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一条值得注意的新闻——
当地时间 11 月 20 日,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领导人一起,出席坦赞铁路激活项目开工仪式。
坦赞铁路,大家可能都在新闻里听过,一条友谊之路、自由之路、英雄之路。几年前我们也去过(2018 年文章《在这个非洲国家,他们管中国来宾叫 " 同志 "》),在坦桑尼亚的 " 中国专家公墓 ",见到了这样的悼词:
" 异国青山埋忠骨,往昔峥嵘今犹酣;
巍巍德业馨赤土,未竟成真报九州!
为援坦赞铁路建设及技术合作而牺牲的烈士英灵永垂不朽!
为中坦经济往来作出贡献的英灵永垂不朽!
中坦友谊万古长存!"
从铁路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为什么要重新 " 激活 " 这条古老线路?
这里面非常有意味。

这是 11 月 14 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内的轨道。图源:新华社
先简单说坦赞铁路。
20 世纪 60 年代,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相继独立。赞比亚是内陆国,产铜,是世界第四大产铜国,铜矿是国民经济重要来源,但向南、向西想出口,都受到周围白人政权阻碍。向东,经坦桑,可由东部海岸出海,但没有现成的运输线路。怎么办?两国曾向不少西方大国求助,均遭拒绝,于是转而求助中国。

(图源:央视新闻)
1967 年,三国签署协定,共建坦赞铁路;1970 年开工,1976 年交接。
全长 1860.5 公里、跨越东非大裂谷带,320 座桥梁、22 条隧道、93 座车站 …… 想象一下,当时并不富裕的中国要在非洲铺设这么一条主干道,得付出何等努力!
项目期间,光完成的土石方量就达 8887 万立方米,若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可绕赤道两周多。中国先后派出工程技术人员 5 万多人次,高峰期在非人员达 2 万;69 位中国建设者长眠于此。在北京,中国为坦赞两国培养了 200 多名留学生,还在赞比亚建成一所常设的铁路技术学校,先后培养了 1257 名各类技术人员。
用坦桑尼亚 " 国父 " 尼雷尔的话说,这是一条通向外界的道路,一条支持我们解放斗争的道路,一条自由之路。铁路建成后,一度承担了赞比亚 80% 以上铜矿石的出口运输任务,打破了周遭封锁,保证其收入来源。
" 中国在当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援建坦赞铁路,不仅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也支持了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巩固了民族独立。"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说,这双重的重要性,放在今天依然不过时。

(图源:中铁二局)
为啥要激活?
因为老化,不太适应当下需求。近年来,坦赞铁路也面临运营状况不佳的问题。
一个多月前,刘海方在坦赞铁路沿线调研,与货运公司等企业座谈。在她看来,所谓激活,一方面要解决基础设施落后老旧、零部件缺失、机车不够、铁轨破损等问题,实现硬件重建;另一方面,要在运力上优化设计,更好满足中南部非洲与世界连接需求激增、工业化进程加速等带来的现实需要。
例如,赞比亚铜矿出口是其经济命脉,但因铁路运能不足,大量铜产品依赖公路运输,既制约产能释放,也影响百姓出行效率与安全。" 矿物要出海,农产要进城,企业盼通达,民众盼便捷,地区发展急需坦赞铁路重新成为一条稳定、经济、可靠的物流大动脉。" 中国铁建旗下中国土木有关负责人说。
去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签署。经 17 轮磋商,三方就协议条款与项目实施路径达成一致。总投资近 14 亿美元,建设期 3 年,运营期 27 年,中国土木是激活项目的主要投资、建设与运营方。

在赞比亚中央省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坦赞铁路工人更换枕木。图源:新华社
怎么激活?
据中国土木介绍,会按照 " 先激活、后发展 " 的总体思路,系统性升级改造——
设备方面,更换全线轨枕与 390 公里钢轨,修复隐患桥梁,补强电力通信,重塑物流运输能力;民生方面,保留并优化既有客运服务,完善沿线生产生活设施,设立培训中心,以标准化、精细化提升铁路治理能力,预计创造 2 万多个就业岗位。
激活后的提升是大跨步的:年货运能力有望从约 20 万吨跃升至 240 万吨,沿途运输时间缩短 2/3,带动商贸、物流、加工、农业、旅游等产业集聚。
通过激活,赞比亚的铜矿、刚果(金)的钴矿,未来都能更加稳定、高效地出口至国际市场;化肥和设备等进口,腰果、谷物出口都更通畅,减少拥堵的公路依赖性。内陆地区与港口间的物流体系,也会更快捷可靠。
大家知道,西方某些舆论经常炒作的一种话术,就是非洲 " 资源依赖陷阱 "。但研究者指出,当前非洲内陆国家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 " 过度依赖资源 ",而是资源无法充分变现;通过激活交通项目盘活现有资源,再逐步帮助其打造本土产业链、推动沿线产业多元化,就能让更多价值留在本地。
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说,坦赞铁路激活项目,是要打造非洲新时代的发展之路、繁荣之路。
" 当年修坦赞铁路,不光西方人怀疑,连非洲人自己也不相信中国能建成。但就是这条铁路,打破了西方对非洲国家的封锁。" 刘海方说,在非洲发展进程中,中国始终是参与者、推动者、平台搭建者和经验分享者。
她分享了一项研究:国际合作伙伴用 GPS 追踪发现,坦赞铁路通车几十年来,沿线不断生长出新村镇,人口聚集,贸易发展。
讷言敏行,行胜于言。这就是中国一向的风格。相信以中国基建的能力与效率,再去非洲时,这条古老铁路定然焕然一新。
文 / 小节
编辑 / 绫波、云歌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