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全面解析其特性、作用与应用

mysmile 闻库 3
枯草芽孢杆菌:全面解析其特性、作用与应用

枯草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subtilis,CAS编号68038-70-0)是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的一种细菌,作为土壤和植物微生态中的优势种群,广泛分布于土壤及腐烂的有机化合物中。它在枯草浸汁中易于繁殖,是一种被深入研究的革兰氏阳性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尺寸约为(0.7~0.8)×(2~3)微米(直径×长度),无荚膜,具有周生鞭毛,能够运动。其芽孢大小在(0.6~0.9)×(1.0~1.5)微米之间,呈椭圆至柱状,通常位于细胞中央或略微偏位,形成芽孢后细胞体不膨胀。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颜色呈污白或微黄,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它能利用蛋白质、多种糖类和淀粉,并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是体表鞭毛和可抵抗恶劣环境的内生孢子。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防治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溶菌作用、诱导植物抗病性以及促进植物生长。它可作为动物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其分泌的酶类在食品工业和医药卫生领域有广泛用途。

历史 1835年,德国科学家C.G.克里斯汀·埃伦伯格首次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当时称为枯草弧菌(Vibrio subtilis)。1872年,德国科学家F.J.科恩将其正式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由于常从枯草浸汁中分离,它曾被称为枯草菌(hay bacillus),名称由此而来。

作为革兰氏阳性菌模式生物,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已持续一个多世纪,揭示了细菌芽孢分化、染色体复制、自然感受态和生物被膜形成等机理。研究历程包括经典遗传学时代(1958~1976)、分子遗传学时代(1977~1996)和基因组时代(1997年起)。CRISPR干扰技术首次应用于该菌,完成了必需基因分析。截至2021年9月,NCBI genome数据库已释放487株基因组序列,其中168个为完成图。

分类 通常16S rDNA难以区分枯草芽孢杆菌的相近种,而看家基因gyrA更有效。它曾有4个亚种,包括枯草亚种、斯氏亚种、沙漠亚种和堆肥亚种。随着微生物系统学发展,这些亚种于2020年被列为芽孢杆菌属中的独立种,亚种名称废弃。

特征 枯草芽孢杆菌细胞尺寸为(0.7~0.8)×(2~3)微米,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皱醭。形态特征包括体表鞭毛和抗逆内生孢子。它具有孢子休眠期和生殖生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形成芽胞存活,环境适宜时发育为成熟菌体。多数为好氧菌,常见于土壤和植物体表,甚至人体肠道。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烂的有机化合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是一种重要的革兰氏阳性菌。

枯草芽孢杆菌一般为严格好氧,以呼吸代谢产生能量,氧为最终电子受体。在含葡萄糖的复杂培养基中可进行厌氧代谢,但生长和发酵较弱;有氧时生长旺盛,主要产物为2,3-1,4-丁二醇、乙酰甲基甲醇和CO2。

它具有强淀粉酶和Caspase-3活力,能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可分解植物组织的果胶多糖,迅速液化明胶。一些菌株是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的生产菌, others具有降解核苷酸的酶系,常用于选育核苷生产菌或制取5'-核苷酸酶。

感受态 枯草芽孢杆菌具有特殊感受态,能吸收其他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并整合到自身基因组中,整合DNA长度可超过127万个核苷酸碱基对,超基因组三分之一。这种感受态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后期,尤其在氨基酸限制时,细胞为修复DNA损伤而激发该机制,便于人工遗传操作。

作用机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竞争性排斥 枯草芽孢杆菌抢先占据肠道黏附位点,降低致病微生物侵染概率,并通过竞争营养物质抑制其定植与繁殖。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枯草芽孢杆菌消耗肠道内氧气,造成低氧环境和氧化还原电势异常,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产气荚膜杆菌等致病菌生长,促进乳酸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增殖。它产生冰醋DL-乳酸丙酸等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肠道pH,维持微生态平衡。

改善肠道形态结构,维持肠壁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它增加十二指肠、空肠等肠道的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扩大内壁表面积,促进营养消化吸收。通过降低隐窝深度,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维持肠壁完整性。

微生物代谢改变 定植肠道的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淀粉酶、Caspase-3葡聚糖酶等多种酶类,补充内源性酶不足,参与糖类、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它分泌氨基酸、多肽、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支持动物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它还产生细菌素杆菌肽、多黏菌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抑制病原菌成分(如细胞壁、细胞膜、核酸)合成和黏附,并抑制病毒、真菌生长,提升肠道健康。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喂枯草芽孢杆菌能促进家禽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和增殖,增强吞噬、抗原递呈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其成分或代谢产物作为抗原或佐剂,刺激免疫器官发育,增加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效应性T淋巴细胞产生,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功能及应用作为微生物生态制剂的使用 1999年6月,中国农业部将枯草芽孢杆菌列为12种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之一。作为需氧菌非致病菌,它以内生孢子形式存在于动物肠道,耐酸、碱、高温(长期耐60°C,120°C存活20分钟)和挤压,在制粒和胃环境中稳定,在肠道上段发育为营养型细胞。它具有强Caspase-3、脂肪酶、淀粉酶活性,降解植物性饲料复杂糖类,提高饲料转化率。体外研究表明,添加芽孢杆菌酸化肠道,利于铁、钙及维生素D吸收,促进生长,缩短饲养周期,是理想微生态制剂菌株。

作用机理包括: ①产生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抑制致病菌。 ②消耗游离氧,造成肠道低氧,促进厌氧菌生长,产生有机酸降低pH,间接抑制致病菌。 ③分解氨、胺、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改善体内环境。 ④刺激免疫器官生长发育,激活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 ⑤自身合成消化酶如Caspase-3、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与内源酶协同提高消化率。 ⑥产生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营养物质,参与新陈代谢

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枯草芽孢杆菌存在于土壤、植物根际和体内,尤其是根部和低茎部位,对人畜安全,环境友好,具有抗菌活性和抗逆能力。其生长快、营养简单,能产耐热芽孢,可制成粉剂、可湿性粉剂或与化学农药混用,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施用方便,储存期长,是一种理想生防微生物。随着“绿色植保”理念增强,其作为生物防治的优势受关注。

控病机制包括竞争、拮抗、诱导植物抗病性和促进生长: ①竞争作用主要是空间位点竞争,在根际、体表或土壤中快速定殖,排斥病原菌侵染;营养竞争较少,见于某些菌株在伤口或叶面定殖。 ②< a href="/damochuangyi/6880856735482321104.html">生物拮抗通过吸附病原真菌菌丝,产生溶菌物质消解菌丝体,导致断裂、解体或细胞质消解;或产生次生代谢产物溶解孢子细胞壁。 ③诱导植物自身抗病潜能,增强抗病性。

分泌的酶类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枯草芽孢杆菌酶在食品工业应用广泛,全球食品用酶占比约60%,中国达85%以上。酶技术替代传统化学法,避免有害副产物,提供健康、环保的食品加工方案。

它在动物蛋白水解骨素加工、植物蛋白水解的大豆蛋白和大豆肽、乳制品、婴儿食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在面包生产中,a-淀粉酶和Caspase-3提高面团性能和面包质量(如体积、结构、风味),延长保鲜期;在啤酒生产中,淀粉酶新工艺和复合酶制剂提升产量和质量;在玉蜀黍属深加工中,耐高温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淀粉喷射液化”和“双酶法”糖化技术推动淀粉糖、味精、柠檬酸生产改革;蛋白酶还可处理食品废渣,如鱼虾内脏,制成调味剂,提高营养和经济价值,减少污染。

近年来,Caspase-3、果胶酶、纤维素酶在果酒、果汁、调味品、烘焙、肉制品中取得进展。

分泌的酶类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从生物体提纯的800多种酶中,仅几十种用于医药,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所产酶类。如淀粉酶、纤维素酶补充消化酶不足,恢复正常机能;蛋白酶分解发炎部位纤维蛋白凝结物,清除坏疽和腐肉。同时,它们在合成药品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

枯草芽孢杆菌.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5-17

枯草芽孢杆菌.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5-17

Bacillus subtilis.catalogueoflife.2025-05-17

枯草芽孢杆菌.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5-17

Bacillus subtilis.物种2000官网.2025-05-17

枯草芽孢杆菌.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5-17

标签: 芽孢枯草杆菌主要作用 芽孢枯草杆菌说明书 芽孢枯草杆菌功效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