,不太愿意或完全不愿意的占63.3%。生育意愿不强的群体中,经济压力过大、工作繁忙和担心职业发展受阻是主要原因;其次,有28.6%的受访者由于个人身体原因、担心身材受影响和产后抑郁等而不愿生育;另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托育体系不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也是导致生育意愿低的因素。

在“已婚未育”群体中,68.2%的受访者表示有生育(或再生育)计划。其中计划在一年内生育(或再生育)的占58.1%,计划在一年至三年内生育(或再生育)的占33.3%,计划在三年以后生育或没有具体计划的占6.7%。在选择生育时间原因中,父母等长辈的期盼、趁父母身体好能帮忙照顾、现有生育政策较好、生辰属相等因素依次列为主要考量,有6.7%的受访者考虑跟现有子女年龄差距适宜,另有6.7%的受访者由于喜欢孩子,希望子女陪伴而有多生意愿。

未计划生育(或再生育)的群体中,主要原因集中于:抚养成本高、经济负担重占92.9%,其次是子女无人照料占71.4%,14.3%的受访者因年龄偏高或身体状况欠佳不愿生育,14.3%希望生活更加轻松自由,另有28.6%的人对现有生育支持政策有更高需求。

调研报告分析,在家中有子女的群体中,月收入为10000元及以下的家庭占91.6%,其中,每个月养育子女支出2000元及以上的占64.9%。养育子女支出用于日常消费的占92.3%,教育支出占70.1%,医疗支出占44.1%,休闲娱乐支出占35.7%。在政策的覆盖程度上,28.9%的家庭享受了育儿补贴,5.5%的家庭享受了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补贴,19.9%的家庭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等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而48.6%的家庭未享受到任何补贴。

报告还提到,育龄妇女期待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看法上,68.1%的人希望加大对一孩生育补贴力度,54.8%的人希望延长育儿补贴发放年限,28.3%的人希望增加结婚补贴支持,10.3%的人希望放宽育儿补贴户籍限制,41.8%的人希望提高育儿补贴发放标准。

澎湃新闻注意到,2024年末,通辽全市常住人口277.6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49万人,出生率为5.34‰;死亡人口2.69万人,死亡率为9.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9‰。

对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上述调研报告梳理道,目前国家育儿补贴系统已全面开放,基层工作人员正在分批次审批,但通辽市育儿补贴4级匹配资金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导致发放至审核通过家庭的补贴不及时。2025年育儿补贴目前已收到中央补贴资金,还未收到自治区部分,市级也未履行完追加预算程序。

在基层服务层面,因审核人员配置不足,部分旗县乡镇仅1人负责审核工作,面对集中申请时积压严重,审核周期延长,工作人员负担重,影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质量。另外,部分家庭因信息获取渠道单一或闭塞,对育儿补贴政策内容、申请要求了解不充分;宣传多停留在政策条文解读,对线上线下具体操作的指导还不够。

报告还提到,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育儿补贴确实能帮助家庭减轻一部分压力,对低收入家庭更是“及时雨”,但如今在养娃成本中只能覆盖一小部分,无法在根本上解决经济压力,超60%的人希望提高育儿补贴力度。

为推动当地育儿补贴政策提质增效,上述报告呼吁,应建立市、旗县区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探索设立人口发展与生育支持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拓宽资金来源。在现金补贴基础上,积极探索与托育机构费用减免、婴幼儿医保补贴、购房租房优惠、税收抵扣等相结合的“政策包”,提高综合效益。另外,将补贴资金更多投向建设质优价廉的公立托育机构、支持社区托育点、为选择正规托育服务的家庭提供额外补贴,解放女性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比现金补贴更有效的支持。

“总体来看,通辽市育儿补贴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政策落实工作有序推进,初步取得了缓解部分家庭养育压力、传递政策关怀的积极成效。”这份报告最后指出,政策的综合效应释放仍面临长效机制待建、配套支持不足、生育观念转变等多重挑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短期激励与长期制度建设相结合,经济支持与公共服务提升相协同。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