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英文名称为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齐鲁工大(QLU),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泉城济南市。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和全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学校入选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备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资格,是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单位、“山东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以及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建设高校。同时,学校是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试点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首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单位,并荣获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办学历史底蕴深厚,可追溯至1948年解放军胶东军区创办的胶东工业学校。历经1978年至2013年的山东轻工业学院阶段,于2013年正式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2017年5月,原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合并,成立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原山东省科学院东区同步调整为彩石校区。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科学院)在济南市、青岛市、济宁市、菏泽市、德州市等多地设立校区或研究机构,主校区位于济南大学科技园。校舍总建筑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89万册、电子图书124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共36800余人,专任教师2278人。开设70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牵头建设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个国家级平台,以及近8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校在国际权威排名中持续进步,2023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801-900名,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145位。
历史沿革胶东工业学校
学校渊源始于1944年胶东军区组建的胶东工业研究室。随着革命形势发展,1948年胶东军区军工部以此为基础创立胶东工业学校。1950年2月学校因军工局撤销而暂停办学。同年春季,山东省人民政府矿产管理局利用原有资源成立职工学校,致力于提高青年职工文化素质。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2013年4月,山东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6月获批设立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山东省科学院成立于1979年,前身为1958年建院的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是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2017年5月,两单位整合成立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2020年7月,学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同年揭牌宝丰摩擦材料技术及智能装备研究院,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年,山东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与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青岛园区启用。2022年,校党委入选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新增1个ESI全球前1%学科,总数达5个。
2023年,学校成立山东省智库联合会,入选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并与华泰股份共建实践基地。2024年增设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加入“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担任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共同体理事长单位。
2025年,学校获批山东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开设人工智能拔尖创新班,成立民建支部,与济宁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同山东省国立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达成战略合作。
学校规模科研资源图书馆
截至2025年6月,图书馆藏书总量293.5万册,电子图书152.9万册。馆舍由长清、历城、菏泽、彩石四校区组成,总面积3.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超3500个。馆藏覆盖工学、理学、文学等8大学科门类,侧重造纸、化学化工、食品发酵、无机化合物材料、计算机等领域,订购数据库75种,中外文期刊千余种。
教学情况课程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一流课程48门,省级教学团队7个。
特色专业
涵盖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1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知名学术期刊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87年,为双月刊,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入选全国优秀教育出版物。
《科学与管理》1981年创刊,为双月刊管理类期刊,被多家核心数据库收录,栏目涵盖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等。
《山东科学》1984年创刊,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涉及生物、能源、自动化等多学科领域。
院系情况
截至2025年6月,学科覆盖11大门类,设26家教学科研机构,开办69个本科专业。
山东轻工业学院
1951年学校改为华东工业部烟台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53年合并成立山东省烟台工业计划经济学校,后历经山东省工业干部学校、烟台轻工业学校等阶段。1961年多校合并为山东省济南轻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山东轻工业学院,2001年山东省银行学校并入。
人才培养
截至2024年5月,累计培养人才19万名,学生在“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国际奖113项、国家级奖610项。推行“德智双学分制”、校企合作等多元培养模式,2012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与50多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设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山东省顶尖科学家工作室等平台,举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年接待外国专家约300人,长期驻校专家120人,7名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设有雅思、托业考点,加入多个国际教育联盟。
师资情况
截至2025年6月,专任教师2278人中副高以上1127人,博士占比69%。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41人次,省部级人才203人次。
学科建设
2024年新增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居省属高校首位。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等5个博士一级学科,其中计算机学科全国排名前9%,轻工学科全国第4。工程学、化学等8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建有14个国家级平台,包括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超算中心;近80个省部级平台,如15个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技术创新中心。另设408个实训基地。
科研成果人文社科
截至2025年5月,承担人文社科纵向项目459项,发表CSSCI论文116篇,出版著作78部,获奖励63项。
自然科学
承担国家级课题605项、省部级项目88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科技最高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400项。
获奖成果
截至2024年5月,获国家级奖励102项,省部级奖7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学校排名
2023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801-900位;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年第159名,2024年第142名,2025年第145名。
校区情况
学校在山东省济南市拥有长清、彩石、历城等6个校区,于济南、青岛市等地设研究机构,总占地3745亩。
长清校区
主校区位于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占地2070亩,为省级园林化校园,设计算机学部、轻工学部等机构。
历城校区
位于历城区桑园路58号,占地80亩,驻金融学院等机构,在校生1000余人。
菏泽校区
位于菏泽市北外环路1999号,占地568亩,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国家级一流专业,在校生4700余人。
彩石校区
位于济南经十东路28789号,占地508亩,入驻生物所、能源所等团队,教职工400余人。
青岛园区
位于青岛上合示范区,占地210亩,设海洋技术科学学院,建有多类实验室与运动设施。
千佛山校区
位于济南山师东路30号,驻能动学院,拥有国家秸秆气化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平台。
行政管理现任领导
统计时间:2025年5月
历任领导
统计时间:2024年4月
校园文化校徽
徽标融合“Q”“T”“L”等字母,象征“工业兴邦”理念,采用工大蓝与科技银色调,体现科技与文化融合。
校训
“明德励志,崇实尚能”,倡导道德修养、实践能力与科学精神。
校歌歌词
《追梦路上》弘扬齐鲁文化,勉励学子勤学担当,体现“科教强国、工业兴邦”使命。
内涵
歌词融合地域文化与办学精神,强调追梦奋进、民族复兴的责任意识。
校园风貌
2023年校区内设樱花大道、泰山石、扳倒井亭等人文景观。
樱花大道
重瓣晚樱环绕,花季落英缤纷,形成独特校园风景线。
泰山石
艺体中心前泰山石象征“石敢当”精神,寄托美好寓意。
扳倒井亭
大成桥西侧亭台,飞檐造型典雅,增添校园文化韵味。
参考资料 >
学校简介.齐鲁工业大学.2025-08-10
本科生招生.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官网.2023-04-19
(后续参考文献列表保持不变,此处略去)
标签: 齐鲁在研产品 山东省齐鲁干细胞 齐鲁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