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选举对共和党发出关于生活成本的 " 警示信号 " 后,特朗普政府正紧急转向,将抑制消费者价格作为其核心政策议程。这一转变不仅可能重塑美国的国内经济政策,更预示着特朗普标志性的贸易强硬立场或将出现重大逆转。
据《华尔街 · 日报》报道,白宫正迅速制定一系列旨在为消费者降价的计划。最新动态显示,特朗普和他的顾问们正在讨论的措施包括向美国人提供 2000 美元或更多的直接补贴、对肉类包装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以及一项旨在降低咖啡、水果等大众消费品关税的新计划。
这一系列动作的核心,是降低关税。上周五,美国政府宣布将降低牛肉、咖啡、坚果、香料等数十种农产品和食品的关税,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显著转变。此举被视为白宫为应对选民对高昂生活成本日益增长的不满,而采取的最直接、有力的工具之一。
市场的目光已迅速聚焦于此。美银的分析报告指出,华盛顿对 " 可负担性 " 问题的政治关注,可能预示着 " 贸易战的结束 "。该行预测,白宫将通过 " 有形之拳 " 加大对价格的直接干预,这一宏观背景的变化,将成为未来几个月资产配置的关键驱动力。
选举结果的压力,正迫使白宫将重心从过去的优先事项转移到平抑物价上。据政府官员透露,特朗普的助手们已敦促总统关注 " 可负担性 ",并正着手制定解决选民挫败感的具体方案。
除直接补贴和关税调整外,白宫的政策工具箱还包括:与制药公司达成更多协议以降低处方药价格、批准新的海上钻井项目以稳定能源成本,以及推出新的医疗保健和住房提案。
据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称,特朗普甚至亲自提出了一些想法,例如为纳税人提供 2000 美元的退税,以及提供 50 年期抵押贷款的住房计划。财政部长 Scott Bessent 后补充说,政府可能会对 2000 美元的退税设置收入限制。
在总统有限的降价工具中,降低关税无疑是最有效的一项。关税对消费价格的直接影响显而易见。以咖啡为例,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一磅研磨咖啡的平均价格已从一年前的 6.47 美元飙升至今年 9 月的 9.14 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长归因于对全球主要生产国巴西某些进口商品征收的 50% 关税。
然而,专家也提醒,价格控制并非易事。威廉姆斯学院经济学家 Ken Kuttner 指出,许多价格上涨背后是 " 慢性问题 ",并无短期解决方案。例如,住房成本高企主要是由于房屋短缺,而缓解供应非一日之功;同时,来自数据中心等领域激增的电力需求正挑战着老化的基础设施。此外,即使关税下调,企业也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将成本下降传导至零售价格。
对特朗普而言,应对生活成本问题同时也是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他一方面在社交媒体上称民主党人使用的 " 可负担性 " 是 " 彻头彻尾的骗局 ",另一方面又承诺要 " 让美国再次对所有美国人来说都负担得起 "。
这种矛盾姿态反映了白宫面临的困境。前总统拜登就曾因在物价问题上与选民感受脱节而陷入挣扎。其前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Jared Bernstein 坦言," 总统办公桌下没有可以降低价格的秘密开关 "。右倾的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负责人 Michael Strain 也表示,告诫民众他们对生活状况的看法是错误的,并非一个好主意。尽管如此,共和党民调专家 Bill McInturff 指出,当民众如此愤怒时," 他们没有耐心按钮 "。
对于投资者而言,华盛顿的政策转向意味着新的市场逻辑正在形成。美国银行分析师 Michael Hartnett 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这场围绕 " 可负担性 " 的政治博弈,将直接转化为具体的市场驱动因素。他大胆预测:" 谁赢得了可负担性问题,谁就赢得了中期选举。"
美银认为,为了赢得选民,预计美国政府将加大干预力度,即 " 无形之手变成有形之拳 ",通过直接控制价格或增加供应来影响能源、医疗保健、住房和公用事业等关键领域。这对相关 " 通胀鞭策 " 板块的利润率而言,显然构成利空。
然而,好消息在于,这场对可负担性的政治愤怒,很可能意味着 " 贸易战的结束 " 和 " 关税的降低 "。在美银看来,这将是未来市场的主线之一。随着通胀因此走低,逆向做多长期国债的周期性上涨行情将持续更久。不过,Hartnett 也给出了明确的离场时机:" 在 5 月 15 日之前获利了结 ",因为届时市场可能开始为一位更偏鸽派的新任美联储主席的选举而定价。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