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系统:全球通信脉络与国家发展引擎

mysmile 闻库 3
邮政系统:全球通信脉络与国家发展引擎

邮政

邮政是由国家主导或直接运营的、专业从事各类邮件(包括信函与物品)寄递服务的通信部门。作为国家关键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行业在促进生产、刺激消费、优化流通环节中发挥着现代化先导性作用。邮政体系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与社会组织系统,具备通政、通商、通民三大核心功能。每年10月9日被定为世界邮政日,以彰显其在全球联络与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意义。

近代中国邮政的起源可追溯至1896年3月20日,清朝光绪皇帝在审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呈递的《议办邮政摺》时朱批准奏,正式设立大清邮政官局,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体系的诞生。1948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为即将创刊的《人民邮电》报刊题写报头,进一步明确了邮政事业在国家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2020年,中国邮政行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业务收入占GDP比重超过1%,快递业务量达到833.6亿件,连续七年位居全球首位,年度支撑网络零售额突破10万亿元,为社会新增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

定义

邮政作为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的邮件寄递服务机构,承担信函与包裹的传送任务。它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不仅在推动生产、引导消费、促进循环经济方面起到先导作用,还被纳入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范畴。邮政系统凭借通政、通商、通民三大功能,成为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古代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信息传递便成为社会活动的基础。远古时期,人类通过呼喊、手势或面部表情进行简单沟通。随着语言与文字的出现,通信方式逐步发展为结绳记事、器物刻画等更为复杂的形式。

中国邮政通信的历史可追溯至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有文字记载的商朝邮政活动,距今也已超过3600年。中国邮政经历了古代驿站、近代邮政和现代邮政三大发展阶段。《周易》所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表明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以物示意”的信息传递方式。

夏代已出现有组织的通信活动,殷商甲骨文亦存在相关记载。至周代,邮驿组织逐步完善,周天子在丰镐都城建立邮传网络,连接中央与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通信需求进一步推动了邮驿发展。

秦朝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修驰道、开河渠,促进邮传制度的规范化,并颁布中国首部邮传法《行书律》。汉代改“邮”为“置”,构建十里一邮亭、三十里一邮置的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了首部邮政专法《邮驿令》。

隋唐时期,邮驿迎来鼎盛。隋炀帝开通济渠、永济渠,沿岸广设驿路。唐代全国设驿站1643所,驿夫近两万人,建立水陆兼备、覆盖广泛的邮驿网络,并制定严格的考绩与视察制度。

宋代创建急递铺系统,专司军令传递,日行可达四五百里,并推行以兵代民制度。元代疆域辽阔,设驿站(站赤)1519处,形成“薄海内外,人迹所至,皆置驿传”的繁盛局面,但后期因管理腐败逐渐衰落。

明代邮驿由兵部车驾司统辖,设立水马驿、递运所、急递铺,并推行以法治驿,在《大明律》中专设《兵律·邮驿门》,对延误公文传递施以严惩。

清代邮驿体系趋于完善,形成以皇华驿为中心、贯通五条干线的网络,全国驿站超2000处,驿夫和铺兵总数超过11万人。《大清律例·兵律》收录三十五条邮驿律例,对职责、程序、时限作出严密规定。

波斯帝国为治理辽阔疆域,在近东御道基础上建立系统的邮驿体系,设置驿站、客栈、仓库与堡垒。据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御医克泰夏斯记载,御道沿途驿站设施齐全,里程清晰。马其顿人阿明塔斯亦著有《波斯御道上的驿站》,详述其运作。

英国邮政体系起源于诺曼征服时期,长期为政府垄断,只传官书,不递民信。民众寄信困难,多依赖捎带或地下私邮,邮费高昂,导致社会信息闭塞。16世纪邮路稀少,18世纪路况仍差,交通不便严重制约邮政发展。

近代(二次工业革命)

1. 清代邮政的创办与初步成长。中国进入近代后,西方通过“客邮”将先进邮政制度传入。1834年,英国在广州设立首家客邮局,1842年又在香港设立邮局,并依据《南京条约》在五口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此后法、美、日、俄等国纷纷效仿,严重侵犯中国邮政主权。

1866年,海关开始代办邮政,于北京、上海、镇江等处设邮务办事处。1878年,赫德经李鸿章及总理衙门同意,在五地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中国首套邮票——大龙邮票。1880年建立“海关拨驷达局”,1882年颁布《海关邮局章程》,对外开放业务。

19世纪80年代,王韬、郑观应等人倡导自主兴办邮政。1888年,台湾巡抚刘铭传推行改驿归邮,成立邮政总局,发行邮票,开创中国自办近代邮政先河,后因甲午战败而中断。

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赫德任总邮政司,标志着中国邮政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英国是世界首个建立现代邮政制度的国家。18世纪道路改善与马车提速推动邮件加速传递。1790–1830年间,主要城市间邮递时间缩短一半。铁路的出现进一步革新邮政运输。

1837年,罗兰·希尔提出邮局改革建议,包括寄件人付费、按重量计费、使用邮票等设想,直接促成1840年世界上首枚邮票“黑便士”的诞生。统一便士邮政改革推动邮政真正服务民众,提升信息传递效率,构建起近代交往体系。

19世纪铁路网络快速扩张,邮路随之延伸。19世纪晚期,邮政系统进入“黄金时代”,推动区域文化交流与统一。1860年代,邮政总局推动铁路采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逐步统一全国时间。

1874年10月9日,《伯尔尼条约》签署,“邮政总联盟”成立,1878年更名为万国邮政联盟,10月9日由此定为世界邮政日。

现代邮政

1911年,英国为庆祝乔治五世加冕开通首条航空邮递线路。1919年,世界首条跨国航空邮路在伦敦—巴黎间开通。1980年,伦敦与多伦多之间实现卫星传信,开创电子邮件业务先河。

英国于1950年代研究邮政编码,1959年在诺维奇邮区试行。西德1961年成为首个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

至1999年,英国邮政日处理邮件7500万件,年处理包裹1.4亿件,成为全球第二大邮件出口国。其由1.9万家营业点组成的网络深入社区,除寄递服务外,还承担养老金与福利津贴发放职能。

2023至2024年度,英国包裹量增长8.3%至39亿件。国内包裹增长5.3%,国际进口包裹受中国包裹拉动增长49.7%,出口包裹则下降5.8%。

清代邮政初属总理衙门,1901年改隶外务部,1906年归税务大臣,1911年移交邮传部。大清邮政通过竞争民信局、运用新式交通工具、推行均一资费、划分邮区、广泛开放业务等措施,实现快速发展。至1911年,邮政局所达4250处,邮路总长19.05万公里,年处理邮件4.2亿件,为取代旧式邮驿奠定基础。

至辛亥革命前,大清邮政局所达6201处,邮路总长38.1万里,年邮件超1亿件,民信局逐渐被淘汰。

2. 中华邮政的兴衰。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转为中华邮政。邮政总局推行垂直管理、西方制度、网络扩展、业务多元、法制建设等措施,1924年局所总数达4.25万处。1913年裁驿归邮,1921年华盛顿会议通过撤销客邮议案,至1922年底多数外国邮局关闭。

1927–1928年,湘赣边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邮政。1930年赣西南苏维埃设立赤色邮政总局,发行首套赤色邮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于1932年设立邮政总局,颁布《邮政暂行章程》,创建人民邮政体系。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晋察冀、山东等根据地建立交通总站或战时邮政,保障战时通信。抗战胜利后,各根据地邮政转为人民邮政,解放战争时期又转为战时邮局,配合战争推进。随着解放区扩大,先后设立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邮政总局,为全国邮政统一奠定基础。

1934年,国民政府以专营为由勒令民信局停业,终结其500多年历史。抗战期间,邮政部分迁往大后方,沦陷区邮政由外籍人员管理。战后中华邮政接管沦陷区邮政,1946年推行“改良邮政”运动,但因时局动荡未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华邮政被接管改造。

1948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为《人民邮电》题写报头,确立邮政业价值坐标。1949年11月1日邮电部成立,同年12月召开首届全国邮政会议,统一机构、邮资、业务和邮票发行。1950年6月22日开始发行全国统一邮票。

1972年4月13日,中国恢复万国邮联合法席位。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等地试点邮政编码,1980年发行首枚生肖邮票《庚申年》猴票,1986年全面推行邮政编码。

1998年邮电分营,国家邮政局成立。1999年,中国首次承办世界邮展。2007年政企分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立,重组业务,构建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一体化的现代企业。2008年8月8日,首届“奥博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

2020年,中国邮政业迈入万亿级产业,业务量占全球首位。2023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达1620亿件,业务收入1.5万亿元。2024年1月9日数据显示,2023年建成1267个县级寄递配送中心、28.9万个村级服务站和19万个村邮站。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邮局专用代号,用于标识邮件投递局及其服务范围。

2011年,中国采用“四级六码”结构,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位代表邮区,前四位代表县(市)邮政局,最后两位为投递局编号。

业务数据

2012年,邮政业业务收入1980.9亿元,同比增长26.9%;业务总量2036.8亿元,增长26.7%。函件业务70.7亿件,包裹6874万件,报纸190.2亿份,杂志11.3亿份,汇兑2.3亿笔。快递业务量56.9亿件,收入1055.3亿元。

2023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1624.8亿件,增长16.8%;快递业务量1320.7亿件,增长19.4%。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分别增长6.6%、20.5%、52.0%。行业业务收入15293.0亿元,增长13.2%;快递收入12074.0亿元,增长14.3%。

《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邮政营业网点46.8万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6.5万处,邮政普遍服务网路4.0万条,快递服务网路22.8万条。

2023年,中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超1600亿件。2024年,业务量达1937亿件,增长19.2%;行业收入1.7万亿元,增长10.7%。快递业务量1750.8亿件,增长21.5%;收入1.4万亿元,增长13.8%。

2025年春运期间(1月14日至2月18日),揽收快递包裹155.49亿件,同比增长29%;投递159.69亿件,增长31.1%。2025年7月21日,中国建成全球最大邮政速递物流网,营业网点超50万处。

中国邮政政策

无着邮件:包括无法投递且无法退回、寄件人声明抛弃、拒付费用或保管期满未领取的邮件。

无法投递邮件:涵盖地址错误、无此收件人、收件人迁移、单位撤销、收件人死亡、拒收或窗口投交逾期未取等情况。

有效证件:含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工作证、军官证、士兵证、离退休证明等。16岁以下公民可凭学生证领取。

邮资凭证:停用邮票、盖销邮票、污染残缺邮票、剪下图案、外国及港澳台邮票、畸形邮票等不得使用。

仿印责任:未经许可仿印邮票图案或印制“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明信片,可处5000元以下罚款,没收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邮政编码:推行邮政编码可加速邮件分拣、提高准确性、减少瞎信。应正确书写全码,使用标准信封,按格填写,字迹工整。

赔偿责任:平常邮件损失、用户责任、不可抗力(除汇款和保价邮件)、满一年未查询、收发人员责任或妥投后发现内件问题等情形,邮政企业不负赔偿责任。

禁寄和限寄:为防止非法物品流通、保障安全与卫生,禁止寄递武器、爆炸物、易燃品、腐蚀品、放射性物品、毒药、麻醉药物、生化制品、危害国家安全物品、妨害公共卫生物品等。

用户:指使用邮政业务的各类组织与个人,包括寄件人、收件人、汇款人、收款人、储户、订户等。

代领邮件:需凭收件人及代领人证件、或收件人盖章与代领人证件、或单位公章与代领人证件,并由代领人签名盖章。

邮件保价:针对速递邮件,自愿选择,保价金额最高10万元,按1%收取保价费,最低1元。未交费不属保价邮件。

邮件保险:针对合同物流邮件,自愿选择,按协议收取保费。

经济快递:提供保价服务,贵重物品须保价,按声明价值1%收费,最低1元,每件声明价值上限2万元。

赔偿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在不可抗力、禁寄物品、封装完好短少、已签收、用户责任、逾期未查询、国际邮件被扣等情况下不承担赔偿责任。

国内EMS赔偿:保价邮件按实际损失赔,不超过保价金额;未保价邮件按实际损失赔,不超过资费三倍;延误免本次资费。国际及港澳台EMS赔偿:延误退50%邮费;信函资料类丢失每件400元;未申报物品每件400元;已申报物品按实际价值赔,最高不超过500+60W(元),W为邮件重量(千克整)。

禁寄物品

禁寄物品包括:武器弹药、爆炸物、易燃物、腐蚀品、放射性物品、毒药、麻醉药物、生化制品、危害国家安全物品、妨害公共卫生物品、禁流通物、包装不妥物品、各寄达国禁止进口物等。

处理方法:发现武器弹药通知公安与国安;放射性、生化、麻醉、传染物品通知防化及公安;易燃易爆品隔离存放,通知公安、国安;危害国家安全及淫秽物品通知公安、国安、新闻出版;妨害公共卫生物品通知寄件人领回或销毁;包装不妥物品通知领回或处理;禁止进出境物品移交海关。

相关组织

万国邮政联盟是商定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874年10月9日成立,1878年更名为万国邮政联盟(UPU),总部位于瑞士伯尔尼。

相关活动

2024年10月7日,海南省邮政分公司以“美好生活‘邮’乐同享”为主题,在海口举办第55届世界邮政日宣传活动,设临时邮局、报刊订阅、集邮集市及互动游戏,推广邮政服务与文化。

相关事件

2024年5月,英国皇家邮政被捷克富商克热廷斯基收购,其母公司国际分销服务公司(IDS)接受EP集团35.7亿英镑报价,出售73%股份。

参考资料 >

“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网.2024-03-21

2005年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级.上海证券交易所.2024-03-21

党领导邮政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中国信息产业网.2024-03-21

奋力谱写现代化邮政强国建设新篇章.人民网.2024-03-21

海关书信馆、拨驷达局:近代邮政制度是何时进入中国的?.澎湃新闻.2024-03-21

邮政发展历史.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2025-07-31

刘雪飞:波斯帝国御道与邮驿体系功用探析.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2025-07-31

波斯帝国的道路遗产及其历史意义.光明网.2025-07-31

从“他们”到“我们”:邮政如何改变英国.澎湃新闻.2025-07-31

中国邮政史 从邮驿到邮局.中国文明网.2025-07-31

英国邮政改革与社会变迁(英国社会转型研究丛书/钱乘旦主编).豆瓣读书.2025-07-31

迈向21世纪的英国邮政改革.光明网.2025-07-31

Ofcom《邮政监测报告》显示英国包裹市场面临激烈竞争.新浪财经.2025-07-31

标签: 通信邮政编码查询 邮政通信管理 邮政通信网中的信息网

上一篇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奇幻文学的不朽经典

下一篇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从农业国到多元经济体的发展之路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