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地铁10号线(Shenyang Metro Line 10)作为辽宁省沈阳市第四条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横跨于洪区、皇姑区、大东区、沈河区与浑南区五大核心区域,是沈阳地铁“双L”网状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组合环线中北环与东环的交通职能。线路以苹果绿为标志色,成为城市中一道流动的生态符号。
该线路于2013年3月22日正式动工,总投资规模达190.5亿元。2019年12月30日启动空载试运行,并于2020年4月29日面向公众开通运营。运营时间分两阶段调整:每年4月至10月为5:30-23:00,11月至次年3月为5:30-22:20。线路北起丁香湖站,南抵张沙布站,全长27.21公里,共设21座全地下车站,包含元江街站、向工街站等节点,其中淮河街沈医二院站、中医药大学站、滂江街站及长青南街站为4大换乘枢纽。列车采用6节编组B型制式,配备1处车辆段、1处停车场与1座中央控制中心。
发展历程与重要节点
2012年4月9日,沈阳地铁10号线启动环评与勘察招标;5月展开实地勘察;同年6月,《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8)》获国务院批准;11月,地铁新环线工程正式动工。2013年3月22日,十号线全线开工。2017年9月控制中心综合体启动建设。2018年9月实现短轨贯通,10月完成长轨贯通。2019年4月全线洞通与电通相继完成,7月接触网热滑试验成功,12月进入多车联动压力测试阶段。2020年4月29日,线路正式开通载客运营。
车站设置与运营特色
全线21座车站覆盖沈阳核心区域,包括丁香湖站、百鸟公园站、万泉公园站等文化地标。工作日高峰发车间隔为6分7秒,周末调整为7分20秒,有效提升通勤效率。列车采用不锈钢车体,最高时速80公里,单列载客量达1468人(超员1880人),充分满足客流需求。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线路建设中创新应用多项技术:8.8公里区间临近高架桥施工中,采用旋喷桩与隔离桩技术控制风险;桑林子车辆段首次引入BIM技术进行全过程模拟,并成功穿越大型输水管线;东北大马路站创新使用管幕法暗挖工艺;中医药大学站-松花江街区间实现在既有2号线上方近距离穿越。这些技术突破为复杂环境下的地铁建设提供了重要范例。
文化融合与社会价值
车站设计融合“塔湾夕照”等地域文化元素,采用非对称空间布局与波浪形出入口设计,探索“地铁+物业”开发模式。东北地区首个地铁科普馆于滂江街站亮相,通过手绘灯箱、实物展柜展示工程建设与运营知识。开通纪念邮册与交通联合纪念卡以手绘形式呈现故宫、丁香湖、长青桥等城市地标,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城市意义与发展影响
地铁10号线的开通标志着沈阳正式进入“十+环”线网时代,显著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强化了区域经济联动,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新动力。线路不仅为市民提供高效出行选择,更通过技术创新与文化赋能,成为推动沈阳振兴发展的重要交通动脉。
参考资料 >
沈阳地铁10号线运营全景解读.沈阳都市圈.2025-04-28
地铁10号线载客试运营阶段官方公告.沈阳市城乡建设局.2024-03-01
沈阳地铁10号线开通运营权威发布.澎湃新闻.2025-04-19
沈阳地铁建设最新进展与规划分析.中国政府网.2025-08-05
辽宁省政府对地铁10号线试运行的专项通报.辽宁省人民政府.2024-03-01
十号线全程站点与换乘指南最新版.都市地铁圈.2024-03-01
环境影响报告书与工程公示文献.中国轨道交通网.2024-03-01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